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在《晚熟的人》中說過這樣一段話: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並且是被劣人催熟的。
後來雖然開竅了,但他仍然善良與赤誠,不斷尋找同類,最後變成最孤獨的一個人。”
當人人都追求出名趁早時,莫言卻說自己更喜歡晚熟。
“晚熟的人,到了合適的時候,出現了能讓他展現才華的舞臺,他便會閃閃發光的。”
莫言自身便是如此。
57歲那年,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成為史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而這一年,距離他開始寫作已經過了整整31年。
輝煌來得雖遲,但終究是來了。
獲獎之後,許多讀者比莫言還著急,希望他儘快出新作品。
但莫言不急不躁,沉寂了長達8年的時間。
8年之後,他攜新作《晚熟的人》重返讀者視野。
他說:“八年來,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堅持創作,或者在為創作做準備。”
拋卻外界的繁華浮躁,閉關潛心創作,用8年時間精雕細琢,打磨出一部足夠優秀的作品。
一向不著急的莫言,用自己的經歷印證了一個至簡至深的真理:
這世上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沒有一步登天的雲梯。
所有看似“悄然而至”的輝煌,都是沉下心耐住寂寞,一點一滴慢慢熬,一步一步踏實積累的結果。
《晚熟的人》是莫言獲得諾獎後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其中大多數都是他的親身經歷,他是個會說故事的人,通過小說中的故事,他向我們傳遞著溫暖與愛,也讓我們明白了“人若老實,必招小人”:再善良,也要對這幾類人硬氣,別再忍讓
01
有人說過,江湖,是吃老實人的江湖。世道,是欺負善良者的世道。
這話雖說讓人有些心寒,可它卻是一種人間現實。你對別人好,不見得別人會對你好。更有甚者,別人還有可能欺負你。
人,越是善良,越會受到別人的欺負。人,越是老實,越會成為別人的盤中餐。
曾經聽到過這麼一個故事。
在一個叢林裡面,羊媽媽總是跟小羊說:“保持善良,才是我們作為“羊”的天性。如果可以選擇,我希望你能安穩善良一輩子。”
小羊聽到媽媽的話後,便反駁道:“羊叔叔前幾天都被狼吃掉了,難道羊就只能善良嗎?為什麼我們就不能變得強大一點呢?”
羊媽媽不知道怎麼回答,只能搖了搖頭,說道:“羊的命運,哪有那麼容易改變啊!”
同樣的道理,在職場中,我們總認為自己做人要善良,別人就會對我們善良。這,就是一廂情願的想法,毫無意義。
有道是“狼行千里吃肉,羊行千里吃草。”
一切,其實不是不能改變,而是我們忍讓慣了,就忘了如何反擊了。
做人,再善良也要對這幾類人絕情,別總是一忍再忍。
02
做人再善良,也要對害你的小人絕情。
人,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用自己的熱臉去貼別人的冷屁股。哪怕別人傷害過我們,我們都選擇去討好別人。
討好,真的有用嗎?一點用也沒有。你做人再善良,再老實,也抵不過別人的翻臉不認人。要知道,人性終究是很難預測的。
剛入職到單位的時候,小王就被幾個同事算計了。可是,小王選擇容忍,沒有任何反擊的心理。到最後,小王依舊被人欺負。
經受過這件事後,小王有點醒悟了,別人對你的欺負,只有零次和無數次之分。如果自己沒有勇氣制止別人,別人就會一直對你下手。
明白了這一點後,小王到了新的企業重新發展。這一次,他很自信,也很硬氣,沒有人敢輕易欺負他。直到今時今日,他已經坐上了主管的位置,把人心看得很準。
其實,人可以善良,但一定要懂得人心。對於害我們的小人,我們不妨絕情點,那才能自保。
03
做人再善良,也要對偽君子絕情。
所謂“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寧得罪真小人,莫得罪偽君子。”
在這個世上,有一種人比小人更可怕,那就是我們都熟知的“偽君子”。
這一點,我們看看《笑傲江湖》就明白了,嶽不群是隱藏極深的偽君子,連妻子女兒都騙了過去。而左冷禪,看似心狠手辣,可城府終究還是差了一點。
當偽君子碰上了真小人後,真小人連反抗的能力都沒有。
對此,很多人會疑惑,偽君子到底會做什麼事兒呢?也就三點。
第一點,那就是表面上滿口仁義道德,而背地裡卻到處做男盜女娼之事兒。
第二點,總喜歡給你說些似是而非的話,讓你放鬆警惕,然後便在你背後捅刀子,讓你猝不及防。
第三點,便是習慣拉攏身邊人,然後孤立你這個不合群的老實人。最後,你也就倒黴了。
所以說,別對偽君子太好,別相信偽君子,那是人之閱歷以及智慧。
04
做人再善良,也要對毫無關係的親戚絕情。
人在江湖飄,終究會遇到眾多的親戚。他們有些人瞧不起你,有些人選擇傷害你,有些人還讓你人財兩空。可以說,親戚,往往比外人還要不如。
年輕的時候,我們總覺得親戚之間有血緣關係,那雙方就能互幫互助,你來我往。
上了年紀之後,我們才會一改以往的想法,覺得親戚關係也不錯如此,他們也不過是一些熟悉的陌生人罷了。
試想,你過得好的時候,別人會為你高興嗎?你過得差的時候,別人會為你難過嗎?
人,可以對家人善良,但一定不能對毫無關係的親戚善良。因為這些人只會順著你的弱點來拿捏你,而不會對你有任何的善意。
慢慢地,我們會逐漸明白,連親戚都存在如此心理,那外人,就可想而知了。這,才是當下的人性,更是現實的殘酷。
05
做人再善良,也要對忘恩負義的朋友絕情。
小時候,家中的老人總跟我說,交朋友之前,就得看他的品性到底好不好。而判別一個人品性的標準,則是看他會不會感恩。
你幫助了他,他通常會“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那他就是懂得感恩的人。跟這樣的人做朋友,很有意義。
反之,你幫助了他,可他卻忘恩負義,過河拆橋,甚至對你大呼小叫。跟這樣的人交往,不過是“送羊入虎口”罷了。
無論羊群有多善良,老虎以及狼群都會狠心地將它們吃掉,而不會有任何憐憫的心理。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善良,但不能軟弱,也不能無限度容忍,懂得做一朵帶刺的玫瑰,才是一個人的智慧所在。
莫言的話總是這麼精闢,觀察生活中的細微小事,從而寫出戳入了我們內心深處的文字,所以他的文字才能贏得我們的共鳴,他的小說才能受到眾人的崇敬與敬仰。而寫到這兒,我也很有必要給大家推薦他的新作《晚熟的人》了。
眾所周知,莫言是首位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諾獎分量不小,莫言能夠獲得,足以說明實力。但實力是要靠作品說話的,我們普通人大可以買他的作品來見證一下。但在我看來,莫言確切是個大師,比如說,上面的文字,便是好的佐證。
大家信我的話,不妨讀讀他的新作《晚熟的人》,這比他之前的小說更經典,裡頭描寫的人性更深邃。因為這是一本他打磨了八年的小說,當中寫的又是他回到老家後的種種經歷,比如說表弟的妒忌打擊與迫害啦,在村裡大肆傳播他的謠言啦,莫言傷痛地接收這一切,卻以文學的形式表達在了新作《晚熟的人》中。
《晚熟的人》是一部讀懂人性的佳作,莫言為何花費了八年時間才將其完成?全在於莫言費了許多心血與精力,越是榮獲此獎,越是在乎質量而非數量;也可以說,莫言將自己大半輩子的人生智慧與閱歷全然寫在了書中,毫不吝嗇地跟我們分享。細細思索,我們每個人都可從書中學來智慧,都可將人性給研究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