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中國女性的就業率位居世界前列,我們身邊絕大多數媽媽都在兼顧職場和家庭,上班要做好員工,下班要做好媽媽,很多女性因此疲憊不堪,生活一地雞毛。很多媽媽都認為職場和家庭無法兼顧,要麼放棄事業,或者至少允許它暫時退步;要麼選擇讓家裡的老人或者保姆阿姨來全權帶孩子,犧牲自己陪伴孩子的時間。

但是,職場和家庭完全是可能平衡的。

真的嗎?如何做到?

從老大出生到老二出生的這5年裡,我每天早上四點醒來就睡不著了,於是就利用這段時間工作,到6:30左右再陪孩子一起吃早飯,這樣每天比別人多兩個半小時的工作時間,而且我的思維在清晨比較清晰,極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當然,前提是晚上要11:30睡下,不要追劇、刷手機!

所以,平衡職場和家庭的要義不是擠壓陪伴孩子的時間,而是最大限度的壓迫你自己,做好時間管理。

那麼,怎樣才能科學合理的做好時間管理呢?我有兩個方法:

第1個方法就是做計劃表。我有一個筆記本專門用於時間管理。凌晨4點起來,首先對昨天的工作進行復盤,思考一下哪個環節有什麼不對,怎麼調整效果會更好,並記錄下來。其次,列出今天要做的工作。我會先把腦子裡跳出來的需要完成的事情一一寫下來,再對這些工作的先後順序做一個調整,先做哪個後做哪個,形成一個當日執行計劃表。到臺裡之後,我把鬧鐘設定成一個小時響一次,對著計劃表一件一件執行到位,完成的就打鉤。

第二個方法是持之以恆的高效工作訓練。第一年擔任《背後的故事》主持人的時候,為了錄製一期人物訪談,初出茅廬的我,為了完成好主持工作,需要提前一個月跟編導討論分析這個嘉賓,準備採訪提綱。一年之後,我意識到需要提前一個月來做準備,時間太長了,表明我還不夠專業。於是我刻意把準備時間縮短為半個月,然後這個時間被一步步壓縮,一個星期,兩天,一天,半天,到最後我給自己極限施壓:兩個小時。一般下午2點錄製訪談節目,我就從上午10:00~12:00給自己兩個小時,定好鬧鐘,我告訴自己:“張丹丹,你必須在兩個小時內完成所有的準備工作,拿出一個足夠有深度、有溫度的訪談!” 就是憑著對自己壓迫式的刻意練習,到後來,即使突然接到一個採訪任務,只有化妝和戴耳機的10分鐘時間來介紹被採訪人的情況,我也能夠完成一個高質量的採訪。

作為一檔人文談話節目的主持人,在主持《背後的故事》的10年裡,對自己做這種高強度、高效能的工作訓練,我的目的本來是最大程度地調動自己的潛能,看看自己的極限在哪裡,完成對自我的挑戰。沒有想到,這種嘗試和努力最後竟然有了意外之喜,在我當媽媽之後極大地幫助我平衡了工作和帶孩子這兩件事情,也讓我在處理生活事務時能夠做到遊刃有餘。

2016年,我懷著老二,獲得了湖南廣電集團分量最重的一個獎——年度最佳團隊。我沒有因為帶孩子捨棄工作,同時,也給了孩子最好的陪伴。

做好時間管理,對孩子來說也是非常必要和有意義的。我的女兒還只有一歲半的時候,我就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教給她時間的概念,比如晚上9點要睡覺,到8:45的時候,我們會提醒她:還有15分鐘,要睡覺了啊,比如,出門旅行,我會告訴她是幾點幾分的車,在旅行地要待多少天。我堅持從小就讓孩子知道時間的意義,培養她的時間觀念,告訴她時間管理的重要性。

2019年暑假,女兒的任務就是集中力量攻克時間管理。我把自己的工作計劃表拿給她看,告訴她媽媽是怎麼做的。她疑惑於為什麼同一天會有兩張計劃表。我跟她解釋:第一張表是腦子裡想到就馬上記下來的,沒有進行判斷;第二張表是經過理智思考後排序過的,因為人上午的精力最集中,做最困難的事情效率最高,所以把困難的事情調到前面來,這樣做才最科學。現在她每天起來就會列兩張計劃表,完成一項任務就打勾。

我告訴女兒要從小學會做時間的主人。只有具備獨立管理時間的能力,她才有可能在日後面對複雜的生活和工作時臨危不亂,有條不紊。

在職場和家庭雙重壓力之下身體和精神都高度緊繃的媽媽們,也不妨試一試。你會發現,其實,時間是夠的。

❤本文摘自育兒大V張丹丹的育兒暢銷書《媽媽總是有辦法》

8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職場中,有哪些問題是跳槽無法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