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俗話說,聽一個人說話,大概就能判斷這個人水平如何。

這句話雖然有些片面,卻大抵相差不大,因為語言表達能力可從側面反映出這個人的一些底層能力,比如說邏輯能力、思辨能力、認知力、知識面和情商等,因此如何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是職場進階的一門必修課。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幾類人:

第一類:磕磕巴巴,明明很有見解,就是說不出來;第二類:滔滔不絕,囉裡囉唆,就是說不到點子上;第三類:說了一大堆,邏輯混亂,搞得別人雲裡霧裡,不清楚想表達什麼;

這些都是表達能力存在問題的表現,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呢?

其實表達能力有問題,究其根本還是思路不清晰,腦子裡沒有想清楚,因此,提升表達能力的第一步就是學會如何快速的整理自己的思路,這裡比較常用的就是“金字塔原則”。

所謂金字塔原則,源於麥肯錫早期的研究工作,是一項層次性、結構化的思考和溝通技術,是邏輯思維的架構。

簡單來說,邏輯思維的架構就像一個金字塔,最上面的是最重要的部分,一般指的是結果、結論和目標。而金字塔的中間部分就是過程、論據或者原因,用來支撐頂端最重要的部分,而底層則是用來分析或者支撐上面所有細節部分,如下圖示。

運用金字塔的架構,搭建組織自己的邏輯結構,就可以幫助自己組織好語言,而且不會輕易忘詞,為什麼呢?

因為人類大腦在處理資訊時有兩個習慣:

第一,工作記憶容量有限,不能一次處理太多資訊;

第二,大腦喜歡有規律的資訊。

臨場發言時,容易產生壓力。這種壓力,要不讓我們的大腦一片空白、胡言亂語,要不讓大腦資訊氾濫、毫無頭緒。這兩種情況,聽眾聽起來都會比較痛苦,不明白你到底想表達什麼。

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可以把大腦裡面雜亂無章的資訊,變得有規律,有結構,那麼發言就變得容易得多。

搭建好自己組織語言的邏輯結構後,就要理清思路,自己表達的重點和先後順序,這裡有一個技巧,就是“PREP”原則。

所謂PREP原則,就是結論先行(P:Point=結論),其次補充依據(R:Reason=依據),再引用事例佐證(E:Example=具體事例),最後重申結論(P:Point=重申結論後結束)。

第一步:結論先行

直接提出自己的觀點或者結論,直切主題。把最重要的部分先丟擲來,因為結論先行,大家會好奇你為什麼會得出這樣的結論,這樣有利於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和興趣,讓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身上。

第二步:補充依據

丟擲自己的論點後,就要有條理地丟擲自己得出這個結論的依據是什麼,原因是什麼,這樣可以讓大家明白你為什麼會這麼說,也可以說服對方認可你的觀點。

第三步:事例支撐

講完前面兩步之後,如果還是不足以令他人信服,這個時候最好有一些客觀事例支撐,進一步的論證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可行的,進一步的說服他人認可自己。

第四步:重申結論

如果你的發言時間比較長,超過了3分鐘,這個時候最好在結束的時候,再次強調自己的觀點,加強印象,防止經過一段時間的發言之後,大家忘記了你的核心結論了,那不是白費口舌了麼。

舉個例子,部門開會,領導問你公司的網站是不是延期了啊,還需要多長時間可以完成呢?如果這麼回答,老闆聽著可能會更舒服一些。

“李總,網站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比預期要晚的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產品部的同事和我說樣機一週後才能回來,回來之後我才可以拍照片;二是Cindy的文案已經完成一半,和她確認了時間,還需要4天;三是我手頭還有一些工作,需要一週左右才能完成,所以一個月時間可以完成。當然,如果您覺得時間太長,我們可以和大家再把手頭工作協調一下,應該可以再縮短一個星期左右。”

其實,很多人在公共場合發言,或者面對提問的時候,心中會產生一種恐懼感,如果張口結舌,啞口無言的話會被他人笑話腦子愚笨,為了消除尷尬,姑且就先說點什麼應付一下吧。而這種著急慌亂的應付往往就會造成了雜亂無章的表達。

所以,下次面對老闆的提問或者做工作彙報時,利用PREP的模式,結合金字塔的邏輯結構,在腦海中整理一下思路,就可以讓自己的表達更加的清晰,更加富有邏輯,一定可以讓他人刮目相看。

15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不擅長討好領導,不積極走關係,是不是很難在職場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