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華為的減人、增效、加薪

在業內,華為中基層的精準執行力讓無數的同行企業稱羨,但它們總是無法習得其精髓,其實用6個字來概括,就是“減人、增效、加薪”。

要減人增效,這是績效管理首要的目標。一個企業最好的狀態是,讓一個人幹很多事,不養閒人。比如:4個人的活兒,由兩個人來幹,能拿3倍的工資。所以,華為人力資源部經常定招聘需求的時候,第一是一定要搞明白為什麼要招這個人?第二是他獨特的貢獻是什麼?第三是能不能把這個崗位給別人做,給別人加點工資?

公司要考慮員工怎麼活下去,要考慮員工的生活質量不降低。員工有錢卻沒時間花,這是企業最幸福的事情。而企業最痛苦的是什麼呢?低工資的人很多,但每個人都沒事幹,一群員工一天到晚有時間卻沒錢。所以,在華為,強制規定必須給核心員工加工資,從而倒推他要完成多少任務。

很多企業經常犯一個錯誤:部門績效越差,就越不給員工漲工資。如果工資不漲,優秀員工肯定要走,剩下的都是比較差的。對於中小企業而言,不能像華為一樣每個員工工資都很高,但可以讓核心員工工資高。在這種情況下,核心產出職位的薪酬要增加成為必然。所以,要留住核心員工,給少數優秀的員工漲工資,來倒推任務。

學習華為,當然不是學習華為工廠漂亮、資料庫龐大,照搬現在華為的模式,這是沒有任何價值的。關鍵要去研究華為做到1個億時是什麼狀態,做到10個億、100億時又是什麼狀態,在管理體制、組織系統、考核體系、人力資源系統等管理變革是如何突破的。

高績效離不開團隊凝聚力

與公司同命運

北京時間2020年8月10日,《財富》在全球同步釋出了最新的《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華為排名在49位,去年的排名是61位,2018年則是72位。

任正非曾這樣鼓舞自己的員工:越在最艱難、最困苦的時候,越能磨鍊人的意志,越能檢驗人的道德與良知,越能鍛鍊人和提高人的技能,也越是我們的隊伍建設最重要的時候。

一個人,不管他多聰明,他一生中也只能發出幾次智慧的光芒,所有開發人員的光芒聚集起來,華為的未來就有光明。

企業就像一棵樹,樹上攀爬著許多猴子,每一層枝條上都有,而且樹下還有更多的正在往上爬。因為猴子太多,上面的猴子往下看,看到的都是笑臉,下面的猴子往上看,看到的都是屁股。一隻猴子能爬多高,關鍵不在於它的能力,而在於它貼過多少上面猴子的屁股,以及是否貼得讓上面的猴子舒服。最後樹不堪重負,猴子紛紛掉下去了。

故事中的這些猴子,沒有忠誠可言,無論是上面的,還是下面的,都各懷私心,都只想到讓自己吃到果子,而沒有考慮怎樣使樹多長果子。

如果把企業比喻為一棵樹的話,那麼企業的利潤就是樹上的果子。分析一下就會發現,那些只想自己吃到果子,不能與公司共命運、同成長的員工,心中普遍存在兩個錯誤認識:個人利益與企業利益是對立的;個人前途與組織前途沒有關係。

不以盈利為唯一目標

傳統的經濟學理論把人類行為抽象為經濟人的行為,並將之作為經濟分析的前提。經濟人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的目標,企業主關心的是從企業中儘可能多地拿走他“應得的份額”,企業員工追求的是通過出賣勞力獲取最多的工資或薪金。

追求最大利潤即成了企業第一目標。但隨著經濟學理論的發展,企業經營目標開始由追求最大利潤向獲取適度利潤轉變。

任正非不這樣認為,他明確提出華為公司不需要利潤最大化,只要將利潤保持在一個較合理的尺度即可。華為追求的是依靠點點滴滴、鍥而不捨的艱苦努力,成為世界級領先企業。

追求利潤是每個企業都不能忽視的目標,但企業不能一味強調利潤,領導者管理企業必然要平衡各種需要和目標,所以管理學家德魯克把一味強調贏利看成是管理中最愚蠢、最糟糕的辦法。

不以利潤為唯一目標,就避免了企業為了追求利潤而失去絕佳的商業機會。

7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中年碼農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