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生活不是一地雞毛
——讀《月色朦朧》
文/葦眉兒
程青這位作家,我不太熟悉。看作者簡介,說曾獲老舍文學獎。
這兩天讀程青的新書《月色朦朧》這本小說集,感受到了她文筆的與眾不同。李敬澤對程青有這樣的評價:“程青特別難得,每一部作品幾乎都選擇了我們這個時代中特別典型,就是表面看不典型,但是又是必不可少的一個人群。”
讀完《月色朦朧》,感覺這個評價很是中肯。
程青書後,有個《後記》,介紹自己的這本小說集由三部小說構成:《上海夜色下的36小時》,《陽臺上的鰻魚》,《月色朦朧》。寫作的時間跨度從1998年,到2021年,前後相差23年。23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足以讓一個人的閱歷、見識、思想、為人處世等方面有循序漸進的提升。程青在這23年的時間裡,寫作說變也有變,那就是構思更貼入生活的痛點、靠攏時代的命脈,畢竟前前後後23年筆耕不輟的經歷會提升一個人文筆的老辣熟稔;說不變,是因為程青前後一貫的寫作流暢和耐讀。
有些人的小說,有隔靴搔癢之嫌。程青能獲老舍文學獎,絕對有她跟別的作家不一樣的寫作風格和特點。作為一名女性,她描寫細膩更貼合人物的身份、性格特點和職業素養。同時,她在作品中的起承轉合也有自己獨到的經驗處置,就像開篇第一部小說——《陽臺上的鰻魚》,別小看這兩條“鰻魚”,文末的細節描寫為這篇小說加分不少。
“陽臺上兩條長長的鰻魚凍得硬梆梆的,背部和尾巴上結著小小的冰凌,被陽光一照,正緩慢地一滴一滴往下淌水。這兩條經孫先生之手開膛破肚的鰻魚,嘴和肚子被一次性筷子撐開,彷彿泰然自若地佇立在風裡,正咧嘴開懷大笑。”
鰻魚活著的時候,在水中自由地穿梭,身體很是柔軟。此刻,鰻魚深受生活折磨之苦,被凍得硬邦邦的,沒有了一丁點兒的自由。幸好,還有冬日暖陽,給予它最後一點生活的慰藉,於是,鰻魚緩緩地、慢慢地開始由硬變軟,甚至滴下水滴,一滴一滴,吧嗒吧嗒,以此來抗議生活對它的打擊。此刻陽臺上的鰻魚已沒有了別的招數,它只能任憑自己開膛破肚的形象被一眾人等一覽無遺,連心都沒有了,只剩下齜牙咧嘴的臉面。
甚至在“我”看來,鰻魚竟然是在“咧嘴開懷大笑”。
縱使我們的生活一地雞毛,但明天的太陽還會照樣升起,明天的太陽還是嶄新的。
程青這本小說集,寫生活的不易,婚姻的磨合,愛情的遊走,北漂的難處,恐婚的理由,職場的爾虞我詐,以及原生家庭的傷害等等,這些,都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每天與我們較著勁兒、較著真兒。就像兩個人摔跤,不是你輸就是我輸,不是你贏就是我贏。而生活最擅長給我們的答案,很多時候不會是雙贏,而是兩敗俱傷。
你敢說,你的生活不是滿目狼藉?!
一地雞毛,這個詞兒呈獻給我們的生活。但我依然熱愛生活,生活總能給我勇氣面對一切。一如書中的那兩條鰻魚,雖略顯突兀、奇怪、格格不入,但這就是生活,你意想不到卻又不得不每天面對的生活。
為生活,乾杯。
為了生活,乾杯。
祝福所有受盡生活的磨難,依然虔誠地熱愛生活的你,我,我們。
都好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