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職場>

小黃畢業三年,換了五份工作。問他原因,他說他討厭那種一眼就能看到頭的枯燥生活。

第一份工作是做資料維護,領導大他兩三歲,挺好相處。只是這份工作比較閒,他們沒事打打遊戲,偶爾去外地出差。小黃覺得這份工作沒有上升空間,就辭職了。

第二份工作是做工程實施,依然沒什麼技術含量,但和人打交道更多點。不到1個月,小黃又辭職了。之後的第三份、第四份直到第五份工作,小黃做得都不長久。

眼看一起畢業的同學都陸續成家立業,小黃陷入了迷茫,他很努力,能力也不錯,為什麼就找不到一份好工作呢?

其實我們生活中,很多人生都有和小黃一樣的問題。他們明明能力不錯,工作也很認真,但總是頻繁跳槽不穩定,很難得到長足的發展。黃有璨在《非線性成長:不確定時代下的職業發展和商業通關策略》一書中指出:你要在一個領域內做到前20%之後,再去開闢"第二曲線",這樣的節奏能夠更好地讓你應對成長的焦慮和適應環境的變化。

黃有璨說的"第二曲線"是指職業升級,而非小黃這樣的隨意跳槽。同時,黃有璨說:我們要重塑自己的職業發展觀。你會發現,在很多職業只能存在不到10年,很多公司甚至活不過5年的當下,在越來越不確定、變化越來越快的職業環境面前,我們必須快速地適應。所以就需要"非線性成長",這是普通人實現彎道超車的最好方式。

(1) "非線性成長"為什麼是普通人彎道超車的最好方式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什麼是"非線性成長"。

黃有璨在書中說:"非線性成長"是指一種相信任何一個人的成長是由很多不同維度的要素來驅動的,並且個人成長軌跡不太可能呈現為簡單的直線上揚的成長模式。

這種思維模式信奉世界是錯綜複雜的,而我們達到目的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

以登山為例。你可以按照景區規劃好的路,從臺階上一步一步地登上去,這是最常規的方式。同時,你還可以從另一條人更少的小路上去,或者坐纜車上去,它們甚至會比從人最多的臺階登山更便捷。

我們的職業升級也應該是這樣,如果沒有路走,你就想辦法飛過去吧。

薇婭原來和老公做線下服裝生意,後來開始做網店,堅持5年後趕上了直播風口,一躍成為了頭部帶貨主播,成立了自己的網紅帶貨公司。

2015年從南昌大學畢業的李佳琦,最早是做美妝櫃檯的普通櫃員,後來做了彩妝師,月收入三四千塊錢。2016年底,公司準備試水網路直播。李佳琦報了名,成了一名網路主播。此後每天直播6小時,從南昌轉戰上海,直到2018年因一條口紅試色推薦影片,一夜漲粉近100萬,一炮而紅。

李佳琦和薇婭的經歷,都是"非線性成長"的典型例子。哪怕不是所有人都能取得他們這麼耀眼的成就,但在任何領域,只要變化依然存在,就依然有新的崛起機會。變化是不可阻擋的大勢,我們要在變化來臨之前先有所準備。

(2) 如何利用"非線性成長"實現彎道超車

那麼,我們如何利用"非線性成長",來掃清我們職業發展中的障礙呢?黃有璨在書中給出的答案是三步走戰略:"合適 - 轉行 - 選擇"。

第一步:合適。

在我們職業生涯的早期,往往不能確定我們適合做什麼。比如小黃三年換了五份工作,就是對自己適合做什麼缺乏足夠認知。

我們可以這樣做:

首先,先做出足夠多的嘗試。只有足夠多的實踐,我們才能從中尋找到機會。在這些實踐中,如果你有1-2件事能夠做到70分以上,就可以把它們作為職業選擇深入來做。

其次,如果你對某件事有強烈的願望,也可以把它當作當前的職業目標。

最後,如果你還是無法確定,就去多學一些通用技能,把自己變成一個多面手。比如寫作、結構化表達、PPT、Excel、演講、高效召開會議、活動組織與執行等。這些能力在任何職業都是通用的。

第二步:轉行。

在你嘗試過第一步之後,如果發現自己現在的職業不適合自己,就可以考慮轉行了。

在確定轉行之前,你需要問問自己,你轉行所面臨的問題是什麼,是技能不足還是認知不足?然後針對這些不足進行相應的能力補充。

比如,你可以在轉行前,先在招聘網站上大量搜尋目標職位的應聘要求。然後圍繞應聘要求進行學習、實操,避免學習一大堆無用東西,勞神費力。你的能力滿足一個行業的基本需求之後,就可以考慮轉行了。高深的東西,就留在轉行後再深入實踐吧。

第三步:選擇。

如果你做好了前兩步,已經可以做到順利轉行了。這一步,是自身能力足夠強的人的去做的,目的是在行業內選擇到一個更適合自己發展的職位。

你要明確自己是否具備野蠻生長的能力。在一個商業公司之中,不同部門對應著不同的能力需求。你可以結合過去的經歷和經驗給自己打分,滿分10分。野蠻生長的評判標準是:你是否在沒有人指導下能快速完成一件事。

野蠻生長能力測試表

· 1-5分:野蠻生長能力較弱。優先進入成熟核心業務部門/成長型業務部門/非核心業務部門。

· 6-7分:野蠻生長能力中等。優先進入成熟核心業務部門/成長型業務部門/非核心業務部門。

· 8-10分:野蠻生長能力極強。優先考慮成長型業務部門/成熟型業務部門。

(3) 結語

世界複雜變化,我們都是探索者。

黃有璨在《非線性成長:不確定時代下的職業發展和商業通關策略》中,給出了我們完全不同的成長思維模型。它不同於傳統按部就班的思想,是鼓勵我們在本職工作之外,開闢"第二曲線"來實現普通人的彎道超車。工作5年後,你會發現它比拼命工作更值錢。

成長是一場修行,願你有幸,可以從這裡知曉"成長的意義"。

記住,沒有路走,你還可以飛。

18
最新評論
  • 工作沒回報,還要繼續嗎?
  • 放假時領導安排加班,聰明人用這3招回絕,領導看到反而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