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閱讀前請點選“關注”,每天2篇職場文章陪你成長哦。

作者|羽小亭 編輯|燕子

現在有很多年輕人裸辭,所謂裸辭就是職場人在沒有找到新工作時,就選擇了辭職。很多人一辭職就面臨著無收入的境遇,就像裸奔時的狀態,毫無保護。

現在還有一種辭職狀態比裸辭更甚,那就是閃辭——裸辭的升級版,不僅不找下家就辭職,甚至在同一公司待上個把月、幾天就辭職了。

很多人對閃辭和裸辭持有的觀點是不同的,大多人認為閃辭是不成熟的表現,比如《令人心動的offer2》裡,大家對於丁輝的背水一戰,非常不認同,覺得他這樣加劇了兩方的壓力。其實也不難理解,因為用人單位更希望啟用穩定且忠誠的員工。

但是一項行為的出現總有它的道理,難道閃辭真的完全是員工的錯嗎?作為年輕的職場人,我們該怎樣對待閃辭?今天我就從員工的角度,來分析一下閃辭。

一、為什麼年輕人越來越愛閃辭了?

我們經常會調侃各個年齡段的職場人對待壓力的表現,比如70後是永不辭職,80後是看錢辭職,90後是被罵了辭職,00後是看不順眼老闆就辭職。

我們發現,越是年輕的一代,辭職就越稀鬆平常,這就是年輕人愛閃辭的第一個原因:代價太小。

70後、80後很少辭職,一是因為他們的職位和收入也不低,二是因為他們上有老下有小,一辭職就沒了收入,整個家庭還怎麼運轉?他們辭職的代價天大了。

而相對年輕的90後、00後愛裸辭和閃辭主要還是因為辭職的代價太小了,很多年輕人家庭條件還不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而且剛入社會,工資收入普遍不高,辭了就辭了唄,反正收入也沒多少。

李雪琴曾說她以前就很愛裸辭和閃辭,每當在公司裡受氣了,就會想“姐不幹了唄!我缺你那幾千塊錢嘛?”

除了主觀原因外,現在的公司在管理上也似乎少了一點“人情味”

比如最近的新聞,一位員工因為父親去世而回家幾天,其公司不但不批假甚至將他辭退。這樣冷血的做法,真的沒有幾個員工能受得了吧?工作不就是為了讓家庭更好嗎?家庭都沒了,何談工作呢?

再來說,現在的公司996風氣盛行,大家以犧牲身體的代價,沒日沒夜的工作,最後也沒能換來公司的撫慰,甚至還會說這是你的“福報”。

所以,閃辭有時也不能只怪員工忠誠度低,畢竟關係都是雙向的,很多時候公司確實也缺少了人文關懷。

二、閃辭風盛行的今天,年輕人應該怎麼做?

1、頻繁閃辭並不可取,終將為此付出代價

我覺得從員工的職業發展角度看,其實閃辭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你可能會因此付出代價。

第一個代價就是簡歷不突出。現在面試第一關就是hr篩選簡歷,很多hr都會關注那些長期在一個崗位上做出過成績的人,如果你頻繁閃辭,可能hr就會認為你並不穩定,將你pass。

第二個代價就是你的能力無法得到積累。頻繁的閃辭無法讓你收穫一定的能力積累,每一次都是等到工作快要上手了,你就離開放棄了,這樣你將無法看到技能積累的複利效應。

基於以上兩點,頻繁閃辭後的你可能就面臨能力不突出,找不到工作的尷尬境地。

這樣的代價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所以頻繁閃辭不可取,閃辭前要好好思考後果啊。

2、適當降低自己的預期期望,面對困難別退縮

其實很多閃辭的年輕人,不是因為能力不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敗在了適應期。

其實也可以理解,畢竟每個人在進入一個新的環境後,或多或少都會有些不適應。如果公司再沒有相關的入職培訓,那新人的適應壓力是很大的。

不過求人不如求己,所以新人在入職前就要降低自己的入職期望,不要把入職的工作想得過於美好,這樣沒準還有一些驚喜。

另外,很多新人入職後,會因為困難就閃辭,但閃辭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它只是逃避問題的手段。

就像《平凡的榮耀》裡的高思聰,雖然是學霸,但在入職金宸資本後也出現了落差感,想要放棄,並攛掇有同樣遭遇的蘭芊翊一起離職。不過蘭芊翊當時就說:“你認為現在遇到的問題,在新的公司就遇不到嗎?不跨過眼前的困難,就永遠無法成功。”

後來他們兩個一起堅持,終於在公司留了下來,得到了職位和能力上的提升。

所以,遇到困難,最正確的方法就是堅定信念,面對困難迎面而上,即使失敗了再離開,咱們也不是逃兵,對吧?

3、選擇前思考清楚,別怕在選擇上花費時間

很多年輕人最大的問題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卻知道什麼是自己不想要的。

這也是很多人選擇閃辭的原因,因為到了一個公司他們就發現這不是自己想要的,又去了另外一家,發現也不是自己想要的。

其實這就是不會選擇,很多人普遍在面試環節覺得工作差不多,hr也給了offer,那自己就入職了,但入職後卻發現:不對!這不是自己想要的。

粥左羅曾經在《學習成長》一書中談到過自己擇業的思路,他說他會花很長的時間來選擇一份工作,在此之前他會對將要入職的公司做一些調研,包括行業資訊、薪資情況和員工評價等。

雖然這個過程又麻煩又庸長,但一般等他確定入職後,基本上短時間內就不會離開了。

他說很多人總喜歡在小事情上糾結過多,比如買衣服、買電器等;但是對於大的決定,比如買房子、找工作等,通常都是草草了事,最後才發現哪哪都不滿意。

而成年人應該對自己每一步的決定負責,所以選擇工作前應該考慮清楚,這個工作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如果不是,就不要選擇,畢竟浪費的是自己的時間。

總之,閃辭並不是一個聰明的做法,即使是追求理想也要確保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有立身之本,不然只會惡性迴圈,讓自己陷入被動狀態。

傅首爾曾經說過一段話:“我永遠不會裸辭閃辭,首先我怕自己的錢不夠花,因為不想再受窮和求著別人要錢,其次我覺得隨心所欲是一種習慣,但是堅持是一種可貴的品質,它決定了別人敢不敢把一些重要的事託付給你。”

其實任何一項選擇都是明碼標價的,做決定之前一定要好好思量一番,這個代價自己能不能夠承受,頻繁地放棄只會收穫不穩定,但再小的堅持也能看到新的希望。

加油!年輕人。

5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職場中不被人注意的細節:你以為的小事情,其實全在老闆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