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保持“作為同事”應有的積極態度。

也許你身具相當敏銳的前瞻能力,經常能準確預見到一些問題和困難。

你出於責任心、善良心、緊迫心,馬上把問題講了出來,希望同事們能提起警惕,或得到幫助。

但你沒想到的是,你所焦慮的“現實性”、說的那些“大實話”,或許會讓同事們產生緊張感、不安感,進而對你產生不愉快的(不願相信自己認識過你)、甚至是防備的心理。

.

人們討厭帶來壞訊息的人。大腦的聯想機能,讓壞訊息被髮散出無數個更壞的結果。

沒幾個人願意面對更壞的結果——想一下都不願意。

對那個帶來壞訊息的人,不加思索地、發自本能地,心裡就有了疙瘩。

.

所以,保持“作為職場人應有的”資訊表述力,時常把好訊息掛出來、喊出來、宣揚出來。

壞訊息,則自己裝著就好。

這不是不負責任,這只是職場的交際智慧,而已。

.

日積月累,作為“經常有好訊息”的人,在單位逐漸形成“積極向上、自信、值得信任”的形象;

也更有說服力、領導力。

這在促進團隊合作、建立新的商業關係,以及人際交流方面,都有非常正面的作用。

.

.

對變化持積極接受態度。

若經常性的墨守陳規、“以不變應萬變”,會給人保守、能力不足的感覺。

最終,只會被更多人不信任、懷疑,甚至是遠離。

世界變化很快,各行各業都在不斷推出新的舉措以適應變化。

接受變化、善於利用變化,才能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競爭世界。

.

變化不是威脅,而是成長和改善的機會;正確面對自身存在的問題(如錯誤),同樣是成長的契機。

富有智慧、對生活充滿勇氣,不拘泥於現狀,不斷主動尋找問題、擁抱變化,對新事物懷有好奇心......

自然會得到更多的信任,建立更多正向的聯絡。

.

.

善於傳達想法。

能力要發揮出來才叫能力,否則只能稱為懷才不遇。

但工作非一人能完成,尋求合作的能力,有時就顯得重要無比。

如表述資訊、需求、期待時,能夠更好、更準確、更有說服力;如更好地表述自己當下擁有的價值、能力;......

才有吸引更多的合作者、更多的機會,“懷才”才能“有遇”。

.

精準表達、善於表達,得到更多人的共鳴與信任,能力才有更好的用武之地(機會)。

.

.

更有計劃。

浪費時間是可恥的。

浪費別人的時間,則是會被人恨的。被浪費時間的那個(些)人,即使當場不發作出來,內心也是相當不愉快。

誰都不願和一個沒計劃的、經常浪費別人時間的人共事,更不必說承諾時拍得胸脯脆響、轉眼就拋之腦後的行為。這隻會失去更多的信任,以及更多好的機會。

.

要有計劃性。

要很好地管理時間,優先最重要的,充分考慮合作者的時間問題。

從工作日程中去掉那些分散注意力的、不重要的、華而不實的活動和業務。

這利於注意力的集中、工作的順利開展,更有利於成為同事眼中更好合作、更有能力的人

.

.

對同事抱以適當關心。

優秀的職業人,其優秀不僅表現在工作能力,更表現在對局勢的把控、超越一般人的見識力等多個方面。

所以,“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做自己事”,是不夠的,在某種程度也是比較危險的(如鬥爭劇烈的單位)。

.

要交流,要作更有效的、更深層次的交流。

如:

充分了解同事的需求,必要時給予一定的援助;與更有合作力、更有前途的同事交好,實現共同進步;......

交流時要尊重、要誠懇,以對方的目標、想法為先導。

對方充分感受到尊重與熱情,交流會更加順暢,同事關係會更加融洽。

(當然,交流要適度,不必太過介入生活,更不要觸動心靈。同事就是同事,一起做事業就好)

.

.

8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你的“不理解”可能只是在認知上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