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競爭的方式選拔出適合崗位要求的優秀幹部,並不意味著落選者不合格、不優秀。近些年來,隨著競爭性選拔幹部方式的逐步推廣,越來越多的幹部能夠正確看待競爭,正確對待競爭中的落選。但也有部分落選者沒有及時調整好心態,不能正確對待競爭及其結果。比如有的認為落選是“丟面子”,感覺“抬不起頭來”;有的認為落選是對自己能力的否定,產生強烈的失落感、失衡感;還有的因為落選,對競爭的方式產生懷疑,質疑改革的方向。這些錯誤、偏頗的想法,不但影響了落選幹部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若任其發展,還會使一些消極情緒在機關裡積累和蔓延。對此我們要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幫助落選者及時解除心理負擔和思想包袱,不讓落選者成為落伍者。有競爭就有當選者和落選者,這是正常現象。幹部選拔中的競爭是“好中選優”,而非“優進絀退”。透過競爭的方式選拔出適合崗位要求的優秀幹部,並不意味著落選者不合格、不優秀。事實上,每一位進入競爭的人員,尤其是進入差額考察、差額票決等環節的人員,都有其特點和優點,落選並不代表就是落伍。不讓落選者成為落伍者,組織人事部門責無旁貸。要關心落選幹部,及時與落選幹部談心談話,鼓勵他們放下包袱、輕裝上陣,以更加昂揚的熱情投入到工作當中,做出新的業績。要善待落選幹部,對落選幹部切不可形成偏見,要一如既往地培養使用。一些地方探索將部分落選幹部納入後備幹部庫或者有針對性地培養鍛鍊,效果較好。要加強輿論引導,形成當選值得祝賀、落選也值得尊敬的健康氛圍,不讓落選幹部有“低人一等”的感覺。要繼續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大力推進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等競爭性選拔幹部方式,積極推行差額選拔幹部方式,使競爭常態化,促進廣大幹部以積極的態度參與競爭,以平和的心態對待結果。落選幹部自身也要做到以淡泊的胸懷看名利,以豁達的態度看“成敗”,以寬容的心態看改革。對於競爭性選拔幹部這樣的改革措施,可能短期內讓不同的人有得有失,但從長遠來看,每個人都將是改革的受益者,我們的事業也會因為改革而進步。落選者絕不是改革的受損者,更不應因此成為改革的阻礙者。一時的“失敗”並不可怕,重要的是從中找到不足與差距,提高自己、獲得進步。要堅持自勵、自省、自強,以實際行動來證明,落選者一樣優秀,人生不但不會因為一時的落選而失色,還會因為多了一分曲折而更加美麗。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