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真是求求了,我真的不想帶這屆00後大學生!要不這屆的班主任你來做吧!”

晚上八點半,集團培訓負責人還在公司,逮住即將下班的我,向我哀嚎道。

我朝他聳聳肩,表示愛莫能助,大學生的班主任每年輪換,今年不是我。

看她那麼鬱悶的神情,我還是忍不住問她,究竟發生了什麼,把她的好脾氣都消磨殆盡,竟然生出這樣的念頭來。

01“培訓組都說了可以請假,我有特殊情況為什麼不能請假!”

七月初,全國大學生準時入職。因為疫情防控要求,今年各業務板塊能參加大集團培訓人員只有10%的名額,由各業務板塊優中選優。

大集團的培訓為期半個月,包含了軍訓,企業文化,實踐活動等,安排得滿滿當當的。培訓組安排去度假村,每位學員的衣服、筆記本等物料都印製了學員名字。

期間,大集團和我們通氣,大致的意思就是選人要優中選優,培訓成本不低,不能輕易請假。如果一定要請假,要經過所屬板塊的董事長簽名,上級集團的總經理簽名,最後到大集團的總經理簽名。

板塊下屬的區域公司總經理甚至都沒簽批資格,這樣的請假流程設置說白了就是不給請假,要請假需要各個下屬公司找隔著好幾層的大佬們批假條吧。

學員A要請假,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家裡老人突發重病,舉家必須要週末回老家探望,就差說時日無多了;第二是個人有很多疾病身體不適,就差說病入膏肓了,不能參加戶外活動,所以不能參加培訓。

無論怎麼溝通都不參加,還言之鑿鑿大集團都允許請假,自己有充分的理由一定要請假。本著寧可信其有的謹慎態度,培訓負責人硬著頭皮,一級一級跑了三個地方往上找領導籤批請假條,期間的各種硬著頭皮和被盤問、審視的經歷就不再贅述。

02“別人上班都是半小時以內,為什麼分到我就要四十五分鐘!”

所有新入職的大學生,都會在屬地公司的門店跟崗學習,一般會提前收集大家的居住地址,安排就近的門店上班。而且,為了培養好新入職的大學生,在門店選擇方面,還會盡量考慮業績良好、門店經理綜合能力過硬的門店,那些經營不善、店長能力一般的都不會安排大學生跟崗。

學生B對自己分配的門店特別不滿意,不滿意的點在於,自己的大學同學分到的門店都比較近,基本半個小時以內就能到;覺得每天上班單程從出門到門店接近一個小時,太久了。一直吵吵嚷嚷著要換門店,如果不換門店就離職。

培訓負責人大費周章,最終騰挪了幾個人的安排,把她安排到了三十多分鐘能到的門店上班。

培訓負責人大倒苦水:

“為什麼她的同學上班近,難道她不知道她的同學都是本地人,住在市區,我們在市區的門店多。她自己租在比較遠的地方,我們幾乎都沒有開店,難道讓我給她開新店嗎?”

“在一線大城市,一小時以內的上班時間不是很正常嗎?”

“她說別人都是半個小時以內,為什麼不說有的要一個小時,甚至還有一個差不多要一個半小時的?”

03“現在是晚上八點,請不要在非上班時間打擾我!”

因為品牌團隊有人離職,新入大學生C參加完入職培訓後,便接過離職人員的工作。大學生C是全國聲名赫赫的某大碩士研究生,又是對口專業,集團領導都寄予厚望,部門負責人給了她獨立賬號,全權讓其負責內部宣傳稿件的編輯、審核和發佈。

某日,同事提交了一篇重大會議宣發稿,叮囑其先排版,給集團總經理查閱後,再推送出來。

下午六點,依然不見其將文章鏈接發送過來,便問進度,而後被告知,已經在下午三點推送了。來不及說什麼,硬著頭皮先把文章鏈接發過去給集團總經理,祈禱著不需要修改就好,發了就發了。

然而真是怕什麼來什麼,集團總經理晚上開完會,看到編輯的文章,按照往常慣例,要求對某些內容進行更正,同時刪減了部分圖片。同事說未經允許已經被大學生C發了,總經理楞了一下,說發了就發了,內部平臺,馬上修改就好。

而後,同事與大學生C電話溝通,讓其幫忙修改文章,結果就聽到了那樣的一句話。

未果,同事與其部門負責人溝通,其部門負責人遂電話大學生C讓其修改,然而,得到了同樣一句話的回覆。

聽說該部門負責人特別生氣,專門和集團總經理說明情況。

聽說該部門負責人連夜取消了她的賬號,自己上陣編輯文章。

聽說該部門負責人在諮詢能否換人,不再給她安排任何工作。

不管我們願不願意,00後大學生已經走入了職場,已經成為了我們的同事,和我們坐在同一個辦公室。

他們對我們的衝擊和挑戰,其實也是告訴我們,要和過去說再見,要嘗試新的管理模式。

曾經聽60後、70後說80後多麼不靠譜,後來聽說90後、95後又是怎樣的玩物喪志,令人大失所望,被時代寵壞了。而今,最早的90後也已經30+,至於80後們,基本都已經是各大企業的掌門人或核心管理人員,90後們也已經在管理崗位、中堅梯隊裡發光發熱。

00後不是洪水猛獸,但是他們卻是帶著鮮明的時代特性,擁有著我們難以模擬的印記。

我們的祖父,在一個工廠,幹一輩子工人,覺得是鐵飯碗,毫無怨言。

我們的叔叔阿姨,面對企業要求十年任職不超過三段,也還是有人能符合條件。

我們畢業去找工作,穿得西裝革履努力讓自己看起來像大人模樣,就算坐幾個小時公交車去參加招聘會,也會把自己的簡歷捂在胸口沒有摺痕。

可是現在,一個人能在一年換三份或五份工作,企業的宣講會工作人員比求職者還多,放眼望去百分之八九十都不會穿正裝來面試。

我不知道00後大學生們在面對職場PUA時會是怎樣的應對,也不知道面對加班這類切身之痛的難題又是怎樣的做法。

但我還是希望我們都能抱著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這一新入職場的群體,畢竟,他們的不經世事和不可一世的模樣,不就是我們剛入職場時的樣子麼?

只是我們更隱忍,憋著不說,而他們,更直接,說了,然後也做了。

9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64年前的今天,它橫空出世風靡全球,如今卻變成了我吃不起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