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魁哥說歷史

    三國時代是一個亂世,宏觀上講是從公元184年的黃巾起義到公元280年東吳滅亡。百年間中華大地烽煙四起,你爭我奪,軍閥林立。如曹操、劉備、孫權等人,都是經過不懈努力才開創的霸業,被後世稱頌。

    如果夢迴三國,到三國中做一方主公,率領手下爭雄天下,一文一武你會選誰呢?如果我是三國主公,武將我選他,謀臣我選他,必定天下無敵,建立霸業!

    三國中有一個名將排名,按照武力選出了24員大將: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打末鄧艾與姜維。由此可以得知,三國武將的最頂峰就是飛將軍呂布。如果想建立霸業,那就必須要有猛士相助,呂布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呂布是三國第一猛將這是毋庸置疑的,呂布在虎牢關前大殺四方,讓十八路諸侯聞風喪膽。獨自一人率領鐵騎下關挑戰討董聯軍,先後擊敗河內名將方悅,上黨部將穆順,北海部將武安國,不到十個回合就擊敗了北方大將公孫瓚。這些人都是聯軍中的翹楚,一時間袁紹不知所措,甚至都不敢再說什麼“顏良文丑若一人在此何懼!”這類的話了。若不是張飛,關羽挺身而出,真不知道這十八路諸侯如何收場。

    呂布這樣驍勇,董卓自然很是看重,連謀士李儒都稱讚呂布是董卓的霸業所在。如果王允獻連環計時,呂布與董卓當面對質,識破此計,天下所屬還真不好說。

    在董卓,王允等人先後敗亡後,呂布聯合陳宮一起馳騁天下。二人聯手將奸雄曹操打得潰不成軍,在濮陽之戰中,若不是曹操掩面必死於呂布之手。而且曹操在與呂布對戰中就曾說道“呂布非一人可敵”,撕破臉皮命六員大將一起攻擊呂布。雖然取勝,也說明呂布之勇確實給曹操留下了陰影。在官渡之戰前,曹操就因為忌憚呂布,於是聯合劉備一起攻打呂布。若不是呂布錯誤地聽了妻子的讒言,曹操還真不好戰勝呂布。

    有人說呂布反覆無常,忘恩負義,但呂布只是貪圖虛名罷了,如果重用之,賞給富貴榮華也是可行的。畢竟本人也不是董卓那樣的好色之徒。

    為何不選趙雲、典韋這類的武將呢,因為趙雲典韋等人雖然作戰勇猛,但缺少謀略,只是一個保鏢,難以獨當一面。而關羽、張遼等人有勇有謀,但關羽剛而自矜,張遼武藝不精也是缺陷。反觀呂布卻是一個能適應任何戰役,勇冠天下的猛將。取其勇,則呂布甚為合適。

    呂布武藝無人可敵,再加上接下來的這位大才,必定天下無敵。三國謀士更是一大看點,諸葛亮、龐統、荀彧、荀攸、郭嘉等人都是當時的奇才。但如果說誰能分析戰局,運籌帷幄,必屬河北名士沮授。

    沮授是袁紹手下的重要謀士,為何會選擇沮授呢?因為如果袁紹聽取沮授哪怕一個建議,就可以稱霸天下。沮授就好比東吳的魯肅,蜀漢的諸葛亮一樣,為袁紹的霸業做好了規劃。在袁紹霸業初成的時候,沮授就為袁紹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計劃。沮授建議袁紹憑藉威望佔據冀州,積累強兵東討黃巾賊,北伐公孫瓚,佔據冀、青、幽、並四州之地,迎奉天子,討伐不臣,霸業可成。

    沮授在袁紹霸業的建立途中,還多次修正袁紹路線,如反對分封諸子,三年疲曹,緩進戰術等都是正確的。可惜這些建議,袁紹都沒有采納,在官渡之戰中甚至把沮授囚禁起來,不讓他參與軍事。袁紹病急亂投醫,居然聽取坑貨郭圖的建議,最後不但難以取勝,還損失了張郃高覽等大將。可見失去沮授的袁紹就是一個紙老虎。

    沮授不但善於謀略,還是一個難得的忠臣。在官渡之戰後,袁紹敗北,慌忙逃回冀州。沮授由於事先被袁紹囚禁,難以逃脫,成了曹操的階下囚。曹操很是仰慕沮授的才華,勸沮授投降,稱讚沮授“孤早相得,天下不足慮”,可見曹操對沮授是十分認可的。但沮授不為所動,一心想回北方,還想趁機逃走,曹操無奈只得將沮授殺害。

    縱觀天下之事,謀臣的忠誠比武將要重要得多,武將叛亂最多戰敗一次,而謀士叛變就難以挽回了。有謀臣沮授輔助,再加上呂布的武藝,才是最佳選擇。

    綜上,三國中的一文一武,武將呂布衝鋒陷陣無堅不摧,謀臣沮授縱橫捭闔,計謀百出,有這兩人輔助必定天下無敵!

    (本文以三國演義為主。)

  • 2 # 韶華傾夢

    如果我是三國主公,我要選擇的武將是關羽,選擇的謀臣是諸葛亮。理由如下。

    1、關羽。選擇關羽的理由有三。其一,關羽忠心可靠。關羽雖然剛而自矜,但卻是那種只要對他好,能給他展現自己才能機會,入他眼,就能為你掏心掏肺的漢子。這樣的部將,不僅能夠成為心腹大將,放心任用;還不怕他被其他利益和敵人所蠱惑。所以,關羽這樣忠心可靠的人會是首選。

    其二,關羽的武力高強。一個武力高強的武將,不僅能夠陣前殺敵,還能夠提升士氣。要知道,在雙方對陣的時候,很大程度上都會進行一個武將對決的環節。在這一環節中,關羽武力高強的話,就能夠透過殺敵,以此來提升己方士氣,減弱對方氣勢。這麼一來,就能夠為後面大軍掩殺來奠定勝利的基調。

    其三,關羽有統帥之才。關羽不僅是武力高強,其在軍事謀略,統帥士卒等方面也有出色的能力。在襄樊之戰中,關羽做為荊州的鎮守大將,在孫權率軍攻打合肥,曹操又在漢中吃了敗仗,內憂外患的情況下,關羽能夠抓住戰機而發動襄樊之戰。

    而且在戰中,關羽還能夠合理的利用自然優勢,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所以,在勢力發展的前期,關羽這樣有軍事謀略,又有統帥能力,而且還忠心可靠的武將,就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當然了,在關羽獨擋一面的時候,必須要配置一個出色且能夠壓得住關羽的謀士。

    2、諸葛亮。之所以選擇諸葛亮,理由有二。其一,諸葛亮是一位全才。諸葛亮是一個懂天時、地利、人和、五行八卦、奇門遁甲,以及政治軍事的全才。在赤壁之戰中,面對周瑜要十天之內造出十萬之箭的任務,諸葛亮利用自己懂天時的能力,算出三天之後必有大霧。於是,諸葛亮利用大霧這樣的天然環境優勢,從曹操那裡草船借箭。

    懂五行八卦,在夷陵之戰後期,陸遜擊敗劉備後,引軍追至魚腹浦時,就是被諸葛亮入川時所佈置的八卦圖給困住。幸好得黃承彥相助,否則陸遜也難以走出此陣。懂奇門遁甲,在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時,魏將秦朗夜襲蜀寨時,忽然陰雲四合,黑氣漫空,伸手不見五指,而後才天覆清明。這就是諸葛亮所使用的遁甲之法和驅六丁六甲之法。

    而在政治和軍事上,諸葛亮不僅能夠很好的處理好政務,把一切都打理的規規矩矩,還能夠練兵以提升勢力。所以,在前期擁有諸葛亮這般全才,不僅對勢力的發展有好處,還能夠分擔主公的壓力。

    其二,諸葛亮在荊州的背景很深。諸葛亮和水鏡先生司馬徽、龐德公,以及黃承彥等人亦師亦友。龐德公和黃承彥在荊州都是當地的世家望族,影響力很深,而司馬徽在荊州也很有聲望。

    而且,諸葛亮和徐庶、崔州平等人為友。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諸葛亮是一位大才,能夠和他成為好友的人,他們的能力自然也不會差。有了諸葛亮出仕,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夠透過他來推薦一些願意出仕的好友。

    最為關鍵的是,諸葛亮的大姐嫁給了蒯祺,二姐嫁給了龐山民,而諸葛亮也娶了黃月英為妻。蒯家、龐家,以及黃家等都是荊州的望族。在這樣複雜且深厚的背景下,諸葛亮不僅熟悉荊州的地理,還能夠透過一定的人脈關係來影響荊州。所以,諸葛亮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所以說,如果我是三國主公,在前期武將有關羽,謀臣有諸葛亮,這對前期勢力發展是十分有益的。而且,諸葛亮能夠根據情況來制定一些的發展謀略,這也減少了發展的迷茫期。最為重要的是,有了關羽和諸葛亮的輔佐,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主公的壓力。

  • 3 #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如果遊戲開始,我是三國主公,選擇良將、謀臣。

    除了使用召集令或十連抽,讓機率來決定外。

    如果把所有當時符合條件的武將和謀士都放在我面前,

    我一定懵B,確實不好選吧,拿起誰都不想放下。各給十個行不行?各給五個也行呀!

    行行好吧!

    既然我是主公,那麼三國的時間線一定是在各路諸侯討伐董卓之後。

    不考慮主公的地位、能力和勢力範圍,只考慮武將和謀臣的話,我可能會在長考之後選擇:

    武將:忠心不二、有單挑能力、有統帥能力、有江湖地位、有政治覺悟。

    謀臣:政治正確、有大局觀、看大勢如洞若觀火。做事細緻入微,能夠分解目標,層層遞進最終達到目的。掌控人物心理,併兼具內政功能。

    一一分析:

    武將:

    1、忠心不二,這個必須重視,不然像丁原、董卓就是下場,活不過幾集。三國爭戰,時間跨度這麼大,難免遇到山高水低,如果武將忠心不夠,很難走遠,甚至會釜底抽薪,直接GG。到了中後期,武將是要做軍團長的,方面軍司令,大半江山交給他,不放心一點,真得很頭痛。

    2、有單挑能力,這個也是武將必備技能,不然一個照面給人活捉或給人刺於馬下,我培養一個獨當一面的人力容易嘛我,不能這樣就去了。武將單挑能力強,還可以幫我活幾個對方的武將,利用主公我的能力,恩威並重,不信拿不下幾個為我所用。

    3、有統帥能力,這個技能對於一般的武將要求較高,但是對於後期要培養成軍團長的勢力二當家,統帥能力還是要的。至於像那種頭腦簡單,只會直線向前衝的傢伙,用來做前鋒挺好,做勢力二當家會被人恥笑的。

    4、有江湖地位,這個有利於我方前期能夠招到更多的精兵良將。

    5、有政治覺悟,武將,特別是開局開獎,也要講政治,知道為本勢力添磚加瓦,壯大實力。

    這麼算下來,

    備選有關羽、夏侯淵、程普。

    可惜了幾位有謀略,欠武功的都督。

    如果主公我兵多將廣,也會考慮司馬懿、周瑜、陸遜。

    那麼:我選定 夏侯淵或司馬懿,可惜東吳勢力一個沒選,如果接著選將,我會考慮選幾個東吳的水軍統領。

    為什麼不選關羽?首先,關羽太傲氣了,可能不會把我放在眼裡,除非我是劉備或漢獻帝;其次,政治覺悟不高,不會或不屑於利用周邊資源,只相信自己。再次,關羽心性不好,不容人,不容易培養出來人才梯隊,不利於內部團結和外部關係。最後,關羽剛性有餘,而韌性不足,不適合做方面軍司令。

    謀臣:

    1、政治正確,首先要認可我這個主公,不是心裡想著那個末代皇帝,看我怎麼看怎麼像是竊國者。

    2、有大局觀,看清天下大勢,並借勢而為,借勢不成可造勢而為。

    3、掌控人物心理,具體到操作環節,能夠掌握人物心理,透過影響關鍵人物影響前進方向。

    4、內政一流,

    5、軍師技能也不可缺少(軍事指揮技能)。

    最終選擇:荀彧。

    為什麼你選擇有點不盡人情?

    無他,就憑他牛。

    荀彧在戰略方面為曹操規劃制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而獲其讚賞,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戰術上,面對呂布叛亂而保全兗州三城,奇謀扼制袁紹於官渡,險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奇襲荊州等諸多建樹;政治上,為曹操舉薦了鍾繇、荀攸、陳群、杜襲、戲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計、密謀、匡弼、舉人等方面多有建樹,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

    各位有沒有發現,選擇夏侯淵和葛彧以後,我成為誰?

    曹操!

    沒辦法誰讓人家實力強。

    一方面自己強,一方面手下更強。

    一家之言!

  • 4 # 勤奮努力的小螞蟻

    感謝閱讀。

    從職場上的觀點和思想上來看,一個人要成功,幫手少不了,如何選擇幫手,就要考慮實際效益,而不是誰厲害就選誰,那樣就會死得更快。

    張飛、關羽是劉備選擇的,的確有一定作用,可惜,我們要看清楚,劉備是有一定武功的,善使雙股劍,而且還有三英戰呂布的橋段,都說明和張飛、關羽混,必須有一定的武藝。

    同理,對於其他武將來說,也同樣適合這一道理,我們作為一個現代人,手無縛雞之力,和這樣的超級大將混,最多活不過二集。

    職場上,《天道》中的殺富濟貧中,就說明了弱勢文化遇見強勢文化的下場,劉冰自殺,其他二位退股。

    我們選擇武將,不要去看其開疆擴土的能力,而要看其保護主公的能力。

    所以,選擇武將要選擇護衛能力強的,一般以趙雲、典韋、許褚為主。

    從職場上來看,要選擇謀臣,必然是全才,算無遺策,有這種能力的人才是非常少的,諸葛亮算一個,還有郭嘉也算,但是,這樣的謀臣,對於現代人也不合適,因為我們沒有錢財!

    所以,要找大家族、大土豪的傑出代表才行,這樣的人有荀彧、司馬懿等,這些人才的加入,會讓我們很快有對抗敵人的財力,最少,不至於剛一開始,就餓死在荒野中。

  • 5 # 野喬342

    為“三國主公”建議:

    武將選呂布。將之所以不能馭是帥之無能。帥之不能馭是主之無能。中國十大帥幾人馭得?唯人們心中的大元帥一人而巳!能否將帥馭將為天下百姓而戰而不為私利而戰在主而不在將帥!

    謀士選孔明。謀之深須為國為民為主而謀,倘為己而謀則主危天下危!孔明首先是忠,其次才是謀。司馬懿謀略不錯,司馬昭之心為其父之謀作了註釋;徐庶也有決勝千里之謀,民間評說三國軍師數徐庶,然而徐庶為母棄劉備而去,雖孝心可嘉,然不以扶漢為念卻有不忠之嫌;龐統也有扶主爭天下之才,然更善於表現自我,扶主是表現自我的一種形式,雖身死救主可敬,然“白馬”惹禍的成分很大。

    忠與謀兼備,謀士選孔明恰當。

  • 6 # 吾弓長208

    第一呢是常山趙子龍,其二呢是諸葛亮。其三呢就是典韋。保鏢很重要的。其四呢周瑜程普黃蓋韓當祖茂。再結合蠻族士兵孟獲統一天下。最後呢就是虎將許諸。龐統也可以。

  • 7 # 純鈞LHGR

    武將就比較隨便了,選個典韋或者許褚吧。至於謀臣,妥妥的選管輅呀。

    武將方面,只要有相當的戰鬥力,又足夠忠心,這就可以了。具體選誰其實都無所謂,頂級武將之間的差距並不是特別大。當然,即使在頂級武將中,典韋、許褚都是好樣的。

    謀臣方面,一定要選被大多數人忽略的管輅。

    管輅出現,只不過就是個卜士的身份。

    可恨的是愚蠢的曹阿瞞,竟然沒有發現管輅的真正價值。曹操雖然也喜愛管輅之神卜,但說來說去,最後只願封管輅為太史。

    普天之下,沒有比曹操更傻的主君。

    平原神卜管公明,能算南辰北斗星。

    八封幽微通鬼竅,六爻玄奧究天庭。

    任何事到他這裡都沒有秘密。諸葛亮厲害?司馬懿厲害?諸葛亮、司馬懿計謀再強,瞞得過管輅嗎?有管輅在,對方什麼樣的軍師不都是擺設嘛,誰有本事讓管輅中計啊?

    也就是說,有管輅當謀臣,敵軍就再無任何秘密可言了。這種掛不去開,天理不容啊!

    曹操未免太蠢。面對著這樣的神級外掛,就封人家一個“太史”?

    這要是我,最次丞相起步,就算認管輅當乾爹都值了!用誠心去感動管輅,別說三顧茅廬,三十顧三百顧都無所謂,一定把管輅請出山。

    什麼諸葛亮什麼司馬懿,那些謀臣在管輅面前只配搞內政,開著這樣的神級外掛,其他謀臣那就隨便了,用不著什麼大咖。

    有一個武力強悍、忠心耿耿的典韋或許褚,配一個無所不知的神卜管輅,這樣的開局,想輸都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從同桌到夫妻兩個人太瞭解對方,會不會影響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