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獨孤天峰
-
2 # 遲到的敬意
每個歷史階段每個人都是有潛力和機遇的,生逢亂世,更容易彰顯英雄,所謂“亂世出英雄”。
徐達、常遇春就是恰逢需要英雄的時代,他們把握好機會,顯示了個人才智。
歷史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漢朝的霍去病僅僅是個奴隸;清朝的曾國藩也沒有上過軍校。
最典型的就是領袖毛澤東,也不過是一位師範生,但不妨礙他成為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詩人和戰略家!
-
3 # 路過呃呃呃額額
遇到老師,學了一身本領,多年市井生活磨鍊心性,多次帶兵打仗磨鍊經驗,相信他們也不是沒敗過,只是活下來了,然後本領越來越大,也就越厲害了。沒詳細考證過,但他們當時都不是普通農民。至少算是下層中的半個遊俠型別的吧。
-
4 # 螞易
上戰場的將軍永遠是農民多,農民自幼就在莊稼地裡練就一身力氣,能吃苦耐勞。看看城裡人還在天天晨練永遠練不成農民的力氣。
-
5 # 茁壯可愛
亂世出英雄,盛世出賢臣。
在古代,每逢兩朝交替,都會出現名垂千古的人物。這是因為前,前朝的國家機器幾乎癱瘓,對人民沒有約束和威攝能力。新興的朝代還沒有建立,這時候的人,真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你有多大的能力,只要你命大,是盡情的發揮,書寫你的快意人生。這些人中有成帝的,也有成王成將的,有的人雖最後戰死沙場,或被枉殺,但是,都不影響他們在璀璨的星空中耀眼芒。
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朱元璋這是稱帝的。剩下的就是名將了。比如秦未漢初的項羽,韓信。三國時期更是群英薈萃,最有名的,劉關張,曹操,孫權。隋朝未年,更是人才輩出,有瓦崗36將,其中秦瓊和程咬金還被人們做成門神,用來擋鬼鎮妖。徐達和常玉春,都是跟隨朱元璋元未的起義大將,他倆,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勞,最後,卻沒得善終。和韓信一樣,都死在了為其孝忠的主子手裡。不可謂讓人嘆息
-
6 # 途牛山小旋風
古中國是農耕文明,所以除了少數人讀書當官、經商做賈外,其餘絕大部分人都以耕種土地為生。因此,徐達、常遇春這樣的不世出名將是農民出身也很正常。
英雄不問出處不光是你提到的這兩位,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文臣武將,出身都很卑微。比如三國時期最著名的幾個人物:劉備織蓆販履,關羽販賣小棗,張飛屠豬賣酒,而諸葛亮也在給劉禪的《出師表》中明確說過“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儘管這些人出身卑微,但並不影響他們成為一代人傑,並最終做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而他們的奮鬥史,在激勵我們前行的同時,也剛好印證了一句古話:英雄不問出處!
身逢亂世,微末之中方顯英雄本色!如果是天下太平的盛世時期,人才的選拔都有自己的規定和程式。比如要鄉試、會試、殿試,或者需要舉孝廉,需要有關係、有人推薦等等。在這種情況下,整日種地的人們,由於缺乏向上升的門徑,即使有天大的才能,也只能在家乾著急。
亂世則不同,原有的體系被打破,各地都處在暴亂之中。今天來個張大帥,明天來個李督軍,各路諸侯像走馬燈一般。在這個時候,晉升的門檻會非常低,但是也非常殘酷,農民出身也很容易混進去。說門檻低,是因為哪個部隊都缺人,所以你報名就會被接收;說殘酷是因為根本沒人培訓你,你需要直接上戰場,也許上午剛參加了某個農民軍組織,下午就陣亡了。
像徐達是朱元璋的老鄉,所以很早就跟隨朱元璋打天下了,雖然是農民出身,但是也算稍微有點關係;常遇春是後面才加入的,當時穿的破破爛爛,上來就吵著要當先鋒,朱元璋只當他是個混飯吃的叫花子而已,當然也收留了他,多個人起碼多一個炮灰嘛。後面採石戰役時,元軍龜孫不出,依靠河流作為屏障,且亂箭如雨,朱元璋這邊根本攻不過去。這個時候,朱元璋忽然想起了那個愛吹牛的叫花子常遇春。朱元璋告訴他,你要是能帶兵衝過去,以後你就是我軍先鋒官了。常遇春二話不說,撐起一隻小船便殺了過去,一路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殺得元軍大敗。從此在坐穩了朱元璋麾下,頭號戰將的位置。
運氣太重要了一個人要成功,需要多方面的素質,其中運氣很重要。假如常遇春採石戰役被一枚流失擊中的話,也許就沒有後來的豐功偉績、青史留名了,估計連墓碑也不會有,最多就是“兵丁甲”。
不說假如,咱們說點實際發生的。始建於北宋的嶽麓書院,一直都是個人才寶庫。在南宋末年毀於蒙元之手,書院全員抗敵,最終兵敗殉國,無一倖免。在這些書生裡也許有張良這樣智謀無雙的,也許有韓信那樣用兵如神的,但他們沒有時間和空間去展示自己的才能。面對蒙元壓倒性的優勢,他們能做的就是以肉身去抵擋對方的鐵蹄。從這裡我們就能看出,運氣對於一個將軍、一個謀士是多麼的重要性。
能人異士多出自鄉村看到徐達、常遇春這樣的名將來自農村其實不用大驚小怪的。不光是古代如此,現代也是一樣,真正能打的武林高手都在鄉村。
假如你經常看短影片,就會發現,真正有功夫,並且給大家展示絕技的人們,都生活在鄉村。從背景裡能夠看到鄉村土路,能夠看到農田和牛羊與瓦房,這些是騙不了人的。
自古習武和讀書都是一份苦差事,需要有恆心,有毅力,最好外界的打擾越少越好,而幽靜的鄉村正好適合。每天躬耕也是強身健體,其他大量的空閒時間做什麼好呢?只能用來讀書或者習武,自然精進百倍;城市中則不同,來自外界的誘惑和干擾太多:古代可以飲酒作詩,談談風花雪月,而現代可以迪廳泡吧,派對不停。這樣即掏空了身體,更亂了心神,如何能夠學有所成呢?
所以,古代不少隱士喜歡去人跡罕至的地方悟道,也是一樣的道理,為的就是脫離塵世間的打攪。
結語自古亂世出英雄,而英雄又多出於微末。徐達是這樣,常遇春是這樣,韓信、薛仁貴等等都是這樣。他們雖然出身農民,卻自幼習武,精研兵法,從不墜青雲之志。艱苦的條件不但沒有消磨他們的意志,反而讓他們心無旁騖,更加刻苦鑽研。待明主出現之時,便可以報效國家,一展宏圖大志。
-
7 # 調侃歷史的幻苦君
在闡述我上面觀點前,先說說這個出身的問題。千萬別小看農民,冷兵器時代,帶兵打仗本不需要文化多高,只要勇猛就可以,個別出現一些儒將那屬於比較稀少的。參軍前是農民,不影響以後在戰鬥中學習成長,成熟,直至優秀。
打仗說複雜也複雜,看兵書能看一輩子,說簡單也簡單,在實戰中摸索,全靠個人悟性。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屠夫鐵木真,不就是從小就開始在刀劍廝殺中活下來的嗎?
但是今天的戰爭,靠勇猛可沒戲啦,必須相當高的文化和戰術素養才可以勝任指揮官的職務,或許還得加上科技知識,你這不怕死,那不畏懼管什麼用,遠隔千里都可以隨時定點清除你。
另外上面這兩位本身確實優秀,尤其是徐達非常好學,一點點的研習兵法。知道自己底子差,請了不少有水平的文人輔助,該求教就求教。而且對自己要求嚴格,打仗時,當兵的沒吃上飯,自己絕對不吃,另將士信任和尊敬。
老朱打天下的時候表現也可以呀,沒把他殘忍的一面暴露出來。當時是禮賢下士,一派仁主的氣象,制定大的戰略方向很少出現錯誤,也給了他們足夠信任,讓他們獨擋一面,不拉他們後退。
最後又回到“剩者為王”這句話了,沒有什麼人可以一直取勝,也得看運氣看對手看大勢看國力,一時勝敗說明不了什麼。元末群雄逐鹿的局面,其慘烈,其錯綜複雜,在中國歷史上數得著,只有能熬到最後可以領取至高的榮譽和後世的推崇。
同時期有些人未必比徐達兩人差什麼,比如元朝大將王保保,陳友諒的大將張定邊,都挺厲害,可惜氣運已衰。朱元璋這邊淮西24將,像花雲這樣的幾個猛將戰死的早,還有不少因為後被胡李案件牽連被殺,也就不怎麼提了,當然就顯得徐和常厲害。
-
8 # 歷史風暴
看到這個問題,我尋思著,成吉思汗作為一個牧民打仗都挺厲害的,憑什麼徐達和常遇春作為農民打仗就不能厲害呢?
其實,無論是農民還是牧民,在古代他們特殊的生活方式都會幫助他們鍛煉出一定的軍事素養,其中的佼佼者在經歷了充分的鍛鍊之後,大浪淘沙百鍊成鋼往往會成為一名優秀的軍事指揮人才。
所以,不僅接受系統軍事指揮教育的人可以成為名將,那些出身草根天資優秀的人同樣也會成長了一位名將。
成吉思汗這位牧民就不多說了,畢竟從小弓馬嫻熟是草原人的基本素養,在草原上打獵也能鍛鍊他們指揮能力和大兵團的協調配合能力,草原各部族之間的爭鬥是非常重要的軍旅生涯的歷練。
那麼,作為一名農民,徐達常遇春等人他們的訓練在什麼地方呢。
首先,體格好。古代由於生產力落後,絕大多數種地工作都是由農民親力親為的。
例如,鋤大地。
一個農民可能要種十幾畝甚至是幾十畝地,鋤地的工作從春種到秋收這半年多的時間裡不定要做多少次。
如果趕上旱季還要從很遠的地方挑水。
所以,有一首詩寫得非常好: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在這個過程中,農民的體格得到了充分的鍛鍊。
然後,耐性的鍛鍊。猛獸在狩獵的時候需要極高的耐性去等待獵物,然後在合適的時機一擊必中。
農民在工作中也能鍛煉出非常強的耐心。
古代由於生產力非常低下,農民不得不精耕細作,可以說是最早的工匠精神,地裡長著每一粒糧食都稱得上是藝術品。
因為沒有農藥,莊稼上的蟲子需要農民一個一個給抓下來,那可是十幾畝到幾十畝地呀!
從小到大在這樣的環境下鍛鍊,讓他們有了極強的耐心。
然後,紀律性與團體協作能力。種地靠的是一代人一代人的傳承,一名合格的農民必然有著極強的紀律性,保證在長者的要求之下合格的執行種地動作,這和打仗沒什麼區別,只不過一個是在戰場上執行打仗的動作,農民是執行種地的動作,所以一名合格的農民很容易訓練成為一名合格的戰士。
團體的協作能力在生活中也能得到訓練,比如開墾農田,修建堤壩等水利設施需要很多人在一起工作,需要有人居中協調。
最後,離不開戰場上的實踐。無論是農民還是牧民,如果沒有經過戰場實戰的檢驗,都不是一個合格的戰士。在這個過程中,優秀者將會在戰場上如魚得水,越戰越強。
現在解釋一下徐達和常遇春作為農民為什麼這麼厲害?
首先,以上幾點他們都經歷了。
而且,常遇春和徐達兩個人性格堅強,思維敏捷,無論在什麼地方他都能成為一個小領導,他們不簡簡單單的是一名戰士,而是指揮戰士作戰的軍官。
在戰場上他們會把當農民的時候學到的一切迅速轉化成軍事素養從而成為一位名將!
-
9 # 龍王爺97034306
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唄,有人就是有這天賦。毛主席和彭德懷元帥也是農民出身,沒有正經上過軍校,不也是大軍事家麼?毛主席的大戰略家誰能比?彭德懷指揮志願軍打得也不錯。
-
10 # 理想手繪油畫
元朝末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因為元朝政府不待見漢人,科舉考試也中斷,導致很多有才學的人流落民間。所以朱元璋無論是謀臣還是武將都是人才濟濟,即使是當過和尚要過飯的人都可以抬上皇帝寶座。
-
11 # 王曉五五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會扮演很多角色。也會做很多事。
不管你是世界之王,還是平民百姓,總有一些角色或者做的一些事情是重合的。
這時候要區分每個人就需要:標籤。
徐達:
會種莊稼,會睡覺,會吃飯,會打仗,這些是他的一部分角色。
但是標籤只有一個:名將。
王曉五:會種莊稼,會睡覺,會吃飯。這些是我的一部分角色。
但是標籤只有一個:農民。
犀利哥:會乞討,會吃飯,會睡覺。這是角色。
但標籤是:乞丐。
洪七公:會乞討,會吃飯,會睡覺。但是人家是五絕之一。
所以,徐達天生就是名將,農民是他曾經擔任的角色之一。沒有一個名將是出生後大家就知道他是名將。每一個名將都曾經是媽媽懷裡的小嬰兒,曾是蹣跚學步的小娃娃,都曾笨拙的學說話,學吃飯。
千萬不要從牛批的人身上找和自己的共同點。
比爾蓋茨和我都是男的,為什麼我這麼窮?
拿破崙身高還沒我高,為什麼我不會打仗?
他還沒我長得帥,為什麼搶走了我的女朋友?
因為,大家都是人,難免會有一些共同點,到不同點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差別。
不要看你和別人有什麼相同。要思考有什麼不同,或者差別,甚至差距。
回覆列表
真正的人才,永遠在底層人民之中。因為他們處在競爭最激烈、最艱苦、最危機四伏的環境中長大。全國人民競爭、和縣長、市長幾個小環境中競爭,肯定是不一樣的……盛世看關係,亂世看能力。三國袁紹四世三公,最後不如一個賣草鞋的劉備混的好……大浪淘沙,於千萬底層人民中脫穎而出的,肯定不是一般的厲害!農民雖然看起來什麼都不懂,但是生活中的一些謀生經驗,一旦轉化成軍事技術,就非常厲害啦!關羽賣棗的,經常用杆子捅棗、掄棗,日久功深,練成“青龍捲棗刀法”。張飛殺豬的,捅豬練成丈八蛇矛必殺技。李雲龍編筐的,將筐上的紋路轉化成地圖,瞬間軍事地圖在李雲龍眼裡就變成了真山真水。農民的摳門、精心算計過日子、粗中有細、追求實惠、平易近人、拉攏人心、團結協作被李雲龍運用在軍事上,居然打敗了無數的職業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