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基於權利不平等的欺凌既無國界,也不分領域。科研界這個象牙塔也存在欺凌行為,且因其具有隱蔽性,責任人也更易逃脫責任。

雖說在提及“欺凌”(bullying)一詞後,最先跳入腦海的是校園霸凌。但除此外,欺凌還存在於職場和其他人際關係中。

而學術圈作為一種職場,自然也會有職場欺凌,且其對欺凌的界定也更加廣泛。除了辱罵、嘲諷、排擠、恐嚇受害者外,科研欺凌還包括用某種形式散佈有關他人的惡意謠言、破壞同事的工作並無視他們的意見、刻意隱瞞合作所需的資訊、給員工委派超負荷工作等。

另外,當學術界的監管者存在過度支配掌控研究者的時間,逼迫研究者幫助自己達成目標,阻礙研究者成長的行為,均可視為一定程度的欺凌。

又因研究者在職業成長上具有競爭性和個人主義性質,學術圈反而更容易滋生出欺凌行為。所以近年來科研界裡的欺凌事件也是不斷髮生。

依據世界各地學術界已公佈的欺凌事件,在某些地區,1/4到1/3的學者表示在過去的一年裡受過欺凌。大約40%的受訪者表示曾目睹或聽說過有人發生過欺凌事件,該比例要遠遠高於一般工作場所報道的欺凌事件。美國有10%-14%的科研者認為自己遭遇過欺凌事件,在一項對1.4萬名英國科研人員的調研中,有近20%的受訪者聲稱自己“經常受到欺凌”。

今年8月,英國倫敦癌症研究所的遺傳學家Nazneen Rahman被曝出在科研過程中欺凌員工後而辭職,生物醫藥慈善機構Wellcome Trus也因此撤回了資助她的350萬英鎊(450萬美元)資金。

9月,Theguardian衛報曾向135所大學傳送了公開資訊請求,發現55個機構收到了294份學術人員欺凌相關投訴;30所學校收到337份學術/非學術員工投訴;過去5年裡在105所大學中至少有184名教職員受到了內部處罰,32人在經歷霸凌行為後被開除。

調查研究還發現,在高校,研究生更容易受到導師的剝削和虐待。2014年,加拿大研究者發現導師對學生的欺凌大致可分為三類:

1)威脅-開除,如言語-非言語威脅、貶低學生的工作,一直打擊/排斥學生;

2)消極-侵犯性人際關係,如譏諷學生、在其他人面前羞辱學生;

3)工作-管理,如提出達不到的要求、施加過大的壓力、隨意更改目標、限制學生在學習以外的活動。

而此類欺凌行為在國內也是存在的。近年來,由師生不和而導致事態走向失控的新聞事件也是屢見不鮮。2016年,華東理工大學研究生李鵬死於導師控股的工廠;西安交通大學藥理學博士生楊寶德和武漢理工大學的陶崇園也都因不堪導師壓榨而分別於2017底和2018年初自殺身亡。

這主要是由高等教育中的職員和學生之間的權力不平衡所造成的。現階段高校普遍實行單一導師制,且缺乏對導師的外部監管與干預,使得導師們掌握著學生能否評獎、發表論文、順利畢業乃至獲得就業推薦等等“生殺大權”,歸屬於強勢的一方;

學生則因沒有相應的話語權,且處於弱勢地位,即便被欺凌,也只能被動地默默承受,也很少對欺凌行為進行控訴。他們會認為這種忍受從長遠看來是值得的,且相較於反抗欺凌,在實驗室裡安全度過早期的職業生涯更為重要。

這就讓欺凌行為得以長時間的持續且不會受到挑戰。所以如果導師心存不良,將學生視為自己的僕役/隨從進而任意驅使,確有可能導致少數學生無法接受而自殺。

當然,有些欺凌行為也許並非惡意,因為基金申請、實驗結果和發表文章的巨大壓力都有可能會促使人們無意中以有問題的方式進行行事。

而有些行為也可能處於灰色地帶,比如當博士生導師委派一系列不熟悉的實驗給學生,並要求在規定期限內完成,使得學生倍感壓力而不得不通宵工作。這算欺凌嗎?

答案取決於更廣泛的行為和方法,如果導師設定了明確的期望並將其直接傳達給學生,那麼他們就不是欺凌者,因為他們也會表彰並感謝達成這些期望的學生。

學術欺凌確會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不僅會讓被欺凌者的身體或精神健康存在長期問題,還會侵蝕整個實驗室的創造力、生產力和幸福感。

如果對這些欺凌事件置之不理,就會變相鼓勵那些濫用職權的人傷害剛剛進入研究領域的有抱負的年輕科研人員。

因此,欺凌問題必須受到重視,相關法律法規的設定不僅要讓處於弱勢地位的職場人士更容易地報告他們的遭遇,同時也要讓施暴者受到懲罰,從而逐步減少欺凌、騷擾和其他不正當行為。

在中國有一種特殊的欺凌形式,導師將學生視為自己的僕役/隨從,從而任意驅使(包括讓學生替導師完成很多的私事),甚至導致少數學生無法接受而自殺。這樣的新聞不少。

參考文獻: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8-07532-5

2.https://www.theguardian.com/education/2018/sep/28/academics-uk-universities-accused-bullying-students-colleagues

3.Workplace Bullying in Canadian Graduate Psychology ProgramStudent Perspectives of Student-Supervisor Relationshi(DOI: 10.1037/tep0000015)

—END—

10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關係再好,請人吃飯也要,以下四種人不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