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導讀:很多時候,我們面臨的局面是“沒有選擇”。

和父母日常的影片聊天中,他們告訴我,“幸好我是一個愛自己、愛生活、愛學習的孩子,這樣的我讓他們少了很多操心,除了偶爾擔憂我出門在外的安全的問題,他們可以安心地在老家照顧年邁的外婆和外公。”

當我選擇不回老家留在廣州,做著看上去不那麼清閒的工作;

當我選擇不再將就離開婚姻,過著看上去有點孤獨的單身生活;

當我選擇面對過去迎接未來,我知道我只有學習著讓自己真正的健康、獨立 、快樂,才能讓家人和朋友看到讓他們放心的屬於我的生活法則。

在奇葩說裡看到楊天真結辯時談到職場法則,讓我很欣賞她。所謂職場法則,其實也是人生法則,楊天真是一個活得通透的女人。

她說的這段話,給了我驚醒夢中人的觸動。

我給大家這些建議,不是一個老闆的立場,也不是一個過來人的立場,是一個底層自信的人的立場。因為我真正喜歡我自己,所以我根本不在乎到底你們喜不喜歡我!”

“底層自信的人的立場”,多麼妙的一個立場定義。

多少“是非對錯”的判斷,擾亂我們的心神。

而當我們重新定義一下立場,便豁然開朗。

這場圍繞職場的辯論,同樣通透又暖心的康永娓娓道來,說了一段讓我淚目的話:

"人生有很多東西你辭不掉,如果靠著喜歡與不喜歡來決定你要不要離開,當你到了一個你離不開的環境,怎麼辦?每個人都想要被喜歡,當被討厭的時候,他會覺得不安全。可是喜歡有那麼重要嗎?

喜歡,只是人際關係中的一種而已,那個感受有可能不是對方發給你的,而是你自己解釋出來的。所以,當你覺得世界充滿惡意的時候,當你覺得這個世界不喜歡你的時候,不是選擇從這個世界離開,而是選擇知道“喜歡有那麼重要嗎?”。我們活著不是有更好的原因,而不一定要被喜歡嗎?

不要把“喜歡”當作至高無上的標準。

世界上所有你收到的惡意,只有一個解決辦法,就是你怎麼去解讀這個惡意。你永遠不可能要求那些給你惡意的人說,我改成給你善意,唯一能夠改的是我們自己,我們知道我們收到了惡意,可是我們有辦法把這件事件理解為他不重要。”

多少個我們,作為兒女的我們,作為伴侶的我們,作為父母的我們,作為下屬的我們,作為領導的我們,作為學生的我們,作為導師的我們.....

我們竭盡全力,希望每一個身份下的我們都能被喜歡,被看見,被需要。

可是哪有那麼多盡善盡美。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當我們陷入或輕或重無力感,我們不要陷入是非判斷,而是拿回選擇的控制權,就像康永說的,我們可以選擇把有些事情理解不重要。

這是一條不斷審視自我,而觸發改變的路,這是一條需要勇氣的路。

祝每一個披荊斬棘的我們,都成為喜歡自己的人,都成為底層自信的人。

-END-

6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能力強大的職場人士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