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鐵面人解讀歷史人物

    李勝素老師,京劇表演藝術家、目前梅派最具代表性的傳人、當今最具影響力的旦角名家、梅派青衣、京劇藝壇的領軍人物、京劇名家、國家一級演員、有名京劇演員。

    話說1987年的時候,那個扮相俊美、嗓音甜潤的廉錦楓可是得了大獎的,她的扮演者就是李勝素。大家欣賞的都是她在舞臺上人物形象,但是當時下了妝走下舞臺的她依然是這麼光彩照人。李勝素也是京劇研究生班的學員,她是第二屆,跟於魁智、同時還有孟廣祿、張火丁、還有張建國,他們都一屆的,這些都是同班同學,但是有一個共同特點,既然是研究生,最後肯定得寫論文,她的論文叫什麼名字,她的論文是這個《論梅派藝術在二十一世紀之實踐》,是這樣,二十一世紀的實踐,說的是咱們的梅派藝術,由此聯想到李勝素是梅葆玖老師的入室弟子,同時又是現在公認的梅派再傳弟子當中的佼佼者了。

    有副扮相非常漂亮的劇照是《鳳還巢》的劇照,《鳳還巢》應該也是梅派的代表劇目,對,這齣戲應該說,好像裡面的唱腔不是太繁難,也不是太多,它主要是有這麼幾段吧,一個是西皮慢板,還有一段南梆子,後邊還有一段[原板],[流水],這是膾炙人口的。唱腔並不繁難,但是為什麼這齣戲這麼紅,久演不衰,想必有它的訣竅,或者說有它獨到的表演精美之處,因為這裡邊吧,它一開始的時候,程雪娥,第二場、拜壽那一場,她有偷覷這一場,有三個看嘛,偷覷穆公子,這三個偷看呢,非常地不一樣,那麼第一看感覺就是噠、噠,帶領著觀眾先看,看到非常不錯、英俊的小夥子,說什麼,看這位公子神清俊、氣概非凡,那麼這時候她還想看,怎麼辦,又悄悄地要看,這時候她又怕旁邊有人發現,那麼看完以後,我爹爹眼力果然不差,再想看,突然發現,就是說我還是走吧,要一會兒被大娘看見多不合適,就這三看特別有特點,完了以後就是丫環那三報,穆公子逃走以後這三報,她有三個反應,這三個反應。這兩場戲最主要的就能體現出程雪娥閨門旦的這種表演,因為梅大師當時創造出這麼一個角色,就是青衣、刀馬旦、武旦,他把這個融為一體了,融合在一起了,出現了新的一個旦角,就是閨門旦,當年梅大師演這個戲,這句聽說換錯了,姐姐敢情也是嫁錯了,這裡幾笑也特別有特點,最後那個偷覷的時候,好一位俊秀的書生,這個下場的時候,她是聽老師說,場場、每次都有好,就是刻畫少女嬌羞的心態,刻畫得非常地細緻入微。如果說這齣戲梅派代表劇目,是以表演見長的話,那麼《生死恨》這齣戲更多的是它的核心唱段,就是機房一場,這場戲的二黃非常地膾炙人口,這齣戲她也是常演嗎,這齣戲她是1998年的時候跟梅老師學的這個戲,當時老師在說這戲的時候就說,比如這裡邊有一句唱腔,“思想起當年事,好不悲涼,"悲涼",其實一般的唱就是“好不悲涼",很平淡就能過去,但是也不為錯,為什麼梅派非要把它斷開,“好不悲涼”,為什麼非要斷開,就說這時候表明她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她的身世非常地苦,她在夜織的時候,想她原來的事情,那麼她肯定要哭,像這種腔,梅派當中體現得比較多,像《太真外傳》裡頭也有,楊玉環被逐出楊府,回到家以後,她有一段也是這個無限憂愁無限恨,一憶君恩一斷魂,裡邊也同樣用了這個腔,“無限憂愁無限恨,一憶君恩一斷魂",唱起來也非常地美,而且還能把人物心裡的東西表達出來。契合人物的心理,而不是光我唱出這個唱腔,完成一個樂句就完了。你像比如說她原來吧,沒有學習的時候,就很平淡地唱,那麼透過老師給你講以後,那麼再演出再唱的時候就有感覺了。

    《太真外傳》應該是梅大師的代表作,當時現在零幾年很長時間都不演了,但是楊貴妃為主角的一齣戲《貴妃醉酒》常演,不過在舞臺上演出這出純粹的梅派代表作的時候,很難把握的有很多點,尤其是她出場的時候這個[四平調],怎麼能夠既唱出她的身份,又唱出意境來,她是怎麼理解的,像《貴妃醉酒》吧,這齣戲很難演,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這個戲從頭到尾的[四平調],很少的,就這一齣戲是這樣的,那麼一開始呢,你就應該把這個上場的感情帶出來,這個楊貴妃春風得意的感覺,海島冰輪初轉騰,奴似嫦娥離月宮,這個是非常非常地得意。她當時的心情是什麼樣的心情,心情是很不錯,三千寵愛集一身嘛,她這種感覺看什麼都好,鯉魚、鴛鴦都來向她朝賀,雁兒聞她的聲音都落到花上了、沉魚落雁、這種感覺,所以說不好表演就是一出來就得把這感情讓觀眾感覺到,先是上來以後甩水袖,這個水袖就是自己心裡頭特別美這種感覺,上來以後,交扇子以後,梅派就這感覺,它就是說沒有特別的規定的東西,一般咱們學戲嘛,都是這種彆著腿的,有時候她看梅大師他的錄影,上來以後,先交扇子以後,他腿是這樣的,他不是故意地非得彆著腿,就是非常隨意的這種東西,很自然的東西。《太真外傳》那是梅大師代表劇目之一,它堪稱經典、在於它當中有很多豐富的成套的唱腔,二黃、反二黃、西皮、南梆子、四平調全有,而且就像入浴這一場,那個唱腔也非常地有特點,[導板]只有三個字,“一輪”一口氣,中間不換氣,一般導板是整句子,這句是不是隻有三個字,應該是,後邊就轉[回龍]了,這是很獨特的。都說梅派藝術是比較穩的,其實梅大師的唱腔非常有新意的,只不過它表現起來不那麼苛求華美,給人一個很平易的感覺,所以梅派你說它有什麼特點,沒有什麼特點,但沒有什麼特點就是它最大的特點,梅派真的就是一種無形的東西,它這種境界是靠你自己去體會的,不是說用語言能表達出來的。要是有特點的東西往往容易抓住,比方它硬一點,軟一點都好抓,觀眾還能看得到,這種東西是無形的。梅大師的唱腔,它的魅力就在於所謂沒特點實際上它是有特點的,只不過是它這特點是很難把握、很難抓住的。剛才說的是繼承梅大師的藝術、繼承梅派藝術的一些體會,在繼承的基礎上應該有所創新,不過李勝素在八幾年的時候已經開始嘗試了,再來說開頭提到的廉錦楓,這個裝飾好像和傳統的廉錦楓有些不一樣,是自己設計的,也不是,但是就是說那時候的顏色有些改變,比如說一開始頭一場戴的草帽圈、他們就給它設計成藍的,藍的但是它這個穗呢放成紅的,她身上主要是兩種顏色,一種是藍的,斗篷也是藍的,這小裙子也是藍色的、淡藍色,那麼三紅就是說頭上的草帽圈戴一個紅絨球,寶劍是紅的,鞋穗又是紅的,就這樣看起來視覺效果非常好,而且還揹著這個杆,整個杆是塗成綠的,那麼這一圈小穗又是紅的,出來以後非常漂亮,給人的感覺特別清新。而且本身這一段反二黃的唱腔也是非常地好聽,那麼刺蚌也是反二黃的,前面一直是西皮、南梆子,而且從這當中他們還吸取了好多敦煌壁畫的手勢。像這個其它的戲當中很少用,只有在這齣戲當中用的都是梅派指,就很少是這種指的,一般荀派都是這種,在這齣戲裡頭,他們用的基本上都是這種,你看壁畫好多用的都是這種,都是這種的指法,所謂突出古典美,一個就是舞蹈性加強了,融入了好多舞蹈的東西,那麼從手勢上也給她一種美的感覺,整個這齣戲就讓觀眾看了非常美。

    除了這個服飾,在表演上、在其它方面,有沒有自己的東西加進去了,其它的就是把這個一開始廉錦楓出來唱的是慢板,他們把慢板就改成[原板],這個是什麼考慮,這個就是說因為她是個小姑娘嘛,也是根據當時的要求、觀眾節奏的需求給它改成原板,這是《廉錦楓》,應該說還是比較成功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寫景段落15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