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她所說的抱團排擠是指什麼呢?

原來季度末公司要給甲方交付一批產品,任務層層分解到部門和個人。姑娘剛來業務不太熟練,就悶頭吭哧吭哧弄。

直到上了例會,才發現她那部分工作漏洞百出,根本就不能交付。由於每個人都是業務流程中的一環,她那邊的工作弄不好,整個部門的進度就受到了影響。

有老員工說:不懂可以問嘛,別悶在那裡不吭聲。她反駁了幾句,隨即收到了來自其他員工的白眼,就連部門負責人也批評了她幾句。

此後,她經常跟別的部門員工講:新人不容易,被人抱團排擠。不等試用期結束,因為能力差,愛八卦,公司將她辭退了。

離開那天她說:“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你要是一家好公司,我的能力早被激發出來了。”

朋友錯愕,隨後說:“祝你好運,生在淮南!”

02

我還遇到過更奇葩的。

一個男人抓著體檢報告跟一個女人說:“又特麼三高。”

女人斥責:“告訴你多少遍了少油少鹽,你非得大魚大肉。”

男人繼續說:“都怪公司。”

女人懵圈:“公司又沒讓你大魚大肉。”

男人說:“要不是公司安排的破活兒太累,我就不會壓力大,就不會大魚大肉暴飲暴食,就不會三高。”

以上案例中的人,我們都不陌生。

這種心態,在心理學上叫“受害者心態”。

工作不順,怪領導和同事;婚姻不順,怪原生家庭;窮,不是自己沒能力,是社會不公......

他們永遠都在表達同一個意思:都是別人的錯。

03

站在受害者的角度有兩個好處:一是獲得同情,讓自己免責;二是,受害者覺得自己有權利去攻擊別人。

把注意力放在對方的錯誤上,遠比改進自己要容易多了。

“受害者”是一個容易讓人上癮的角色,這是受害者心態最可怕的地方。當TA陷入自我同情,無法認識到自己的錯,就會不辨是非,混淆黑白,離變壞就不遠了。

我做個案諮詢時,經常聽到來訪者抱怨糟糕的人際環境:“我們領導沒啥能力,卻總愛針對我;老員工總聚會卻不帶我;資歷比我淺的新員工對我愛理不理。”

一個人在公司能混到上下不著邊,哪個階層都沒朋友也是不容易。

比如,領導為什麼針對你?因為給你佈置工作,你不是懟領導就是談條件,讓領導下不來臺。

老員工聚會為什麼不帶你?因為大家輪流做東,而你每次都不掏錢。

新員工為什麼對你愛理不理?因為人家出差給你帶伴手禮,你覺得反正人人都有份,不要也是浪費了;人家送你回家,你覺得反正也是順路。對別人給予的好處,從來沒有迴應過。

為什麼工作多年仍然得不到提拔?因為“我沒錯,有錯都是別人的錯。”

04

職場,對於每一個“打工人”來說,都是考驗。有人踏實工作,廣結善緣;有人劍走偏鋒,學會了站隊。

無論走什麼樣的路子,都別把自己的職場,敘述成一個受害者的故事。因為那樣的故事裡,你便成了一個可憐人,這並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你有大把的機會,獲得一份好工作。

而職場的真實在於,任何一份好工作都有潛在的瑕疵。

那麼,就嘗試著做個有擔當的成年人,對自己負責,而不是被情緒填滿!

4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50後寶媽工作帶娃兩手抓,90後只看娃還喊累,為啥差距這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