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從小到大,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關於學習、關於生活、關於成長。長大後,工作了,我們工作上也會遇到各式的問題。上學的時候,如果一個學生從來沒有問過老師問題,那麼他不會是成績優秀的學生。因為沒有問題,說明他讀書沒有思考,沒有動腦筋,只是被動地接受老師的知識灌輸。同樣,在職場上,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有發現過工作中的問題,那麼他也不會成為一名出類拔萃的員工,因為他不動腦筋,只是在機械地工作。

工作中的問題是什麼?是你進步的機會。你進步了,當然就能獲得晉升。職場上,如果你能發現一些別人發現不了的問題,那麼你就能從眾人中脫穎而出。然而大多數時候,我們只看到了我們想看到的,表面上的問題,而在沒有深入思考問題的情況下,就著急的去準備解決方案去了,但是,真正的問題和問題的本質卻常常被我們忽略了。

被問題牽著鼻子走,並不能夠幫助我們解決問題。正如哲學家海森堡所說的,“提出正確的問題就等於解決了問題的大半”。如果我們解決的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的關鍵,那麼所進行的改進也絲毫起不了作用,為此再忙再累也無濟於事,因為這樣的忙不在關鍵處,沒有忙到點子上。要想不被問題困擾,忙而不亂,就必須首先發現問題,找準問題。

《工作的原理-發現問題篇》是一本在日本暢銷20年、重印24次的經典著作。而作者齋藤嘉則,曾任職於全球知名的麥肯錫顧問公司,書中的大量案例更具有參考價值,這也使得該書的可讀性更強。

書中,作者以豐富的工作經驗和知識,在前半部分中,講述了發現問題的設想,講述了從整體上構思所以問題。指出了真正的問題=應有的狀態-現狀,合理地設定問題決定解決方案的方向性和質量。同時,還指出了無法發現問題的4個原因:

1. 無法正確描繪作為定義問題的前提的應有的狀態;

2. 缺乏認識和分析現狀的能力,無法正確認識現狀;

3. 無法分析差距的結構,則無法看透問題的本質,決定優先順序;

4. 從可以實行的解決方案開始倒推,武斷地判斷問題,忽視問題的擴大。

在這個部分,作者提出了兩種很重要的思考方法:零基思考(從零開始對事物進行思考=擺脫“現有的框架”)和假說思考(依照當前的時間節點得出的結論開展行動),也就是思維重組的必要性。提出了一套適用於所有發現問題場合的框架,即掌握髮現問題所需的4種能力(觀察力、判斷力、分解力、整合力),運用“發現問題的4P”——Purpose(目的軸)、Position(立場軸)、Perspective(空間軸)、Period(立場軸),構想為了應有的狀態,合理設定問題。

後半部分的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講述瞭如何深度挖掘問題。進一步分析問題本質的3個視點(擴充套件、深度、重要性),以及15個將問題具體化的分析技巧,幫助我們掌握真正的頂尖商務人士必備的生存智慧。

相信看完這本書之後,你會和我一樣收穫頗豐,在處理以後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會更加遊刃有餘,能更精準的發現問題的本質,找到真正的問題。

4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職場上最忌諱的事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