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雖然“打工人”在江湖上傳聞已久,但這並不妨礙年輕人幻想跳槽之後的生活:工作有趣、領導看重、同事合拍。然而,現實往往是:跳槽之後,“迷茫”會成為另一個關鍵詞。

沒有人能夠篤定,跳槽之後就能找到新出路。為什麼年輕人越跳槽越迷茫?那些跳槽後混不好的人都做錯了哪些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01受高薪誘惑忽略了跳槽的隱性成本

人們很容易受高薪誘惑,而忽略跳槽的隱形成本。

假設漲薪25%,如果是內部漲薪的話,絕對算高標準,如果代價是跳槽那就未必了。因為跳槽的隱形成本包括職業變動引發的家庭生活動盪、學習新規則/新技能成本、人際磨合成本、企業文化磨合成本等等。

我想表達的是:只關注金錢,會導致我們忽略跳槽的隱性成本,漠視工作的價效比。這也是很多年輕人越跳槽越迷茫的原因之一。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從“職業收益”的角度去權衡。

從生涯諮詢師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職業收益=錢+發展空間+情感收益。

錢,既包括工資收入,也包括各項福利;發展空間既包括縱向晉升的可能性,也包括橫向的可持續性,不能今天上崗,明天下崗;情感收益則是指做這份工作時的心情,高興喜悅亦或是悲傷沮喪。

職業收益有一個特徵,叫均衡性。簡單來說,就是某一項收益特別高,往往意味著其它收益會降低。比如,掙錢多的總加班,焦慮不開心情感收益就低了。

因此,衡量一份工作值不值得做,不能用單一的標準,要透過職業收益看它的價效比。如果新的機會職業收益不錯你就跳槽;否則就留在現在的公司繼續發展或者另外尋找合適的機會。

02面對職場人際壓力情緒代替了理智的判斷

無論經濟狀況如何,“自由”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它敦促人們更主動地做出職業選擇。

根據智聯招聘《2020年白領生活狀況調研報告》顯示,在是否有跳槽計劃的問題上,86.55%的受訪白領給予了肯定的回答,想堅守崗位的佔比僅有3.89%,其餘近1成職場人士表示還沒有想好。

盤點我經手的生涯諮詢個案,跳槽大概有這麼幾類:一是尋求更大發展空間;二是獲得更高收入;三是平衡工作和生活。不過近年來,人際關係不夠和諧也成了很多人跳槽的理由。

糟糕的人際處境會讓人本能地想要逃離,但這往往導致一個後果:職位變化不大,薪水變化不大,工作內容變化不大,跳槽不過是從一個不難麼成功的場子轉到了另一個不那麼成功的場子,俗稱“職場搬磚”,這是導致年輕人越跳槽越迷茫的原因之二。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面對職場人際壓力,我更贊成:跳槽應該是基於個人發展,而不是讓情緒代替了理智的判斷。時機到了,一天都不要等,時機不成熟,死扛也不能走。

03沒有做足功課卻急於做出一個改變命運的決定

無論是內推、獵頭介紹、還是自己投遞簡歷,很多求職者都忽略了一問題,那就是僱主會“美化”JD。

職位描述不能夠全面反映工作內容,就像我們的簡歷,不過是精修之後的“藝術照”。

你以為自己的title是總監,其實下面可能連個員工都沒有。你以為自己脾氣隨和人緣好,其實公司更推崇狼性文化。

沒有做足功課,卻急於做出一個改變命運的決定,這樣的決策自然不靠譜。這是導致年輕人越跳槽越迷茫的原因之三。

那麼如何獲取更多資訊,輔助決策呢?職業訪談是個不錯的方式。

你可以挖掘自己的資源,也可以透過職場社交平臺來連結願意接受訪談的物件。

通常我們建議,要找那些有3-5年行業經驗的從業者,來獲取關於目標行業、職業和單位“內部”資訊。

為什麼是“3-5”年呢?因為除了一些新興行業由於沉澱時間太短,難以找到從業時間太長的人之外,大多數行業都有一個“3-5年定律”。

從業年頭太少的話,對行業的瞭解和認知不足,超過5年以上的人,很多已經做到了中高層,不在一線工作,給出的建議不一定具體、可落地。

訪談的具體內容可以參考以下問題:什麼樣的教育背景或工作經驗對進入這個領域會有幫助?這個行業的薪酬大概是什麼樣的?除了工資,您認為最大的收穫是什麼?今後3到5年這個行業的發展趨勢怎樣?前景如何?影響這個行業的因素有哪些?如果我想進入這個行業,怎樣準備成功率會更高?

043個月內,沒有達到“損益平衡點”

跳槽進入新公司,都面臨著快速適應新角色的問題。有不少年輕人,難以在試用期適應這種角色的轉變,這也是導致越跳槽越迷茫的原因之四。

哈佛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沃特金斯在《創始人》一書中提出:當你入職以後,在某一個時間點,你對新組織的貢獻值和消耗值相等,過了這個時間點,你就會為新組織貢獻淨價值,這個點就是損益平衡點。

對於基層崗位,通常試用期是3個月,這3個月就是企業給你的到達損益平衡點的時間。

一個人在新崗位上最初3個月的成就,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這次職業角色轉變的成敗。

沃特金斯教授認為,在新崗位上,“保障早期成功”能讓你更快地達到損益平衡點。

想要取得早期成功,重要的是把關注點放在那些消耗最少、卻能產生明顯績效的事情上。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就是在你的若干項工作中,一定有一項工作屬於“槓桿事件”。做好這項工作,會使其他工作變得簡單甚至不再必要。

這裡面需要注意一點就是,對於“槓桿事件”的認定,你認同不認同不要緊,要緊的是組織的認同。所以,你要積極關注老闆最在意的事件,因為它們才是真正的槓桿事件。

最後,請記住:跳槽是用來實現職場躍遷的,不是用來回避問題的。迴避問題的人,最終會成為問題本身。

以上。

4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如何從困境中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