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一個普通的數字,但是在後面加上一個單位的話就會發生奇妙的變化,最讓人無奈的一個單位估計每位都能想到,那就是“歲”字。
前段時間,看到一篇文章講的是很多企業裁員大多數是優先裁掉35歲以上的員工。我也正處於這樣的年齡段,不得不憂心忡忡。生理學上講,35歲是一個分水嶺,人的各項機能開始減退。不管是精力還是體力都是大不如前,就是接受新事物也變得吃力。35歲也是一個尷尬的階段,處在這個年齡段的人,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身上的負擔也是最重的時候,偏偏又有這樣的怪圈,很多人都將會出於一個迷茫的狀態。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除了自己現在從事的工作不知道自己還會什麼,只能勤勤懇懇地努力工作,還要擔心被炒。哎,難!
出於這個年齡段的我,有段時間也是出於這種迷茫的階段,不知道自己會什麼,放棄現在的工作還能做什麼,難道要混吃等死不成。想想以後的日子有種不寒而慄的感覺。
古時,姜太公八十遇文王,封侯拜相;吳承恩五十歲的時候,才寫了我們現在熟悉的《西遊記》;現今,聯想之父—柳傳志,開始創業的時候都已經四十歲了,並取得了成功。這些不都是中年創業的經典人物嗎。雖然,我們沒有他們那樣的能力、魄力,但是根據我們自身的一些條件,未必就不能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出路。
畢竟,35歲這個年齡段,心智早已成熟,既有人生閱歷,又有社會經歷。首先要想想自己具備什麼,例如說學歷,人脈,技能等等,即使沒有這些,我們也可以去學習一些技術。不要認為自己年齡大了再學東西晚了,我可不這麼認為,這個年齡段這是學習的最佳階段,思考分析問題全面,理解領會問題也比較快。就看是想不想去去做的事情。在這個資訊爆炸,科技發達的現今社會,利用我們自身的這些條件不敢說是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讓自己及家人生活無憂還是可以的吧。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