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資料分析師一定要懂業務!”那到底啥玩意才是業務?懂多少才算懂業務?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什麼是業務?
業務是相對於技術和行政來說的,是企業裡一種通俗稱呼:
財務、後勤、人力等常規部門,統稱:行政開發、資料、運維等技術部門,統稱:技術銷售、市場、運營、產品等部門,統稱:業務直觀上看,業務就是負責給企業創造價值的部門,而技術、行政,都是支援他們的輔助工。不過,在網際網路公司裡,會以工作室/專案組的形式,把產品、開發、運營打包在一起幹活。這時候業務就特指產品、運營等工作,相對應的,開發、資料就是技術。
二、什麼是“懂”業務?
懂業務,簡單來說就是知道業務在幹什麼。由於不同行業做的事情差別巨大。因此,懂業務,並不是一個唯一的答案,而是分行業來理解的。包括五個層面:
第一層:這個行業是做什麼的(商品?客戶?經營方式?)第二層:這個公司在行業裡是什麼地位(榜一大哥?跟班小弟?)第三層:這個公司的是怎麼分工的,各自負責哪一塊?第四層:具體到部門(銷售、市場、運營……)是怎麼工作的?第五層:具體到一項工作(運營活動、市場策劃……)是怎麼開展的?三、為什麼要懂業務?
很多新手會好奇:做資料的,明明用的是SQL、Python、BI工具,學的是統計學、運籌學、演算法,為啥要懂行業呢?這裡有三個重要原因。
1、要分析的問題,從業務裡來。
日常分析的問題,經常是:
為什麼轉化率低了?為什麼DAU降了?為什麼活動不達標?起碼得先知道:
到底是什麼APP?轉化的是什麼產品?轉化的流程有幾步?活動規則是啥?怎麼推廣的?才能分析出原因,不然怎麼分析呢?
2、要使用的資料,從業務裡來。
資料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業務流程裡採集來的。不同的流程,採集到的資料也不一樣,不瞭解業務流程,很有可能連資料都沒有,更不要談分析了。
3、選擇分析方法,要貼業務實際。
很多新手不懂業務,胡亂分析,鬧得笑話能有一籮筐
“我發現二月份銷售很差,得趕緊改進!”“我用迴歸模型+逐步迴歸法,發現優惠力度越大,使用者買得越多!”“我透過聚類模型,發現我們的使用者70%都只有1次消費yeah!”這種結論,經常被業務部門同事噴,“廢話!”“沒有用!”“我早知道了!”總之,不結合業務,做資料分析的就和古代的酸秀才一樣,滿口之乎者也,辦事百無一用。
所以說:懂業務是必須的。但是這麼多東西,要怎麼一步步弄懂呢?
四、如何做到懂業務?
業務的五層次中,第一二層,是相對基礎和固定的。一段時間內,市場上的行業分類不會有大變化,比如傳統行業常見分類如下圖。
因此,這些基礎行業資訊,可以透過行業報告和行業新聞來關注。大家都對網際網路很感興趣,可以關注:36kr、虎嗅等行業新聞多的網站,或者從艾瑞、易觀等行業研究網站下載行業報告,補充基礎知識。
第三四五層,則和具體的公司有關係。需要大家在日常工作中多總結,多觀察。不過,網際網路和傳統企業,都有一些相對固定的業務場景。有興趣的話,後邊我慢慢分享哦。
因此,不能簡單地認為:電商就是賣貨的,開直播就是宰榜一大哥的。某東平臺,也不是大強子寄快遞,奶茶妹當客服……雖然我們作為消費者,只使用了其中一種服務,但平臺本身是很豐富的。
想理解其內部是怎麼分工的,有兩種方法:
搜《XX公司組織架構調整》《XX公司變動》這種關鍵詞,一般大公司的架構調整,都會發新聞,新聞中會介紹該公司內部分了幾個事業部,大概是做什麼的。上求職網站,搜XX公司下邊崗位,重點看有哪些業務部門在招人,然後再拿著這些業務部門的名字,一個個搜:這個部門是做什麼的。這樣資訊收集得多,也就越解越多了。雖然過程很辛苦,但是為了進大廠,還是值得的。
源:碼工小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