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矇昧泰晤士

    這是個傳說,但是傳說都語焉不詳,一直有想求證,今就一試。

    蒙妹時代,不矇昧。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眾所周知出自《論語》,原文為: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原文沒什麼前後文,就是突然這麼一句話。也可以理解,畢竟論語本來就是語錄集嘛。

    這段話說的是什麼呢?原來子貢有一天問孔子,有沒有一句話可以一生受用?說白了,就是人生格言之類的。孔子是個好老師,善於因材施教,既然是子貢問,那回答得符合子貢的特點才行。而子貢這個人擅長“言語”,非常雄辯。這樣的性格自然有可能在對話中說得對方啞口無言,甚至默默接受他的觀點。因此孔子說,能一生受用的箴言就是“寬恕”,自己不想要的事物,就不要強加於人。這很可能是勸子貢,不要用雄辯或三寸不爛之舌硬生生讓別人接受不利條件。(當然了,孔子勸子貢這層意思,是我意揣的,讀者諸君不可當真。)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被稱為道德黃金律,在十八世紀的西方,成為啟蒙運動啟迪自由定義的“自然法則”,這的確是中華智慧為世界作出的貢獻。這麼說是不是有根據呢?

    有,當然有。

    西方經過黑暗的中世紀後,緊接著進入文藝復興,經過文藝復興的薰陶,許多知識分子逐漸開始追求理性,認為理效能夠掌握宇宙的秩序,而不是所謂的上帝或教會。同時,從利瑪竇開始,17世紀大批西方傳教士把中國的哲學和文化翻譯介紹到歐洲(當然更包括瓷器、藝術品等),尤其是儒家的書籍,包括《大學》《中庸》等。啟蒙時代的許多大思想家都受到孔子的影響,認為古老的中國的這種“富於實踐的理性”頗有啟發意義,因為孔子從來不談什麼上帝啊,神啊這些脫離實際的東西,孔子的一切思想皆基於現實的人,而啟蒙運動的主要意義就是要擺脫教會的控制,既然古老的中國只靠人的道德和理性就能興旺發達幾千年,為什麼西方還需要神呢?因此孔子的“實踐道德”對啟蒙運動來說簡直就是指路明燈。

    尤其是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他簡直就是孔子的狂熱粉絲,還被稱為歐洲的孔子。伏爾泰在《風俗論》中寫道:中國最古老、最有權威的儒家典籍《五經》之所以值得尊重,且被公認為優於所有記述其他民族起源的書,就因為這些書中沒有任何神蹟、預言,甚至絲毫沒有別的國家締造者所採取的政治詐術。

    伏爾泰還曾經在《論孔子》中寫道:“沒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對世界宣佈了更有用的真理”。他這句話指的就是孔子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民間一直傳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被寫進法國憲法。那麼,是否確有其事?到底是寫在哪裡?原文如何呢?

    本著“小心求證”的原則,我到處蒐羅,果然傳說有根據,最後還真找到了。

    這事發生在法國大革命時期,也就是十八世紀末期。1789年,法國發生反對路易十六國王的大革命。

    1793年,大革命的成果是成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現在的共和國是戴高樂建立的第五共和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推出了一部1793年憲法,這部第一共和國的第一部憲法的“前言”被稱為“1793年憲法前言”,又名“人權宣言”( 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of Man and the Citizen)。

    這個憲法前言(宣言)的第六條寫道:

    自由即人做一切不損害他人權利之事的權力:其具備的原則為自然法則;具備的準則為正義;具備的保障為法律。自由的道德界限則存在於下述箴言之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顯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被用來定義自由的道德界限,也就無愧於“道德黃金律”了,也就是這是自由的最基本的界限。原文自然是法文,但是因為不認識法文,也就沒有查到,但是我查到了1793年憲法的英文版本,原文如下:

    6. Liberty is the power appertaining to man to do whatever is not injurious to the rights of others. It has nature for its principle, justice for its rule, law for its safeguard. Its moral limit lies in this maxim: Do not to others that which you do not wish to be done to you.

    顯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英文標準翻譯也就可以用上這句話了Do not to others that which you do not wish to be done to you.

    這句話,是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時,在當時的一眾法國啟蒙思想家包括伏爾泰的積極堅持下,被寫入“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3年憲法”的。

    1793年,正是乾隆朝末年,1799年乾隆卒。

  • 2 # 空明山人

    首先,這是“國貨”。也被稱為白銀定律。它缺少後半句:“己之所欲,慎施於人。”西方的黃金律請參照康德學說。中國很多家長就是因那後半句的缺失害了孩子。

  • 3 # 國學思維

    這句箴言是論語中的文字。但是這句話在今天依然被一些曾經受過生活欺騙的人和一些好事者所質疑,甚至是問難。

    ……因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難免產生誤會,有時自己對別人的一些善意和良心行為卻換來了最後別人對自己的損害。同時雖然自己總是堅守著這個道德信條,但是別人卻常常將他們的意志和思想意識野蠻的強加於我們。這種不對稱的社會行為讓文明的人大受傷害,以至於最終處於社會的劣勢地位。

    ……正是基於這樣一種現實狀況,因此相當多的人就對這句話十分反感,更不會將此作為人生信條而傳給自己的下一代。

    ……為此,我們在此來細細玩味一下這句話,一方面,國家的道德文化一直宣揚著這句話,即我們的國家要求我們人人都按照這句話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複雜關係卻又讓我們不願按照這句來善待這個社會。因此基於這句話,國家的道德文化要求與老百姓的現實的思維意識之間就存在著矛盾。

    ……在這裡,我們不能說這句話在人類文明的文化中有什麼不妥,也不能說國家有什麼國家治理策約。同樣,我們也不能說老百姓的思想和覺悟有什麼問題,但我們還是要說,當前這句話的社會性的強制執行的確還時機不到。

    ……我們一直有這樣一種感覺,那就是這個世界,這個國家,這個中華民族現階段所踐行的文化是一種十分成熟的所謂的市場經濟文化,市場是決定資源的主要方式。同時,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思想也是這個國家當下所倡導的精神。同時幸福是靠奮鬥獲得的說法也由國家領導階層所信仰。

    ……因此在這樣一種社會環境和氛圍下,競爭,贏者通吃以及優勝劣汰的社會思想意識就成為了主流觀念和文化。在這種文化下,實力,智力,知識以及各種理性思維就成為了絕對的現實文化和實用文化。

    ……因此,在這樣一種現實社會中,處於弱勢群體的老百姓根本沒有資本談論這句道德語言。

    ……因為在這樣一種社會氛圍下,在這個社會佔優勢地位的人物在強大金融資本和強大智力知識的力量下,只要不觸犯法律,就是一直遊走於道德文化邊緣以及時常調戲著我們的人性也是無傷大雅的,因此,這種不平等的現實和文化就造成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時代格言,

    ……由此可見一般的普通老百姓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道德語言的束縛下,絕無實現真正的自由,平等,公正,合理的現實可能。因此說透了,這句話實際上就是一句高貴而奢侈的話,一般普通老百姓消費不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離異帶一未成年男孩的女人再嫁難嗎?你願意養別人的兒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