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門診經常見到因晚上睡覺醒來口腔澀苦,前來就診的朋友。這是由於肝火上炎於口,傷陰的緣故,從中醫角度為大家淺談一下。
一、症狀分析:
《管子·水地》:“五味者何?曰五藏。酸主脾,鹹主肺,辛主腎,苦主肝,甘主心。”足以看出,苦主肝,口苦責之於肝,是肝火上炎於口,故苦。口澀就是口乾,是肝火上炎於口,口內津液損傷減少,不能潤滑口腔,故口乾口澀。
二、病機:肝火上炎於口,致口苦;肝火上炎於口,津液損傷,不能潤滑口腔,故口乾口澀。
三、病因:
1、平素脾氣急躁,愛生氣,或情緒壓抑低落,形成肝鬱,肝鬱日久化火,火性炎上,肝火上炎,而口苦口澀。
2、生活、學習或工作壓力大,情志壓抑,形成肝鬱,鬱久化火,肝火上炎,而口苦口澀。
3、平素愛吃辛辣,飲酒多,又性情急躁,加重肝火,肝火上炎於口。
4、長期熬夜,傷及肝陰,陰虛日久,陰虛火旺,上炎於口,口乾口苦。
四、可伴隨症狀:
1、頭部:暴發火眼、頭暈頭脹、暴發耳聾耳鳴、面紅目赤、雙眼眼疵增多,口乾口苦。
2、胸腹部:兩脅作痛、女子乳房脹痛、帶下量多色黃,胸悶噯氣、呃逆、脘腹脹滿。
3、情志:脾氣暴躁、打人毀物。
4、舌苔:舌質紅,或舌兩邊紅,苔薄黃。
5、脈:脈弦數。
五、治則:清肝瀉火
六、方藥:龍膽瀉肝湯加減
七、祛肝火的中藥有:黃連、黃芩、梔子、夏枯草、桑葉、貢菊花等。
八、茶飲方:夏枯草、桑葉、貢菊花、以上可以1-2味適量泡水喝,或煎水代茶飲。口乾可以加麥冬、沙參。
九、中成藥:龍膽瀉肝丸、梔子金花丸、黃連上清丸(片)、三黃片、一清顆粒、清火梔麥片等。
十、養生注意事項:
1、平素少生氣,少有工作以及生活壓力,保持心情舒暢。
2、少吃辛辣,少飲酒吸菸,多飲水,以免上火。
3、少熬夜,以免暗耗肝陰,陰虛火旺。
在門診經常見到因晚上睡覺醒來口腔澀苦,前來就診的朋友。這是由於肝火上炎於口,傷陰的緣故,從中醫角度為大家淺談一下。
一、症狀分析:
《管子·水地》:“五味者何?曰五藏。酸主脾,鹹主肺,辛主腎,苦主肝,甘主心。”足以看出,苦主肝,口苦責之於肝,是肝火上炎於口,故苦。口澀就是口乾,是肝火上炎於口,口內津液損傷減少,不能潤滑口腔,故口乾口澀。
二、病機:肝火上炎於口,致口苦;肝火上炎於口,津液損傷,不能潤滑口腔,故口乾口澀。
三、病因:
1、平素脾氣急躁,愛生氣,或情緒壓抑低落,形成肝鬱,肝鬱日久化火,火性炎上,肝火上炎,而口苦口澀。
2、生活、學習或工作壓力大,情志壓抑,形成肝鬱,鬱久化火,肝火上炎,而口苦口澀。
3、平素愛吃辛辣,飲酒多,又性情急躁,加重肝火,肝火上炎於口。
4、長期熬夜,傷及肝陰,陰虛日久,陰虛火旺,上炎於口,口乾口苦。
四、可伴隨症狀:
1、頭部:暴發火眼、頭暈頭脹、暴發耳聾耳鳴、面紅目赤、雙眼眼疵增多,口乾口苦。
2、胸腹部:兩脅作痛、女子乳房脹痛、帶下量多色黃,胸悶噯氣、呃逆、脘腹脹滿。
3、情志:脾氣暴躁、打人毀物。
4、舌苔:舌質紅,或舌兩邊紅,苔薄黃。
5、脈:脈弦數。
五、治則:清肝瀉火
六、方藥:龍膽瀉肝湯加減
七、祛肝火的中藥有:黃連、黃芩、梔子、夏枯草、桑葉、貢菊花等。
八、茶飲方:夏枯草、桑葉、貢菊花、以上可以1-2味適量泡水喝,或煎水代茶飲。口乾可以加麥冬、沙參。
九、中成藥:龍膽瀉肝丸、梔子金花丸、黃連上清丸(片)、三黃片、一清顆粒、清火梔麥片等。
十、養生注意事項:
1、平素少生氣,少有工作以及生活壓力,保持心情舒暢。
2、少吃辛辣,少飲酒吸菸,多飲水,以免上火。
3、少熬夜,以免暗耗肝陰,陰虛火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