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回覆列表
  • 1 # 跪射俑

    舊日本陸軍軍銜分為將宮、佐官、尉官、準士官、下士官和兵,計6等16級。16級次序為:大將、中將、少將、大佐、中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准尉、曹長(上士)、軍曹(中士)、伍長(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日軍大佐相當於上校。

  • 2 # 賽門之略

    二戰時期的日本有兩所著名的軍事院校:第一個就是陸軍士官學校,專門培養中下級軍官,一度成為民國時軍人的首選之地,我們熟悉的何應欽、閻錫山、湯恩伯等人都是畢業於陸士;第二個就是陸軍大學,是為培養高階軍官專門成立的教育機構,直接受陸軍參謀本部的管理,只有陸大畢業生才有資格當參謀,也只有陸大畢業生才有機會晉升“大佐”。

    要進入陸大深造的軍官必須是表現優異的陸士畢業生,而且必須得到上級的推薦,陸軍大學就是日軍將、佐官的搖籃,畢業生一般都直接進入參謀本部工作,不少畢業生是從少佐或者甚至從中佐幹起。譬如貝里硫島戰役的指揮者中川州男大佐,陸士畢業生,七七事變後跟隨部隊參加了侵華戰爭,因表現優異被推薦進入陸大深造,畢業後直接晉升中佐擔任旅團參謀,調往太平洋戰場擔任第十四師團步兵聯隊長,大佐軍銜,統一指揮貝里琉島上五千餘人的野戰日軍,戰死後連晉兩級追贈為中將。

    從陸軍大學畢業的日軍軍官大都是精英分子,混得好的話軍銜與職務都不會低,東條英機這個上等兵自然不用多說,從一個大佐僅用十年的時間就晉升為大將,成為日本權傾一時的人物;再如岡村寧次大將官至派遣軍總司令指揮著一百多萬日寇,曾擔任野戰兵團第十一軍司令官的阿南惟幾大將官至陸軍大臣等;也有混得很慘的,如以第三名成績畢業的諾門坎導演者辻政信,做了一輩子的參謀最高軍銜也不過是個大佐,不過權力倒是不小,經常拿著雞毛當令箭上躥下跳。

  • 3 # 紅纓先生

    我是紅纓,我來回答。

    我們在抗戰劇中經常聽到日本官兵稱呼“大佐”,左一個大佐,右一個大佐的,這傢伙到底是個啥官啊,拽的跟二五八萬似的。

    日本軍銜等級制度

    主要包括三個等級,將、佐、尉。

    這三個等級,每一個又分為三個小級別:大,中,少三個。

    那麼今天我們說的“大佐”,可以看出在這幾個等級中,算是中間偏上的了,也是算比較高的了,那麼究竟有幾層樓那麼高呢?

    日軍中的大佐,約等於西方軍銜制度中的上校級別,約等於咱們國家的團長級別。

    相關資料裡大概介紹的是:

    1.日軍的最高指揮權差不多是在大將手裡,也就是上面講的最高的級別。

    2.中將:主要是指揮軍級還有師級規模。

    3.少將:就是再往下的旅、團。(不明白的話 玩玩軍棋去)

    4.大佐:連級幹部了。

    大概連級指揮官能指揮幾千人作戰。

    實際作戰中大佐的權力比較複雜

    在實際作戰中,有些大佐是在師團長的身邊當小弟的,俗話說“在向門前七品官”,他們有時候會從事參謀長一職,話語權也比較大,甚至實際權力比少將還要大一些,

    也可以指揮半個師的軍隊了。

    希望回答可以幫到您。

  • 4 # 楚風說歷史

    大佐是日本二戰時期的軍銜,相當於別的國家的上校又略高於上校。二戰戰敗後,日本的大佐軍銜取消,改為一佐。

    由此可以得知大佐最低的職務也是聯隊長,雖然日本人的大佐對應中國的上校軍銜,可是其權利和管轄的人數遠超中國的上校。抗戰時期中國的上校一般也就是個團長,但是我們的團和日本人的聯隊完全不對等。

    但是雖然日本人的一個聯隊人數相當於我們的一個旅,可是由於日軍裝備好,士兵訓練好。基本上我們要打日本人一個聯隊,需要動用至少兩個師,甚至一個軍,並且都不一定能打贏。尤其是戰爭初期,日軍的戰鬥力是很強的,像電視劇《亮劍》中楚雲飛說的日本人一個聯隊打垮中央軍兩個師,這種情況不光有,而且很普遍。所以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一個聯隊是很難對付的。

    所以,日本的大佐在二戰時期是比較高的軍銜了,像具有師團參謀長職務的大佐,基本上就相當於准將級別了,就連日本人出版的《陸海軍將官人事總覽》一書中師團參謀長(大佐)被收錄其內,可見在日軍中師團參謀長已被視為將軍,所以這樣的大佐基本上就是未來的少將。

  • 5 # 星座驛站說

    如果按軍銜的排名來算,日本大佐相當於中國的上校。

    日軍軍官在二戰時採取三級九等制,即將、佐、尉,又各分大、中、少。其中大佐相當於或高於上校。二戰後,日本於1950年開始重建軍隊,至1954年建成陸上自衛隊、海上自衛隊、航空自衛隊。

    軍銜分幹部,曹士兩大類,其幹部仍為將,佐,尉,三等九級。

    日軍中大佐可擔任的職務有: 聯隊長,作為聯隊長大佐可以統管一個聯隊的3000多人,擁有自己的戰馬和警衛員、旅團參謀長、師團參謀長。師團參謀長雖然主要以大佐擔任,但由於其屬於不同的系統並在師團長 (中將) 身邊工作,實際權力比下面的少將旅團長還要大。

  • 6 # 手機使用者東方獵鷹

    很簡單的事,囉裡囉嗦。日軍的“大佐”就相當於別國軍隊的上校。因為日軍沒有校官,它的‘’佐‘’就相當於‘’校‘’。同時,日軍的軍官軍銜中,沒有“上”,只有‘’少‘’、‘’中‘’、‘’大‘’,即少將、中將、大將、少佐、中佐、大佐;少尉、中尉、大尉。如山本五十六大將就相當於別軍上將。

  • 7 # 國平軍史

    大佐,此軍銜,是二戰時期,日本軍隊所特有,其他國家軍隊並沒有大佐軍銜。當時,日本軍隊軍銜為將、佐、尉三個等級九個銜位。

    將級軍官從高到低按序排列為大將、中將、少將;佐級軍官從高到低按序排列為大佐、中佐、少佐;尉級軍官從高到低按序排列為大尉、中尉、少尉。

    戰爭結束以後,由於日本是戰敗國,沒有了獨立的軍隊,其武裝組織對外宣稱自衛隊,譬如陸上自衛隊、海上自衛隊等;其軍官的軍銜與二戰時有所不同,將級軍官調整為將一、將二、將補,相當於其他國家軍隊中的上將、中將、少將。

    佐級軍官調整為一佐、二佐、三佐,相當於其他國家軍隊的上校、中校、少校;尉級軍官調整為一尉、二尉、三尉,相當於其他國家軍隊的上尉、中尉、少尉。

    戰時舊日本軍隊的大佐,相當於其他交戰國軍隊的上校,但又高於上校,因為可以從日本軍隊大佐級軍官所率領的部隊員額中可以判斷。

    日本軍隊陸軍師團下轄的主力聯隊長,基本上都是大佐軍銜,一個齊裝滿員的步兵聯隊通常有3800人左右,所以作為日本軍隊師團主力的聯隊級作戰編制,一般都要大於其他交戰國軍隊的團級作戰單位。

    其他交戰國軍隊的步兵團,通常只有1500-2000人之間,明顯要少於日本軍隊的聯隊作戰單位,一個步兵聯隊兵力相當於其他交戰國軍隊的二個步兵團的兵力,其他交戰國軍隊的團長基準軍銜為上校,上校以上是少將師長。

    一個師的兵力大都為1萬人左右,少的實際上只有5000餘人,這在國軍中就非常普遍,長官老是吃空餉,所以常有國軍一個師打不過日軍一個聯隊的,因為兵力大致相當,或多了沒多少兵力,而武器裝備卻遠落後於日軍。

    而日軍聯隊長以上的作戰編制是旅團,旅團長基準軍銜是少將,綜上比對,日軍大佐軍官相當於其他國家軍隊的上校,但又要高於上校,比其他國家軍隊少將要低,聯隊大佐這級軍官非常重要,是組成師團的最重要力量,聯隊也可獨立遂行作戰任務。

  • 8 # 四川達州

    倭國在二戰結束前,有大佐軍銜。

    當時,倭軍有元帥軍銜,但並非獨立等級,而是特殊大將的贈銜。

    由於倭軍軍銜為將軍三級,佐官三級,尉官三級,所以,倭軍高階軍官的軍銜較美軍四級將軍三級校官(五星上將是戰爭要結束才有的設定)要少一級(國軍剔除特級上將也是四級將官三級校官)。

    因此,倭軍的大佐約等於上校軍銜,但又比上校要對應一些更高階的職務。

    所以,以倭陸軍為例,正常聯隊長的標配軍銜是大佐,資淺旅團長、丁種師團長也可能短暫掛大佐軍銜。此外,軍及師團參謀長、副參謀長、方面軍、軍等部門的主官都可以是大佐軍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美韓軍事費用談判只是形式,而強架在韓國頭上才是事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