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組織在成長的同時,會逐漸變得官僚、僵化,直至遇到發展的瓶頸,開始失去成立之初所具有的敏捷和靈活。
對於組織來說,最大的問題是“如何保持敏捷性和人性化?”, “如何在不確定的競爭市場環境中,建立高適應力、持續創新的高績效組織?”
那麼,敏捷團隊需要怎樣的工作環境呢?下面從四個維度給大家分享一下。
創造“無牆”的工作環境
有句話說的很好:“透明是新的控制系統”。
如果缺乏信任,就會不自覺地限制資訊的流通,無法最大限度的與員工分享資訊。那麼,如何更好的在辦公室設計中體現信任和透明度呢?有一些方法和大家分享:
無門政策——安全感。我們強調管理者不能和其他員工分離,所有人都坐在一起,大家做著不同的工作,擔負著不同的責任,僅此而已。
可見——在辦公區,白板、記號筆、剪刀隨處可見,人們可以在沙發上躺著休息、辦公,並隨時貼卡片進行記錄。
變化——讓團隊可以在輕鬆地氛圍中討論問題。比如在某個酒吧裡舉行會議;每次上線,給它起個有趣的動物名或者是一個美劇的名字;有時候會把同事的繪畫作品作為交付報告的封面。哪怕是日常工作,只要其中有足夠的變化,就能開啟人們的思維、促進關聯性的思考。
遊戲——遊戲能促進新想法的產生。將日常活動改編成小遊戲,或者在午間休息時玩玩小遊戲,可以激發人們的思想。在合適的位置放置乒乓球檯、遊戲機等設施,方便大家在放鬆的時候增進彼此感情。團隊要對手頭的專案負責,管理者要對團隊工作的環境負責。因為人的行為與所處的環境密切相關,所以當務之急是調整環境,讓團隊作出最好的業績。定期檢查安全、遊戲、變化、可見這些因素,想想自己所做的事是否足為自己的團隊提供最好的工作環境。
營造學習和分享的文化
在團隊內,透過做session實現能力培養和知識傳遞是一種很常見的方式。我們會有意識地培養這樣的文化,並專門開闢這樣的物理空間,以方便團隊進行更多面對面的互動。
激發團隊去做學習和分享的三個方法
先說第一個方法:近似於強制性的要求團隊成員頻繁地做session,在團隊內部逐步形成積極分享的氛圍,不僅僅有人願意分享,而且有人主動提出想要獲取某方面的知識,這就實現了雙向的促進。
為了將知識分享的供需視覺化,可以建立一個session牆,分成兩部分:一邊由團隊成員寫出想要了解的技術知識,相當於是需求方;另一邊寫著根據需求而安排的session,相當於是提供方,這樣清楚明瞭,便於跟蹤。
第二個方法是打造追求卓越的技術氛圍。
可以利用“團隊技術能力圖”來評價當前的團隊技術能力狀態,並且設定每個季度的能力成長目標,到了季度末再來評價是否達到了目標。這是非常有效的管理能力建設的方式。
第三個方法是依靠環境產生同儕壓力來激勵大家。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確實可以互相鼓勵、互相學習,這些所謂“厲害”的人並不是因為跟什麼人一起工作才變得厲害的,而是因為自己在這種環境下所產生的追求、追求帶來的壓力而獲得成長,這就是我們說的同儕壓力。
消除隱性偏見
看看你的技術團隊,你可能會發現女性數量嚴重偏少。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失衡呢?科技行業“人才短缺”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大量的合格人才沒有進入到這個領域,或過早地退出了。
消除隱性偏見是培養創新文化的一部分。你的組織是否在努力降低或消除隱性偏見帶來的影響?環境的設計如何幫助這個目標的達成?
舉個例子,設計招聘流程是為了根據才能擇優聘用。然而很多研究顯示,我們在其中有著強烈的隱形偏見。為此,我們透過“建立招聘的目標狀態”來提高人員多樣性——給候選人名單中的女性設定目標狀態,比如說男女比例1:1(用於招聘和選擇團隊成員)。消除隱性偏見不僅僅只在招聘中發揮作用,它還體現在在整個公司氛圍裡,併成為公司的文化和價值觀的一部分。
為敏捷實踐提供最大的支援
如果我們瞭解分散式團隊,會知道團隊會分佈在多地工作——那麼如何讓分散式團隊更好的協作呢?
可以專門設定由大螢幕電視、MacMini、攝像頭組成的影片通話系統,方便與各地的同事透過影片的形式進行即時溝通。
可以設計足夠大、足夠長、沒有擋板、沒有隔斷的辦公桌,有利於進行結對程式設計。
辦公桌的兩端都能夠透過,讓團隊的成員可以透過最短的路徑到達另一個位置。
辦公室中需要有足夠大的空間進行每日站立式會議。所有會議室房間的牆壁都是玻璃的(在玻璃中間貼一層磨砂紙,並安裝了可供調節的百葉窗,同時保障私密和透明),便於員工將其作為白板使用,進行各種各樣的討論,還可以方便地進行視覺化管理,讓員工隨時看到當前專案的進展情況。
總結
在思考敏捷團隊的辦公室設計的時候,我們的目標是設計一個“充滿信任與透明、有積極的挑戰、團隊充滿尊重和支援”的環境。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透過以上方法來設計辦公室,讓組織文化變成可實現的行為。可以看出,我們對外呈現的組織文化和價值觀體現在三個方面:
·以人為本,致力於消除隱性偏見,尊重科技女性;
·為敏捷實踐提供最大的支援,追求技術卓越;
·透過打造學習和分享的文化,幫助團隊和個人的快速成長。
關於這個話題,還有更廣闊的思考空間:比如說創造無牆環境,大多數人的理解裡是物理上的牆,但事實上,在組織內部還有很多無形的“牆”。如何把“牆”推翻,推動開放、跨組織邊界的協作,面對複雜的情況作出快速改變?這都是我們應當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