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十幾年,總體感覺,有的人過得瀟灑,有的人過得好辛苦!辛苦的超羨慕瀟灑的,但終究學不來瀟灑的,大家該怎麼過依然怎麼過!今天就來看一看那些辛苦的,都是哪幾類?
第一類,完美型
事事追求完美,心理有個絕大多數人想都想不到的標尺,如果沒有達到這個尺度,就好像後背某處很難抓到的瘙癢,不踏實,想盡一切辦法也得抓到。
如領導佈置的某個材料,上級要求的,純粹屬於為上級單位年度例行材料提供一下素材而已。擱一般人,提供一些有用的材料,有個基本的框架就行了,而完美型的人一定會按最高標尺來準備,字斟句酌,標題要完美,論據要豐富,論證要有力。
他自己寫得也挺痛苦的,但奈何強迫症犯了,心裡那關過不去,根本停不下來。
旁邊的人看得也挺難受的,碰到有交情的,多少會提醒兩句:“不要太糾結,差不多就可以了,只是要素材,到上級那,內容能用得上的沒多少!”
可完美型人的字典裡,怎麼會有“差不多”二字呢?
第二類,負責型
這類人永遠想在領導前面,做得比領導要求得多。領導剛說要推進某項工作,他馬上就能拿出方案一二三,太實在了,太討領導喜歡了,那還不被領導往死裡用?
當老黃牛辛苦好幾年後,啥也沒撈著,習慣成自然,在領導那都成了應該的,多做多錯多挨批。某天痛定思痛,暗暗下定決心:從此以後不再操心!結果沒兩天,實在受不了:明明想到了,卻故意表現得思慮不周全、實施不全面,老夫(臣妾)做不到啊!
還是操點心讓人踏實。
第三類,討好型
領導一個表情、一個動作、一句話,都要讓自己思忖半天:是不是我哪裡做得不夠好?是不是我說錯話了?是不是我剛才沒表現好?
同事嘻嘻哈哈,看到自己散開了:怎麼回事?為什麼要回避我?是不是哪裡得罪他們了?
天天活在自我懷疑中,用盡全身力氣想表現好,唯領導馬首是瞻,深怕得不到同事喜愛。
好費神啊!
第四類,懵懂型
明明很努力了,怎麼還是不得要領?今天費了好大勁寫了一個通知,怎麼還要被嫌棄?那個事情我配合著做了,也很努力去推進,怎麼大家還不滿意?到底哪裡出了紕漏?為什麼大家輕輕鬆鬆能做成的事,到我這就是摸不到頭緒?
同一批進來的他,為什麼可以輕輕鬆鬆融入團隊,和大家打成一片?怎麼就我孤孤單單,沒人在意?機關裡的人際關係怎麼到我這這麼複雜?
機關裡做人做事到底要怎麼把握?很盡力了啊,為什麼還是不會?好累啊!
第五類,慾望型
今年提了副科,爭取兩年後提正科,這樣才能在40年歲前解決一個正處!
同一批進來的人,有3個人提得比我快,我一定要再努力一些!
一把手有決定權,分管領導有推薦權,這兩個領導一定要服務好!交待的工作務必要圓滿完成!
什麼,老大晚上和週六都要進來加班?那一定要奉陪到底!
終於有機會跟一把手出差了,得想想有什麼細節要特別注意的?得把所有情況都要列出來!不僅絕不能出差錯,而且一定要讓領導對自己刮目相看!
......
以上,您身邊有沒有?還是您本人就是其中一種?
以前,對“性格決定命運”把握不深,理解不透,看了那麼多鮮活的事例後,才恍然大悟:性格真真決定了工作的辛苦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