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今天刷到一個熱門:“月薪一萬,連30元快餐都吃不起”,聽著好像挺荒唐,事實確實是這樣。

“我月薪一萬二,中午吃飯,每次都想吃公司樓下那家30元規格的套餐,但每次都捨不得,最終還是吃了20元的。”

“幹了十幾年,才發現自己入錯了行。這滋味,就像是爬梯子想上房頂搞衛生,費半天力氣卻發現搭到鄰居家去了。”

這就算是代表性的“中年危機”了吧。

為什麼會這樣?是因為我們搞錯了什麼,錯過了什麼嗎?

是因為之前沒有好好規劃職業發展,所以才沒有高收入,以至於連30元盒飯都吃不起嗎?

說話不要太苛刻!據說國內某些個巨型網際網路巨頭,公司的具體經驗規劃也只做到三年。

這些令人望而生畏的大公司,都對未來如此拿不準,那我們作為個人又能怎麼規劃呢?

所以朋友們,不要太苛責自己,我們真的是沒辦法。

隨便從網上搜搜相關話題,到處都在哀鳴:“XXX職位將被AI(人工智慧)取代”,“中老年員工將被提前淘汰。”

職業焦慮和年齡焦慮,這兩個是所有職場中年人都難以逃過的。

科學、技術進步導致崗位縮減,這個在第二產業已經持續了一個多世紀。

在職場人來說,隨著AI技術的普及,最終自己也落得了同樣的待遇。

一些簡單、重複性的工作,既然已經可以由機器代勞了。那麼老闆為什麼還要又要拿錢又愛抱怨的人類員工呢?

年齡焦慮嘛,從多年前開始,就已經有“勸退”三十五歲的員工的事例了,而且絕非個例。

這些事情不會永遠都是遠在天邊的新聞,隨時都有可能落在旁觀者的頭上。

再考慮到現在複雜的經濟形勢,你對自己的公司,自己現有的處境,能產生安心感嗎?

如果最糟的事已經發生了,那麼我們該作何反應?

這些問題,真的讓人覺得很累,很有壓力,但是閉上眼睛不想,這些問題也不會消失。

這就是時代的浪潮,絲毫不講道理,也不會給一般人留下任何機會。

中年人和年輕人最大的區別之一,就是如何對待“改變”。

倒也不是說這一波年輕人,比我們二十多歲的時候更有膽略。

主要因為年輕人涉世未深,其實“改變”對他們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此外就是身體精神狀態方面很好,容易產生額外的自信罷了。

請各位仔細觀察一下公司裡二十出頭的新人,是不是大部分都這樣:

活潑,愛開玩笑,心態好得很。

當然這不意味著工作就得開心,而是說哪怕是遇到麻煩和挫折,情緒上也恢復得很快。

真的不適應的話,人家也會一走了之:反正工作和時間都有的是,而且大部分又沒有家庭負擔,為什麼要壓抑自己受氣呢?

而到了三十歲以後的員工,和上面的年輕人就基本相反了:

瞻前顧後,動不動就陷入焦慮。

收入低,焦慮。

不升職,焦慮。

想要改變,但有家有小不敢動彈,焦慮。

每天都為各式各樣的理由而焦慮,擠不出時間和精力去提升自己改變現狀,只能一天天熬下去。不知道什麼時候,第一批的勸退名單上就有了自己的名字。

基層員工是這樣,但那些好不容易爬上管理職的中年人就好了嗎?

金字塔結構,越往上越難。

很多人也就停在個部門小主管的層次,就升不動了。

每天都在擔憂新進來的高學歷、高技術人才把自己頂掉。

如果發生了那種事,自己這臉往哪裡擱啊。

那麼我們該如何應對中年危機呢?

首先,你需要對自己有清晰的定位、設定具體的前進方向,逼迫自己行動起來,走出舒適區。

焦慮代表你意識到了問題,但如果光焦慮不行動的話,還不如什麼都不知道呢!

之前網上有個非常多人關注的問題:

為什麼很多人吃得了生活的苦,卻吃不了學習的苦?

高贊回答:

人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生物。

身體上某些地方的不適,或者生活上經濟層面帶來的精神痛苦,都是可以“習慣”的。

習慣之後,好像就沒那麼痛了。

但是學習和奮鬥,會帶來全新的痛苦和壓力。

這些東西沒辦法習慣,所有的煎熬和挫折是新鮮的。

所以當你奮鬥時如果遭遇挫折,會覺得特別難受,因為新的痛苦,是會疊加在舊的痛苦之上:

我已經這麼辛苦了,好不容易出來做點事,卻要遭遇這種失敗和煎熬,這麼難受!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挺不住,選擇放棄。

但是如果可以繼續堅持,那就想辦法告訴自己:

別吃生活的苦。如果一定要吃,就吃學習的苦、提升的苦、有目標的苦吧。

起碼,後者幾種,能讓你有機會不再吃苦。

7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董明珠稱格力需要加班24小時?格力難道也要996福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