職場就是一個小型社會,你在入職的時候,公司裡的同事都是陌生人,猶如我們走在大街上的陌生人。但是我們想在社會中生存得更好,就希望認識一些朋友。朋友之所以被稱為朋友,是大家的價值觀相對接近,沒有什麼太大的分歧,凡事都合得來。所以,這裡面一定會有一個相互試探的過程。相互試探的過程,就是不斷地驗證對方的價值觀是否和自己接近。只有價值觀相互接近才能相互吸引,才能創造更多的社交,否則就如同熟悉的陌生人一樣,都是點頭之交。在這個過程中,你應該區分出哪些能和你成為朋友,哪些只能和你成為同事。
1、與人為善是好事,但保護好自己最重要
我覺得職場上討論“善良”二字,真的挺沉重。因為我諮詢過的來訪者中,就不乏心地善良的朋友,他們也遇到類似的困擾:明明我那麼去幫助別人,為什麼到頭來受傷害的總是我?經過和他們的交流,我發現他們的善良,有時候是無原則的善良,甚至犧牲個人利益去幫助他人,也不求任何回報。比如別人的工作忙不完,就會扔給你來幫,可明明這些工作不是你該做的,你還一句怨言都沒有。於是,人家就覺得“我可以一直這麼佔便宜下去”。又比如別人想搭你的車上下班,你居然一分錢都不問對方收,然後有天你家中有了事,無法搭載別人,對方還衝你生氣,然後更可怕的是你還得向他說一聲“抱歉”!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你只懂得幫助別人,卻從來不珍惜自己,到頭來你內心那個真實的自己受不了了,冒出來委屈,你覺得這該怪誰呢?與人為善和保護好自己,這兩者之間其實並不矛盾,關鍵是需要把握好一個度,也得合理地說“不”。
2、職場與人為善的前提是不要當“爛好人”
所謂職場“爛好人”就是凡事不拒絕、害怕得罪人,覺得一個愉快的工作環境比工作本身更重要。可是透過這種方式維持的愉快的工作環境,只是一種表面現象。當週圍同事習慣了我們的不拒絕,一旦拒絕,那比從一開始就合理拒絕帶來的負面效果會更大。所以職場想要與人為善,第一個原則就是不做“爛好人”。
3、職場是個利益場,你不懂得利益交換,一味付出,吃虧的就是你
學校里老師總教育我們要做個好人,這點沒有錯。可是到了職場上,你會發現人性太複雜,所謂的“好人”與“壞人”之間,也許就是不停在切換。有些你看起來很不錯的“好人”,在某些特殊時候也會為了自己的晉升或者加薪做一回“壞人”,但他總體上確實是挺好的。那麼對這種人,你該鄙視他嗎?我覺得很難,因為放眼望去,你會發現大多數人都如此。做好事的同時,他們也會知道索取,而這種“索取”實際上用職場的語言翻譯過來,就是一種利益訴求罷了。比如你的領導讓你幫他去負責一個重要的外派專案,你知道領導身邊沒有其他人可以幫了,於是你義不容辭地答應了領導。順利完成任務以後,你委婉地向領導提出年底加薪的訴求,領導心領神會,覺得你任務完成那麼出色,給你加薪後還能交給你更重要的任務去做,領導也沒有吃虧。而你若什麼訴求都不敢提,領導說什麼你就幹什麼,周圍的同事都看在眼裡,默默地就把你作為“好使喚“的物件了,你還有啥可以抱怨呢?這種”吃虧者“的形象不就是你自己給自己塑造的嗎?
4、職場與人為善要克服“玻璃心
一個正常的成年人,他的行為動機不可能跟小孩子一樣,非黑即白、是非分明,只有所謂的“善”。是因為成年人圓滑嗎?不是,是因為成年人看待事情的角度更多了。比如之前你幫過一個同事,如今你碰到難題了,想請他幫忙,他拒絕了你。大部分情況下,我們會“玻璃心”的覺得對方不懂感恩,或者覺得對方不值得交往。可是現實情況很有可能是,他家裡的小孩生病了,他夫人一個人照顧的非常累,他想早點下班回家陪孩子,同時幫夫人分擔一下。所以在職場中,我們不要玻璃心,在理解對方的行為時,要懂得多角度換位思考。
人們會因為畏懼其個性的鋒芒而不敢欺負他,但也會因為其個性的善良而願意與其交往。這種人反而在職場上可以混得更好,是領導與同事們關注的焦點。我這麼說,並不是意味著大家都要像”刺頭“一樣有很誇張的性格,而是建議你可以在善良的核心上披上一層保護膜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