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當我們剛入職的時候,我們會了解到單位裡有正職和副職。
我們普遍都認為,副職,理所應當的尊重正職,害怕正職。畢竟副職也算是正值的手下,但是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的。
職場的規定比較嚴肅,一般來說,副職是不會頂撞正職的,除非拿到正職的把柄,一般副職不會轉正為正職。
如果以官職比喻,正職的官位比副職的高是理所應當的,不會受到副職的威脅。那麼為什麼單位裡的領導會忍讓副職呢?其中有著我們不知道的10個潛規則,當我們知道這10個潛規則的時候,就不會天真的認為正職忍讓副職是因為寬容善良。
第一個,往往副職是由上級選拔,所以往往副職一般都是聽任上級安排,正職看似對副職有權,實則無權。
正職對副職的約束,只是體現在副職是否遵守規矩,如果副職沒有遵守規矩,呈現一種擺爛的態度。
那麼上級怪罪下來的不是副職,是正職,因為他沒有管理好。
第二個是正職有把柄被握也在副職的手裡,那些想要得到提拔的副職,他們就會去找正職的把柄,他們也算是班子成員,所以他們對內部的事情是比較清楚。
如果正職的把柄落在副職的手中,插手了不屬於正職分內的事情,被副職拿到了證據,這個時候正職就為了確保自己的職位,自然會忌憚服止,不能夠甩臉,和副職鬧掰。
第三個是,副職中有大部分都是有經驗豐富的成員,他們明明是可以得到提拔,但是因為正職的空降,導致他們仍然原地踏步,資歷很老的副職就會對正職感到不服氣,初來乍到的正職就會對有威望的副職感到忌憚,不敢輕易冒犯。
第四個是副職中也有一些年輕有為的人才,他們在副職的職位已經做了多年,早就想當正職了。
而一些正職的元老級成員,他們已經即將到退休年齡,沒有作為佔著位置不做事,混日子,又不肯讓位給副職,自然就引起副職的不滿。
第五個就是如果單位裡有違規的行為,正職副職都有責任的,如果副職犯錯誤了,正職也會受到牽連,其實就如同一個班級裡的副班長和班長,如果副班長犯錯了,那麼班長的責任也很大,因為他沒有管理好班級。
所以在職場中正職比副職還害怕,因為他的責任更大,所以,當正職對副職不滿的時候,正職也不敢有所作為,因為到時候,自己擔當的責任更大。
第六個是有些副職,他的能力不強,但脾氣很大,上級提拔的副職,有些是靠關係進能當副職的,所以副職有著很硬的後臺。這時候正職就特別害怕副職的背景,所以就懼怕副職,當心出現錯誤,就可能讓自己的職位丟失,所以往往這個時候正職只能忍氣吞聲。
第七個是,有時候是被突然提拔起來的正職,比如將年輕有為的副職擔任為正職,讓單位的活力年輕化。這時候就引起一些資歷比較好的副職的不滿,對正職表現的非常不服氣,所以正職面對著曾經是自己上級的副職,就會唯唯諾諾的幹事情。
第八個是副職是女性,而且還是女強人,她們性格就比較霸道,而正職是一個男性,性格寬厚,都沒辦法能夠拿住她,所以只能表現出寬厚,心裡默想好男不跟女鬥。所以一般副職是女性,甚至是女強人的時候,很多人就會選擇忍讓。
第九個是副職能力強,有個性,會冒犯正職。正職一般要表現出一種正職該有的樣子,心胸寬廣,不計較,以團結為重。所以正職認為只要沒有威脅到他的位置,認真幹活,兩個人之前就能不產生矛盾,正職也就不會多事。
第十個是副職自身的問題,有的副職故意找茬,會對正職有敵意,不服從正職的安排。當正職向上級反映的時候,上級只會認為是正職沒有管理好團隊,副職才會有這些問題,所以這個時候正職有難言也說不出口,只能選擇忍讓。
知道了這十個潛規則,我們就能夠明白職場中為什麼正職會害怕副職了。
小結
做好自己的事情,我們也能夠更上一層樓,在職場中,我們還是不要耍這些小心機,認真工作,刻苦努力才是我們的本分。
今日熱議:為何體制單位的領導會讓著副職?看了這10個潛規則,或許你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