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永志家住江蘇省邳
-
2 # 大龍好姥姥
女兒出嫁了再回家就是走親戚了,我認為這種觀點比較片面,在現實生活當中存在這種現象,但不是普遍現象,我們可以在現實生活當中分析一下。
女兒出嫁了再回家,這個家是什麼樣的家很重要,如果這個家只有父母,那一樣還是出嫁女的家,甚至還有她的房間,有她的床,有她的物品櫃,幾乎和出嫁前沒有什麼區別,特別是現在一個獨生女兒的家庭,很多家庭都是這樣,我家就是這樣。雖然自己的女兒出嫁出去了,但是還和她在家的時候一樣沒有大的區別,特別是在我們東北縣城裡,有的獨生子女父母家已經被女兒家佔領了,中午下班都到父母家去吃飯,有時把上幼兒園上學的孩子也放在父母家,父母去給他們接去給他們送。父母幾乎就成了女兒家的傭人,只要女兒女婿都上班,平時的事情跑來跑去都是已經退休的父母,根本不是串門的情形,自己就是父母家裡面的主人,把自己的小家庭收拾的乾乾淨淨,把父母家裡裡外外弄的亂七八糟。我家的親戚和我家的鄰居,還有我同事的女兒,好幾個幾乎都是這樣。女兒到父母家哪裡是走親戚,簡直就是強盜一樣,說吃就吃說拿就拿,如果形象的話這裡就成了她們的根據地,也是她們的倉庫。好在女兒女婿經常往家裡給父母買東西,吃喝用玩什麼都有,所以在這樣的家庭裡也是其樂融融,不是什麼走親戚,就是一個和睦的大家庭。
如果父母和哥哥或者弟弟在一起生活,那樣女兒嫁出去回家就有走親戚的意思了,如果不在一個城市裡回父母家,不拿點東西,買點禮品就沒有面子回去,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說出嫁的女兒回父母家,像走親戚一樣是有道理的。父母不挑理,哥哥弟弟不挑理,還有嫂子或者弟媳呢,家裡可能還有幾個小孩,所以這樣女兒一般是不會隨隨便便就回到父母身邊的,都要買一些禮品禮物,讓自己的父母有面子,自己本身也有面子,哥哥嫂嫂弟弟弟媳和一幫小孩都高高興興。在說話,嘮嗑方面也得特別加小心,儘量少說話,多幹活。禮節到了就趕緊撤退,不然的話不知道哪句話說錯了,就要有人來挑理,也可能影響家庭之間的關係。也有兄弟姐妹在同城生活的,父母在哥哥或者弟弟家,這就分兩樣一樣是關係處理得融洽的,父母家也可能是哥哥弟弟的家,總之父母和他們在一起,看望父母就得到這裡去。兄弟,姐妹關係處理的好的,就像回自己家一樣,怎麼也比串親戚要好一些,說話也隨便一些。有的家庭到了星期天休息的時候哥哥還把妹妹妹夫以及他們的孩子找到自己家,和自己的父母共同過一個星期天,這在我生活當中是經常遇見的。另一種有的在同城居住,但是由於父母住在哥哥或者弟弟家,關係處理的不融洽,甚至因為一些問題產生矛盾,一般平時是不到那裡去看望父母的,有什麼事情,就把父母接到自己的家來,只是到了過年過節過生日等等,這些時候禮節性地到那裡去看望自己的父母,大多數都是走過場禮節行的,這種就屬於走親戚似的去看望父母。
結論:獨生女回自己父母家就跟回自己家一樣,沒有什麼區別。老人高興,自己也高興沒有什麼顧忌,經常回父母家老人非常高興,對老人的健康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不要給老年人增加更多的負擔,特別是年事已高的父母。不能讓他們付出更多的勞動;如果父母在兄弟姐妹家,那就要分清情況,關係融洽的經常聯絡,到那裡去看望父母就比較隨便,但也要謹慎從事,不要不把自己當外人。如果兄弟姐妹關係不融洽,父母在兄弟姐妹家就應當儘量少到那裡去孝敬父母,可以接到自己家裡來,如果必要的禮節和各種場合需要到場也一定要謹慎,從禮節上禮貌上都要過得去,讓老年人有滿意的面子。
-
3 # 心平637
是這樣的。這是從古到今的世俗習慣。話是這樣說的,但女兒和父母心裡都沒有這樣想,女兒什麼時間回孃家都是去看自己的爹媽,而父母總是說自己的閨女來啦。
我的女兒出嫁了,說真的是離開了我和她媽,但還是抽空回來看看爹媽的,現在通訊方便了,三天兩頭的打電話問寒問暖,總想著給老媽買件衣服。而我老伴經常不斷地嘮叨著自己的女兒,如果聽不到女兒的聲音,還會主動打電話過去問這問那的。而做為父親的,雖然嘴上沒有多說什麼,但心裡總是憂著女兒的。
女兒一個人來家,父母不會說親戚來了,如果女兒和女婿或帶著孩子來了,就可能會說親戚來了,這並不意味著看不起女婿和外甥,反而會象對待客人一樣接待他們,只是把女兒看作成家人的習慣仍在,並沒有太多的想法和意思。
-
4 # 在下聊情感
女兒出嫁了,再回家就是走親戚,你怎麼看?我認為:這不是走親戚,同樣是在回家!如果把自己當親戚了,就沒辦法了!
女兒出嫁了按照以前的習俗就是親戚了,因為很多地方傳統節日冬至,大年夜都是不允許女兒回孃家的!
但是現在21世紀了,很多家長已經拋棄這種想法了,很多父母建議女婿女兒一起住在自己家裡,雙方家中輪流住,以前的一些舊習俗早就拋棄了!
說是回家走親戚,無非是因為以前回家從來不買東西的,現在結婚了回孃家多多少少都會買一些禮物給父母,所以在親戚鄰居眼中這就是走親戚!
我和老婆結婚10年了,每年寒暑假,過年老婆都會帶著孩子兩家輪流住,回孃家就像回自己家一樣,一開始我不習慣,慢慢的也習慣了,沒事去蹭個飯,累了就住下,就想一家人一樣!
女兒出嫁後是不是親戚,取決與父母,其實女兒心中的家永遠和父母在一起!
-
5 # 小慧的光亮
以前是這樣的。出嫁的女兒,過年要在婆家過,到初三才能回孃家,俗稱“回門”。回家呢也要提禮物的,就像其他走動的親戚一樣要拜年。
但是現在已經打破了這樣的思想觀念。女兒雖然出嫁了,想啥時回來就回來,家裡人也不會當女兒為客人對待。如果跟著姑爺一起回孃家,會當客人一樣招待。
如果女兒嫁得遠,在表達上,還是叫串門,走親戚,但在心裡上父母並不會把女兒當外人。女兒回來了,當父母的別提多高興,一定有啥好吃的都給女兒做,女兒也回到以前的自己家,放鬆又高興。
女人嫁人不是潑出去的水,也不是綁在婆家的人。成了家就是獨立的一家,對雙方父母都應該同等對待。不該有遠近之分,親疏之分。
以前的風俗那是因為封建社會是男權主義,什麼都是男方為主。女人大部分依附於男人活著,在家庭中也沒有地位。嫁過去就要以婆家為主,要做好兒媳婦的準備。
現在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了,都是自己的寶貝,都是最親的人,既是一家人,就不要厚此薄彼,區別對待。
-
6 # 春來春來人間百態
女兒出嫁有自己的家了,家庭成員不止她一人,至少還有丈夫或者還包括有小孩。有的和公婆住一起的那就更多了,做事得多方考慮,包括去父母家。當然孝敬父母沒有錯但拿當自己家就有點錯位了,因為你那邊的家人和父母不是家人是親戚,所以處理關係要根據情況而定。
-
7 # 吟雪楓情12
我真的沒有這個感覺,女兒今年出嫁了,她居住的小區距離我三條街道,開車十分鐘的距離。
出嫁後第二天就回來了一趟,後來簡直是不定時就來了,經常一開門,閨女在家了,她沒有走親戚的感覺,我也沒有!最氣人的是仍然一如既往的使喚我和她媽,把這個包好下午發出去,把那個弄好明天發走,一會去菜鳥拿件,一會兒去超市拿件。她原來的屋子也不怎麼動,衣服原來全放這兒,讓我強硬性的給讓弄到她自己家去了。你看我們家客廳的紙箱,全是閨女堆的,還有產品仍然放在屋裡,地下室就是她的倉庫,因為天天發貨,需要大量大小不等的紙箱,二十平米的地下室給我堆的沒有下腳的地方!
雖然這樣說,能夠經常看到出嫁的女兒,內心是幸福而甜蜜的,每次回家看到女兒依然有著淡淡的驚喜,畢竟已經出嫁了,說心裡不失落也不可能,原來那個從小看著的小傢伙不能天天見的到了。
我們家姑娘確實沒有走親的感覺,一個是她是獨生女,沒有兄弟姐妹,回來後就是父母,沒有離家的感覺。第二就是女婿家是下面縣裡的,離市裡挺遠,也拿我這兒當家。
只所以很多女兒嫁出去再回孃家就有些生疏了,往往是家裡有哥哥嫂子,畢竟華人的傳統觀念上男孩才是真正傳宗接代的人,再加上嫂子和小姑子關係一般就是客情,更讓女兒回家有走親的感覺了。第二就是遠嫁的姑娘,回趟孃家不容易,結婚時間長了,再有了孩子,就會越來越象走親了。第三就是男方家非常近,和婆家來往更多,心裡上也會把婆家當成家,而把孃家當成走親了。
手心手背都是肉,我們這代人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完全可以放下過去的一些思想觀念,女兒不管出嫁不出嫁都永遠是我們那個深愛和掛念的人!
不知道我的觀念您以為如何?
回覆列表
女兒出嫁後是親戚這話千真萬確,人人這樣認為,家家都是這樣說。
昨天,我在和別人聊天,電話響了,老伴說閨女來了,回家。我對別人說家裡來親戚了,我回家看看。
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