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老闆找我聊了聊,他建議我利用空餘時間在影片號上做一些職場方面的內容,我腦子裡閃出來的第一句話就是:我不行。
回首過去30多年的生命旅程,“我不行”這句話好像魔咒一般一直伴隨著我。
最近在看施琪嘉教授的《療愈你的內在小孩》這本書。說實話,這是第一本我能夠耐心讀下去的有關心理學的書。之前也看了不少,但總是覺得晦澀難懂。而這本書我在閱讀時,就相對流暢一點。施琪嘉教授寫的還是相當接地氣的。
裡面總是有一些感同身受的案例,無論是我的父母教育我,還是我在教育我的小孩時總會出現相似的語言或者行為。
就比如其中有個章節介紹:有一些孩子經常會說“我不行”。這章讓我很有觸動的原因是,我就是這種型別的人。
現在想想,我從小到大好像都喜歡說這句話:我不行。這句話圍繞了我30多年,在30歲之後,隨著閱歷的積累,出現的次數會相對少了一點。
按照心理學的說法,就是一個人一生所受的種種困擾,大都來自於童年或者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創傷。那“我不行”的孩子到底是怎麼培養出來的呢?
一、“我不行”的孩子是如何培養出來的1、父母總是貶低和訓斥孩子
在《療愈你的內在小孩》這本書中,就提到:對於有創傷的內在小孩來說,“我不行”來自父母的貶低,以及“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
對照來看,我小時候,也捱過父母的揍,但只是偶爾。我的原生家庭相對簡單,經濟條件不算好,不過父母對我基本是有求必應,或者有的時候我還沒要求呢,他們就給我準備好了。
可是,我媽有句口頭禪:你看看人家小娟.......你看看人家小紅......小娟和小紅是我的發小。這兩句話是我從小聽到大的。就是人家的孩子好像永遠都比她的孩子強。
包括後來,到了結婚的年紀,我的小夥伴們都有娃了,我媽還是會說:你看看人家,孩子都有了......等我結婚生孩子了,我媽媽又說:你看看人家,都生二胎了......
當然,在這個世界上,我媽媽對我的愛無人能比。可她無意識的一句話,對我的身心造成了很大影響,她至今都不知道。而我媽媽是小學文化。
再來看看大學文化的我,我是怎麼教育小孩的呢?好像並沒有比我媽好多少,不光是我,孩子爸爸,孩子爺爺奶奶對於我家孩子的教育,也總是喜歡說:你看看人家皮皮,你看看樓下的小胖哥哥,他們怎麼樣怎麼樣,你怎麼就這麼不聽話的呢?你看看你的表哥都是自己吃飯的?......這樣的話我們幾乎每天都他說。
我記得有一天,孩子爺爺奶奶帶著孩子在樓下玩,那邊還有其他三個小朋友。我是後去的,我到了那邊,發現我家孩子在大聲尖叫,然後要麼躺在地上,要麼就撞向他的爺爺奶奶。奶奶顯然很生氣,再看看其他的孩子有的在那背誦古詩,有的自己在那乖乖地玩。當時我家孩子在他們當中就是個另類。
奶奶大聲訓斥了孩子(這一點我很能理解,因為我當時是後去的,算是局外人,要是我在場,估計會和奶奶一樣的行為),然後奶奶說這個孩子一點也不聽話,你看看人家,你再看看你。很少說話的爺爺坐在一旁也說:你看你,這麼調皮,人家會背古詩,你會背嗎?你就知道吵鬧......聽了爺爺奶奶的指責,我家孩子鬧得更厲害了,像發瘋了一樣,行為更是激烈了,尖叫聲也越來越大。
我看到這種情形,突然想哭。我發現今天我作為一個局外人才看清楚,我們原來是這樣貶低孩子、教訓孩子的。而我曾經也是爺爺奶奶當中的一員。
我當時心裡真的是太難受了。孩子3週歲,他的語言詞彙量還不完善,可能當時沒有辦法表達自己的心情,他就尖叫、躺在地上,透過行為來抗拒大人對他的訓斥和貶低。
施琪嘉教授給我們舉了個例子,這個例子在我們身邊經常發生:有的小孩,平時成績很好,小考試考得也很好,一到大考就不行。他的媽媽在生活上將他照顧得很好,給他變著花樣做好吃的,對他的陪伴也足夠多,但是有一點特別不好的就是對他有特別多的訓斥和貶低。比如,她總是喜歡說:“你怎麼又做錯了?”“你怎麼總是不努力?”“你看隔壁小明就比你強。”這個孩子在父母那裡幾乎聽不到讚美之詞,也得不到欣賞的眼光。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愛利克·埃裡森講過一句很重要的話:孩子會在媽媽(父母)注視自己的喜悅眼光中看到自己。也就是說,如果孩子看到父母親特別喜歡自己,而且發自內心地喜歡,那麼它就像鏡子一樣,能照出孩子的自我價值。
2、父母將自身的陰影投射給孩子
父母就像鏡子一樣,但是有時它並沒有照出孩子的價值,反而照出了父母的陰影;父母把自己的陰影投到孩子的身上,使孩子一輩子都生活在父母的陰影之中。
不難發現,我們會碰到這樣的人:明明長得很漂亮,可是她卻覺得自己一點兒不漂亮,甚至還要透過整容來改變自己,最具代表的人物就是最近人設轟然倒塌的鄭爽。
鄭爽在整容前也是清新可愛,超級水靈的,可是她卻選擇整容,整容的原因也就是不自信。之後網上爆出她原生家庭的一些情況,她的媽媽從小有一個演員夢,由於自己沒有實現,就把夢想寄託在鄭爽身上。而鄭爽從小就生活在媽媽這種嚴厲的管教之下。
有的父母對孩子要求特別高,他們總是覺得孩子做得不夠好,對孩子特別嚴苛。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即使長得再漂亮,他也不覺得自己漂亮,即使成績再好,他也不覺得自己好。久而久之,這些孩子就會形成自卑的人格。
一個覺得自己不行的孩子,往往就是在這種嚴苛的教育、貶低的教育、不誇獎的教育之下成長起來的。
二、如何避免養出“我不行”的孩子1、不要對孩子說負性的話
父母要避免給孩子負性的評價。不要說類似這樣的話:“你總是這個樣子”“你肯定不會變成什麼樣子”“如果知道你現在是這個樣子,我當初還不如不生了......”
有的父母情緒上來了,總是會對孩子說這樣的話。我也不例外。
這類話等於給孩子的整個人生打上了灰暗的底色,他一生就活在這些話的陰影裡,心裡總有一個聲音在提醒自己是多麼的糟糕。現在想想還是細思極恐的。
2、父母應該多鼓勵、支援和誇獎孩子
有人會問,如果我經常誇獎孩子,會不會滋長他被溺愛的感覺,養成他傲慢的性格呢?
施琪嘉教授在書中說: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給與孩子很多鼓勵、支援和誇獎不叫溺愛,這就是孩子真實的需求。
孩子在五六歲的時候,需要一個對他來說是相對友好的生長環境,他可以在這個環境裡把自己的不良情緒釋放出來。
因為孩子內心的恐懼、對事情的不理解、對自己的焦慮是無法自行排解的,所以他必須投射出去。父母就是這些情緒的接受體。他們把孩子的恐懼、糟糕的情緒吸收後,還回去的是支援、鼓勵、欣賞和愛意,對於這些孩子是能夠感覺到的。
孩子在五六歲之前就具有自我意識感,覺得自己是足夠好的,是足夠漂亮的,他們能夠得到父母的誇獎,而且他們的誇獎是真正發自內心的。當六七歲以後,這種孩子在社會中遭遇挫折的時候,他的自信心才不容易被外部挫折擊垮。
所以,施琪嘉教授說:我們鼓勵的教育和現實中某些專家主張的挫折教育其實不矛盾。如果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比如五六歲以前,父母給他的鼓勵多於貶低,那麼在上小學以後,這個孩子即使受到貶低和挫折,他也有耐受挫折的能力。
3、追溯自己的原生家庭
書中還提到這麼個概念:對孩子特別嚴苛的父母要追溯到自己的原生家庭中,自己是不是曾經被自己的父母羞辱過,所以在潛意識中,甚至是有意識地以同樣的方式羞辱自己的孩子。
有的父母內心對孩子是滿意的,可是夸人的話總是說不出口,孩子就認為父母對我不滿意。
有的父母內心隱含著一種嫉妒心理,因為他們從小就沒有被父母誇獎過,那麼他們就很吝嗇對孩子進行誇獎。
因此,在瞭解“我不行”的孩子是如何培養出來之後,將徹底告別“我不行”,對自己不再進行否定,而對自己的孩子不再進行貶低和羞辱,讓自己和孩子都能在相對健康的環境下生活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