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察眾生
2020年初,去瑞麗旅行。遇到一位管理者,我們進行了簡單交流。
作為管理者,需要研究更多的人。分析一個人的成長環境和行為習慣,這樣才能更好的管理員工和店鋪。
除了經常和員工溝通,幫員工排憂解難。他還喜歡跟陌生人聊天,結交新朋友,會跟各個年齡層次的人交流。
深以為然,這種行為的本質是洞察人性,見識到各樣的人性,發現更多人性的弱點,才能更好的管理別人,管理自己。
完善自我的要素之一:見眾生。
眾生是一面鏡子,可以讓我們透過他人,照見自己。發現真實自我,完善自我,從而讓自己變得更好。
我們需要去觀察,觀察身邊人,觀察陌生人,觀察更多人。
見識到人性的本質是什麼樣?人性有哪些優點?有哪些弱點?
這是一個明智的過程,發現自我,反思自我,管理自我的過程。
02用文字記錄
為什麼寫作?寫作帶來什麼?
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是我堅持寫作的主要原因。
堅持寫作是一種記錄方式,也是一種變相覆盤,加深印象。
用什麼樣的文章結構?目前只會一種,就是總—分—總結構。這是最常見,最不容易出錯的結構。
架好文章結構。講什麼樣的故事,前後怎麼銜接,通篇文章有無金句亮點,什麼題材?
這些都要事先考慮好,方可提筆記錄。
寫作倒逼成長是有一定道理的,腦子裡沒貨,就會寫不出來。即便強迫自己寫出來,通篇文章看起來難免粗製濫造。
想要寫的更好,就要多讀書。拼命往腦子裡灌輸,輸出的時候,才能落筆成章。
看的文章或書籍,要挑選一些晦澀難懂,超出自己認知的書。
這樣閱讀層次才會穩步上升,若單一讀認知範圍內的書籍,進步會緩慢許多。
03思考的意義
其實,觀察眾生,寫作記錄,都屬於思考行為,是變相進行思考的過程。
每日進行思考,在思考中成長。因為思考,慢慢改變看待事物的態度。這種改變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養成思維習慣,進而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堅持下去,透過思考這種方式受益。改變思維,影響行為習慣,讓自己變得更好。
邏輯思維其根本就是提高獨立思考能力。
作者介紹:趙小五,95大齡姑娘,非著名文字愛好者。南城無佳人,北船有餘音!希望有幸路過你的全世界,陪你長成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