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職場識人術:隨身攜帶這3樣“東西”的領導,往往城府深,別不信

有關職場上的社交,從同事到領導到老闆,這其中有很多細節都可以展開詳細來說。但和他們拉近關係之前,我們首先還是要辨別他們的一些性格特徵和處事方式是怎樣的。

正如小唐目前所經歷的這樣,他對於自己的領導,一直都有一種琢磨不透的感覺。要說平時的話,這個領導也是該嚴肅的時候嚴肅,該放鬆的時候,也會在群裡面通知大家,說晚上大家去吃一頓之類的。

按理來說,這樣的領導你在和他相處的時候應該是輕鬆自在的才對。至少,也不會太過於拘謹。但是小唐在面對自己領導的時候,心裡卻總是有一些擔驚受怕的。

開始小唐還覺得可能是他自己的心理作用,但和領導接觸得越深,這種感覺卻在與日俱增。而且,也不止只有她一個人是這麼認為的,他周圍其他同事也在閒聊當中,說起這怪異的感受。

直到後來,他才知道自己和一些同事為什麼會這樣覺得了。主要是領導他在一些攜帶的“東西”上,展露了自己的這一特性,也就是城府深。這本身也是領導故意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更好的管理好自己的下屬。

1、疑心

首先,第一個是疑心。領導有疑心其實是很普遍的事情,畢竟職場本身就是一個“名利場”,大家也都只顧著自己的利益。而領導將這種“東西”展現到下屬的面前,也是懷有一定目的的。

正如《羅織經》裡所說:“為上者疑,為下者懼。”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上司的疑心重,下屬的恐懼就多。和小唐所經歷的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作為領導,還是要待人溫和會好一些,這樣才更受下屬的喜愛。

其實不然,領導作為一個管理者,其本身就具有帶領的作用,要是不展露一些威嚴,釋放自己的疑心。那麼,下屬在他面前就會多一些放肆,而少一些遵從,而這並不是領導願意看到的。

2、驕傲

第二樣東西便是驕傲。

《羅織經》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上者驕,安其心以順。”

這句話的含義就是高高在上的人驕傲,順從他可使其心安。這也便是領導的目的之一。要說談古至今的話,對於上位者,驕傲的人不在少數。

比如唐太宗李世明,他本身就是一個廣納賢才,聽取納諫之人,而他的身邊有國舅長孫無忌,其他還有像房玄齡、尉遲敬德等人。這些都是他的得力干將,且都歸順於他,之後,李世明還建立了凌煙閣,正是為了讓世人以及後事之人銘記這些德才兼備的干將。

3、權御之術

還有一個則是權御之術。

領導要管理好自己的下屬,肯定是要掌握一定的權御之術的。

對於這個點,在《羅織經》當中,也能找到出處:“賞勿吝,以墜其志。罰適時,以警其心。恩威同施,才德相較,苟無功,得無天耶?”

這句話就揭秘了一些職場上的權御之術。意思就是對於下屬的懲罰要時宜,並要恩威並施。現在很多的領導都可以說是採用了這些方法,其目的也是為了更好的管理自己的團隊。

而領導攜帶這些“東西”,可以說是城府深,也可以說是管理有道。無論是哪一種,就看你自己在他手下做事的感受怎樣的了。

4、羅織經的職場學

看過這本書的人都知道,這是一部專門講羅織罪名,角謀鬥智的書籍。其中就有不好我們現在職場生活所要學習的一些知識。讓你瞭解到一些職場小人的特性,並能對其有所防範,也能知道領導的管理之道,還有作為下屬的生存之道。

如果你細細翻來的話,便能在書中所闡述的文字上解惑,讓你受益匪淺。

9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職場小白自認為很“拉風”的行為,實際上讓領導反感,早知早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