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週一到週日,每天上午7:30

陪你搞定公文、高效成長

昨天是元宵節,首先為大家送上一個遲到但不打折的祝福,祝願大家幸福美滿、團團圓圓。

於是,吃完年夜飯,小贏坐在客廳沙發上,勤勤懇懇地把每條資訊都開啟,拜讀一遍,然後回覆一句“感謝,也祝您和家人新春快樂!”。

但是,回想一下,這一個小時,有和親人朋友進行有效溝通嗎,真的有相互送祝福嗎?

其實沒有。

小贏收到的幾百條資訊,都是格式化文字,雖然基本沒有重複的,但一看就知道是群發的。小贏的回覆也是千篇一律,實在是工作量太大,沒法一條條仔細思考。

於是,不論是祝福的群發者,還是群發祝福的接受者,都為此花了很多時間,卻沒有達到任何溝通的效果。

看來,群發祝福這事兒不可取。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

節日祝福還是要送的,該如何撰寫“有效溝通”的節日祝福呢?

下面,小贏就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

1

節日祝福本質是一次溝通行為

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節日祝福本身就是一次溝通行為。

想想我們為什麼要做發節日祝福這件事兒,其根本目的是增進與他人之間的關係。

給親戚發節日祝福,是為了增進親情;給朋友發節日祝福,是為了鞏固友情;給同事發節日祝福,是為了拉近距離。

那麼,群發祝福有達到這個效果嗎?

顯然沒有。從小贏的例子裡可以看出,群發祝福不僅不能達到有效溝通的效果,還會成為對別人的騷擾、給他人帶來負擔。

所以,下一個節日,請大家一定要強力抑制住自己群發祝福的衝動,不要再以這種形式來刷存在感了。

如果收到群發祝福,也別花太多時間去回覆了,估計,群發的人也不記得自己到底發給誰了。這樣大家都省時間。

2

如何撰寫節日祝福、實現有效溝通

1、精心選定傳送範圍。

所以,我們要篩選出那些最有必要送上祝福的人。比如,單位的領導、關係好的同事;比如,親近的朋友、許久未見的老友;又比如,因為就地過年沒法見面的親戚。

選定的原則就是你想要跟他(她)表示感謝或者多聊幾句的,如果除了祝福也沒什麼別的可聊,那麼,相互間的“騷擾”還是省一省吧。

2、精心編輯講好故事。

確定好了要給誰發節日祝福之後,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發什麼。

我們可以用“講故事”的技巧,寫一個與對方之間共同經歷的小故事。

比如,有一位朋友對小贏幫助特別大,在她的支援和鼓勵下,小贏在孕期開始了公文寫作乾貨日更、並開設了公文寫作訓練營。

在新春佳節,小贏想對她說:

在這一段新春祝福裡,小贏講述了一個與這位朋友的故事,既個性化又充滿了真情實感,​十分動人。

​這樣的溝通,以真心換真心,才是有效溝通。

其實,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傳送節日祝福資訊,實際上也是在讚美對方,所以,我們一定要“認真地”、“深深地”讚美,這樣才能達到​增進關係的效果。

9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過年,你給領導送禮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