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雖然國內各方面近些年已經越來越重視研發創新活動了,在研發資源方面的投入也逐年加大,但這只是開始,如何將研發創新活動落到實處,讓創新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用,從而提高研發績效、增加原創性高質量科研成果的產出,是我們當前面臨的主要任務,而科學的研發管理模式是確保完成這些任務的有力手段,因此進行研發管理體系建設,助推科技創新進一步發展是勢在必行的一件大事。

01、企業如何進行研發管理體系建設

參考江蘇省生產力促進中心貝京對《企業研發管理體系要求》(DB32/T 2771-2015)的解讀,以及國內其他研究人員對研發管理體系建設的研究,完善的企業研發管理體系建設過程應包含如下幾個方面[1]:

一、研發現狀調研與診斷

調研分為現場調研和與企業各層管理者溝通形成的調研,其目的是為了準確掌握企業在研發管理工作開展方面的現狀,為診斷提供可靠和豐富的資訊。診斷時應從企業研發管理現狀、組織結構現狀和研發資源配置現狀等方面進行。調研結果直接影響診斷的準確性,因此調研的覆蓋面要儘可能的廣,除了企業內部與研發相關的部門之外,還要向企業的相關供方和客戶端拓展,同時也要考慮到政府監管機構和相關行業協會。

在調研的各層級上要分別把握好各自調研的重點,如基層人員的調研要抓住企業研發活動的實施情況,中層管理人員的調研要關注企業研發活動的落實與管理情況,對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調研更重要的是摸清企業研發方向與企業戰略的匹配性問題。

二、制定體系建設計劃

在進行研發現狀調研與診斷的基礎上,根據調研與診斷的結果,進行總體規劃,明確體系建設任務和目標,同時確保與企業現行戰略保持一致。對於建有並執行多重管理體系的企業還要考慮到與現有體系的融合,以及該體系是否滿足產品的要求。此外建設進度應明確各時間節點並做好跟蹤,對於責任分工的落實情況要做好監督和考核。

三、設立研發組織機構

沒有企業高中級管理人員參與的研發活動將會陷入一種放任式的狀態,成為類似西方的第一代直覺型研發,因此建設一個科學合理、職責分明,許可權明確的研發組織架構是確保企業研發活動有效實施的首要因素,同時企業最高領導者直接主持、研發活動的各相關部門領導直接參與的研發管理,將能更有效地將企業研發活動融入到企業整體經營戰略當中。

四、檔案的編寫與釋出

體系檔案是標準要求的體現,是企業溝通的意圖,是活動的統一準則,它為評價研發活動執行的有效性提供了依據,也是對相關研發人員進行培訓的統一教材。因此檔案的編寫首先應符合企業實際狀況,簡單易懂可操作;其次是確保涵蓋到研發管理的整個環節,且各環節之間要相互協調一致;此外在遵守企業所處的行業法律法規外,同時也能體現企業自身的要求;最後所有檔案的編寫與釋出必須符合企業的檔案管理規定。

五、培訓

培訓是企業進行研發管理體系標準貫徹的開始,它貫穿整個建設過程,是研發管理體系建立、執行、維護和持續改進的基礎,企業應確保與研發相關的所有參與人員均能接受到全面和持續的培訓,而且在培訓時要考慮到不同層級人員不同的關注點。

對於不同層次人員培訓要有不同的側重點,高層管理人員重點強調研發管理體系建立的意義,中層管理人員重點闡述研發管理體系基本思想和建設方案,而基層一線與研發相關人員要做好對研發管理體系標準要求和檔案組成等方面內容的解讀和貫徹。培訓結束後要對培訓的效果進行評價,確保達到預期要求,以避免對體系的順利執行造成影響。

六、研發管理體系執行

在企業研發管理體系正式執行之前,各級領導首先要做好逐級的動員活動,讓參與者瞭解到推進該項工作的重要性和利害關係,其次是對照體系檔案要求明確和完善各崗位人員職責,並進行細化,讓參與和所涉及人員熟悉和掌握各自崗位工作的要點和流程執行模式,最後是按照研發管理體系標準和檔案要求進行執行。

在執行期間對產生和發現的問題要及時和如實進行記錄,為進一步修訂和完善該體系提供必要的資訊支撐,從而確保企業的研發管理體系能得到長期有效的執行和實施,為企業整體戰略目標的達成助推一臂之力。

七、研發管理體系評價

研發管理體系評價是對涉及研發活動的相關過程是否滿足評價依據的一項驗證性活動,評價的內容是用作依據的一組方針、程式或要求有關的並且能夠證實的記錄、事實陳述或其它資訊,其目的是對獲得的評價證據進行客觀反映,確定其滿足方針、程式或要求的程度以採取糾正、預防和改進的措施。

研發管理體系評價分為自我評價和外部評價,自我評價可按過程以滾動方式進行,每次只涉及一個或幾個過程,但在一個評價週期內(一般是1 年),必須完成所有過程的評價,而外部評價通常在數天時間之內完成。評價的依據包含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研發管理體系檔案的要求,在實施評價活動時,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獨立和公正的原則。

八、改進

研發管理是企業的一項核心工作,需要不斷地進行最佳化改進,以提升管理水平和技術研發水平,企業應採用適宜的方法監控研發體系執行情況,堅持進行持續穩定的動態改進,以應對企業內外部不斷變化的環境,從而達到提升研發績效,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的目的。

研發管理體系改進一般包含持續改進、不符合與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三個方面。持續改進利用資料分析的結果、變更、管理評審輸出、識別的研發風險和新的研發機遇等幾個方面對研發管理體系進行實施改進;不符合與糾正措施則利用評審存在的問題來確定問題產生的原因,評價確保問題不再發生的措施需求,確定和實施所需的措施,記錄所採取措施的結果和評審所採取糾正措施的有效性等幾個方面來實施改進;預防措施包含確定潛在不符合及其原因、評價防止潛在不符合發生的措施的需求、確定並實施所需的措施、記錄所採取措施的結果和評審所採取預防措施的有效性等幾個方面來實施改進。

02、常見問題及對策

一、缺乏系統的認識

究其原因在於企業的研發活動需要較大的投入,所承擔的資金成本、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等風險較大,而進行改進和仿照所需的投入較低且見效快,如果改進和仿照既能為企業帶來較高的收益,又能避免法律方面帶來的風險,那企業將會更加傾向於進行改進和仿照。

二、缺乏適用性人才

因此在引進外部人才時,企業不僅要注意引進人才的匹配性問題,也要考慮到引進人才的後續培養規劃,儘快讓他們融入企業,千萬不能讓引進的人才處於散養狀態,否則不僅會浪費企業的人力資源投入,也會對其他人才特別是企業內部培養的核心人才產生不利影響。

對於企業內部培養的人才,一般情況下他們對企業的經營狀況比較熟悉,已經較好的融入了企業,基本上已經不存在不匹配的問題,但是如何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是需要重點考慮的事情,這需要企業制定科學合理的人員薪酬結構、績效考核方式、明確的崗位職責、清晰的職務晉升及任職資格評定條件等一系列制度,來促進企業人才隊伍的建設,從而打造出一支適用於企業發展且穩定高效的研發隊伍,來滿足企業發展的後勁。

三、缺乏科學的管理

企業的研發管理體系建設,不僅需要高層管理人員的正確認識和大力推進,也需要配備合適的適用性研發人才,更重要的是還需要對之實施科學的管理,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

而目前部分企業存在的現狀卻是研發部門在研發活動中單兵作戰,產品研發過程只是片面的從技術層面來考慮問題,或者研發活動任由研發人員自行決定,這樣導致的後果就會出現與市場不接軌的無效研發、重複研發、過度研發、研發爛尾、研發效率低下以及研發上市的產品存在瑕疵需要後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善後等諸多問題。

因此為了確保組織的研發活動能有效的執行,增強組織的協同效用,將有限的資源輸入得到最大化的輸出,對研發活動進行科學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由於缺乏對管理的認識,不少企業認為管理就是引進一套管理體系或者是照搬一些知名成功企業的管理模式,那樣導致的後果可能只是給企業多了一個負擔或一個擺設,這些其實都不是我們的初衷,先進的管理體系或管理模式企業可以引進,但引進之前要做好充分的調研論證,引進之後再採用先僵化後最佳化再活化的手段,讓其能與企業實際狀況融合,在實現組織的目標上產生作用,讓企業得到不一樣的收益,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出管理的效用。

03、結 論

對研發過程和所涉及的要素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構建規範化的企業研發管理體系,並不斷進行改進是促進企業創新活動取得創新成效的有效手段,而企業的創新成效又是推進國家科技創新、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作為創新主體之一的企業應高瞻遠矚、放遠目光,將研發管理提升到企業的戰略高度,建立健全研發管理體系,為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支撐。

參考文獻:

[1]貝京企業研發管理體系建設探究[]現代濟資訊,2015(17):19-21.

[2]吳剛 LMZ公司發展戰略研究D]揚州大學碩士論文,2017.

[3]衛玲我國企業技術創新存在的問題與完善路徑.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4(2):32-36

[4]段遠騰,我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問題及對策[].科技管理研究,2009,29(2):147-148.

文章節選自:吳剛,張明,張思明,張小麗,鄧燕,葉繼韋. 基於企業視角的研發管理體系建設及常見問題探析. 兩面針(江蘇)實業有限公司

7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管理的目的,拿到結果是基礎,實現有序傳承是終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