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背景

一個朋友談起關於上升通道和培訓的話題,嘗試寫一寫自己的感想。自己也遇到過同樣的問題。談自己的一點心得,聊作分享。

一般入職一個公司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完成適應階段,開始可以得心應手的完成工作,這個是整個工作階段中最舒服的階段。但是到了兩年左右,就開始慢慢的感覺學不到新內容,進入疲憊期。一般入職一個公司,工作兩年左右人是離職的高峰期。

這個時期一般就會主動提出,一般是升職、加薪等訴求。但是很尷尬的發現,自己離下一個崗位又存在著很大一塊差距。這種不上不下的狀態非讓人非常的焦慮。而有一部分同學會向公司尋求職業上升職業培訓,發現根本沒有。就會產生失望,會更加加劇焦慮。換一份工作透過適應新環境來渡過這段焦慮期是比較常用的做法。

嘗試從公司的角度來看這件事,可能事實有點不一樣。

一個組織的建立都是從整章建制開始,章就是章程,是規則,建制就是設定崗位,例如比較成熟的公司一個部門裡有多少崗位,每個崗位的成本空間都是有非常清晰的預算的。例如幾個初級、幾個中級、幾個高階,每個崗位的薪資範圍等等。

所以從公司角度來看,第一要看,是否可以升級要看公司的相應的崗位是否出現空缺。第二,當公司崗位出現空缺是外招還是內部提拔呢?

當公司的崗位沒出現的時候,指望公司給你升職加薪有點難,幾乎是不可能。

當公司出現空缺是從外部招聘還是內部提拔呢?以我的經驗,80%~90%都是外招的,內部提拔特別少,特別是技術崗到管理崗。為什麼?

這不是公司是否有人文關懷問題,是純粹的成本問題。

內部培養五個人中有一兩個會留下來,成本非常高昂,公司還要用長達一年左右的時間給培養的人進行試錯。這個成本大家可以自己算一下。而外招由於有工作經驗,可以正常使用的機率很高。對於公司來說,外招更划算。

從打工人的角度來看

第一,作為打工者必須對於公司從成本的角度考慮問題有清晰的認識,抱怨和負面情緒是沒有意義的。

第二,學會對自己負責,不要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

那作為一個打工者怎麼渡過這個時期呢?

最常用的手段是跳槽,透過適應新環境來淡化焦慮,但是這種辦法一般只適合同一崗位,適用於初級生中級、中級升高級、高階升專家。但是不適合跨崗位的晉升,特別是從技術崗到管理崗。

作為一個成年人,為自己負責是成熟的第一步,公司提供這些機會你運氣好而不是常態,公司內部提拔也是小機率事件。需要考慮的是面對這樣的情況該如何處理即可。

面對這件事該怎麼做?

長期處在一個狀態下就會不自覺地產生焦慮,第一焦慮沒有提高,第二焦慮想要晉升,但是好像離下一個崗位有一大塊距離,補不上。

最常見的辦法是離職換一個環境,透過新環境的新鮮感沖淡緩慢積累的痛苦。

另一種常見的現象是有了一個坑,剛好招不到人,公司不得不支付試錯的成本,這個時候衝進去,可能過程很痛苦,需要咬住牙猛衝猛打一陣,快則半年,慢則一年,死扛之下就可以達到基本的崗位要求了,就可以完成了職業的轉變。

第三種是既不願意離職,又沒有坑出現,該怎麼辦。曾經的一位領導給的意見是,去主動的收集一下下個崗位任職需要的技能,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招聘網站看,每個公司的崗位職責,參照個四五個就大體瞭解了。對照著這些要求列出自己需要提升的技能點。這些技能點如果可以進行專業的認證是最好的,可以透過考證來完成理論知識的提升。考證透過之後,也要讓公司知道你已經完成了這個證的考核,這樣當下一個崗位出現空缺的時候,公司提拔你的機率就高了很多。

由於一線城市每個公司人員流動性很大,耐心的等待一兩年,機會就出現,做好準備,等待機會出現遠比機會出現,沒有落到自己的腦袋上更好一些。

7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等你熬過了必須的苦痛,才能過上你自己嚮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