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一個令大部分人頭疼的一個東西。
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說,更是如此。
要是被迫去做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藉此養家餬口。
至少,對於小嘉來說,並不是那麼舒心的一件事情。
因為小嘉知道自己擅長做什麼,應該是幹某個位置的。
可每次面試想要的職位,都事與願違。
後來,經歷過社會毒打的小嘉,才逐步明白一個道理:
想要達到那個崗位,並不是一蹴而就的。
哪怕很多人都說,小嘉天生擅長某些事情。
那也是需要一個磨礪的過程。
後來,有人告訴小嘉,這種感覺叫使命感。
一開始聽到這個詞,小嘉覺得它很神聖,好像離我們很遠。
但後來,小嘉去深究了一下,發現了一個事實。
其實,我們每個人生來便具有使命感。
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務。——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
用官方的話來解釋使命感,其實就是一個人對自我天生屬性的尋找與實現。
當然,這話說的十分拗口。
在小嘉看來,就是自我的覺醒。
事實上,使命感看成家國情懷。
警察、消防員、醫護人員擁有的就是使命感。
不過,使命感不與任何身份掛鉤。
我們也需要慢慢探索自己的“使命”。
事實上,使命感除了家國情懷,還有的就是面對工作的匠心。
可能一開始,有人喜歡美食。
他一開始的目標就是米其林餐廳的主廚。
後來,當他真的進入了餐飲這個行業的時候。
他才發現,自己究竟離自己想要的目標有多遠。
什麼時候才能在那個職位上,用自己的匠心去精選出一道道美食。
在這條路上,很多人會放棄。
初始的切配,就能讓不少心志不夠堅定的人望而卻步。
只有在熬過時光,經受住烈火炙烤的摧殘。
同時擁有了豐富的經驗的時候,才有可能達到米其林主廚的程度,
不只是這個,小嘉還想到了一句古詩,來誇讚匠心的。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唐•李賀
“詩鬼”李賀寫的這句詩,誇讚端州石工的手藝靈巧如神,磨刀就像在割天上的紫雲一樣。
足可見古代工匠對完美的追求,這也正是“匠心”之所在。
由此可見,對待工作抱有“匠心”精神也是一種使命感。
事實上,生而為人,便帶有著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