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文平銳評
-
2 # 水岸幽蘭
俄羅斯在納卡地區的維和部隊,被亞塞拜然軍隊包了″餃子″,亞美民亞總理帕希尼揚,散佈的不一定是假訊息。只不過是危言聳聽斷章取義,刻意放大亞阿接觸地區的衝突,意欲引起國際社會更多的關注。
阿塞拜彊意在收復納卡全境,目前仍有包括納卡首府斯捷潘納克特等部分地區未收復,阿塞拜彊心有不甘。目前已經完全掌握了局勢主動權,隨時都想先發制人,修理一下亞美尼亞在該地區的軍隊。
俄羅斯向納卡地區派遣維和部隊,是為了控制亞阿衝突進一步擴大,息事寧人,並沒有打算與阿塞拜彊對抗偏袒亞美尼亞,起碼錶面上不想和土阿聯盟鬧僵。偶有亞阿之間在接觸地區的小規模衝突,俄羅斯維和部隊也只能睜隻眼閉隻眼,等衝突過後才會去出面調停,不可能事發時會強勢調兵進行鎮壓。
由於亞阿俄三國的軍隊,都是擠在一個狹小的地區,互有接觸,阿塞拜彊方面稍有動作,都會形成對俄羅斯維和部隊“包餃子″的地理態勢。阿塞拜彊軍隊,也不可能會進攻俄羅斯維和部隊,打打擦邊球修理一下亞美尼亞,俄阿會心照不宣,彼此互不侵犯。
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現在是處於內外交困的漩渦之中,因亞阿戰爭失敗,導致民眾要求他下臺的呼聲高漲,但他拒絕交權。在此種情況下,帕希尼揚頻頻刷存在感,動作不動,目的都是為了轉移矛盾視線,為自己洗脫責任穩固權力,但他很被動操作的空間較小,只能把矛盾轉移到俄羅斯身上。
亞美尼亞親美親俄,結局都會是一樣的,這不是問題的關鍵,大國之間的博奕,無足輕重的小國,隨時都會成利益交換的籌碼。土耳其高調支援阿塞拜彊收復納卡地區,在國際社會有一定的法理依據,俄羅斯也不會因為亞美尼亞親俄,就會直接支援亞美尼亞,與土阿聯盟產生直接的矛盾,這並不符合俄羅斯目前的利益,畢竟現在的俄羅斯不是前蘇聯。事實上土俄是達成了某種默契,重新平衡劃分了各自的戰略利益版圖。
-
3 # 張風高
要說納卡地區的再次衝突,也可以說是必然的事情。因為交戰的雙方都感覺到不服氣吃虧,尤其是亞塞拜然國家,亞塞拜然在土耳其人的處使挑撥下更是不憤!要不是俄羅斯人在中間做梗。亞塞拜然早就把亞美尼亞國家給佔領了!還有亞美尼亞國家的民眾也是對俄羅斯人不滿意,說俄羅斯人是偏向著亞塞拜然。不然的話為啥俄羅斯人不去阻止阿土軍人的進攻呀!為此亞美尼亞國家也是上下都埋怨俄羅斯人。再說亞美尼亞國家也不甘心情願的把納卡地區的土地讓亞塞拜然給搶佔?俄羅斯人在中間確成了中間的兒媳婦了,是兩頭受氣!阿軍強行出兵圍攻俄羅斯國家的維和軍人,俄羅斯有150多人被阿軍說俘虜還比較恰當。阿軍之所以敢對俄羅斯維和部隊下手!這就是說明了阿軍肯定是有土耳其人的頂立相助?不然的話就是借給阿軍一個膽子,阿軍也不敢向俄羅斯軍人動手。看起來納卡地區又要迎來一場新的戰爭!這一次俄羅斯人很可能會要參戰。
-
4 # 軍迷小男孩
納卡戰爭失敗之後面對民眾要求其下臺的窘境,帕希尼揚直接甩鍋俄羅斯,認為俄羅斯作為亞美尼亞的盟友在戰爭中的“袖手旁觀”才導致戰爭的失敗。
此次亞美尼亞總理釋放出俄軍維和部隊在納卡地區被亞塞拜然軍隊包圍的訊息,無非就是想在輿論上逼迫俄軍出手利用俄軍奪回納卡地區。
近日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軍隊又辛·塔格拉爾、赫察別爾德兩個定居點發生軍事衝突,亞美尼亞認為俄羅斯維和部隊應該出面制止亞塞拜然軍隊的行動,而俄羅斯維和部隊認為該地區按照亞阿兩國簽署的協議已經歸亞塞拜然所有,亞塞拜然驅逐當地的亞美尼亞人的行為完全合法。
而此時帕希尼揚釋放俄軍維和部隊在納卡地區被亞塞拜然軍隊包圍,無疑就是挑撥離間俄軍和阿軍的關係,試圖借俄軍的手奪回納卡,同時也向亞美尼亞民眾釋放出俄羅斯根本靠不住,對於亞塞拜然的侵略俄軍完全無動於衷。
-
5 # 詩人的眼睛看世界
準確的說,俄羅斯在納卡地區的維和部隊,確實是被包餃子,不過,作為餃子皮的亞塞拜然,不會傻蛋到向俄羅斯維和部隊開火。
要說納卡地區,真的算是2020年度的國際熱點,之所以這樣說,首先就是土耳其作為第三國家一開始就明火執仗成為亞塞拜然一方的主力軍,這在國際衝突中實屬罕見。
第二,亞美尼亞挑起納卡衝突,本來就是作為進一步向美國主子表達忠心的行動,結果沒有得到美國主子的庇護,反而偷雞不成蝕把米,誤了卿卿性命。
本來被邊緣化的俄羅斯透過特別操作,以一個士兵的生命,以維和的形式,攫取了控制納卡地區的主動權。
在這裡面,可見亞美尼亞的首腦人物多麼弱智,多麼不靠譜,所以,這個弱智、不靠譜的亞美尼亞總理無論怎樣做、怎樣說,都只當聽聽就行,沒必要當真。
當然,那個弱智、不靠譜的亞美尼亞總理,從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只知道一條道走到黑,所以以反俄起家,當然也要把所有的不痛快都扣到俄羅斯頭上。
現在俄羅斯控制住了納卡地區,這遠遠出乎這個亞美尼亞總理意料之外,他設想的是,把納卡地區炒熱,就能把美軍引進來,這樣他就是美軍進入俄羅斯南大門的首功之臣,至於亞美尼亞,把亞美尼亞換成自己的利益,何樂而不為。
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算中不打算中來,沒把美軍引來,反而讓俄羅斯捷足先登了,所以這個亞美尼亞總理,恐怕做夢都夢到俄羅斯被包餃子消滅了。
說實在的,納卡一個彈丸之地,無論那個國家的軍隊在那裡,都是做亞塞拜然軍隊包餃子餡,俄羅斯敢做餃子餡,恐怕沒有幾個國家敢做消滅俄羅斯的餃子皮,即使是美國,也要三思而行。
亞美尼亞總理雖然恨俄羅斯恨的要死,但是他也沒膽量組織消滅俄羅斯的餃子皮,不過,找藉口黑俄羅斯還是可以的。
俄羅斯對於這樣的跳樑小醜,根本就不當回事,大不了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就解釋清楚了,人家俄羅斯不鳥你,你繼續黑下去吧。
-
6 # 歐亞萬花筒
這個訊息是真是假並不重要,重要的一個基本事實就是,俄羅斯維和部隊在某個時點出現在那卡地區,旨在維護地區力量平衡,及時表明一種態度,俄羅斯完全有能力維持固有勢力範圍的戰略平衡和自身利益!但是俄羅斯並不想真的打一仗,因為這也是不符合其利益的!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有意透露一些敏感資訊,只不過是想透過激將法促使俄羅斯入局,因為歷史上也有過蘇德瓜分波蘭的前車之鑑,最後短兵相接的死對頭曾經也曾經夥穿過一條褲子。
-
7 # 談股論金分享財富
最為主要是為了平息國內矛盾,穩定國民情緒。
前段時間,就是因為亞美尼亞總理尼科爾·帕希尼揚在對亞塞拜然的納卡戰爭中失利,最終在俄羅斯的調停下達成停戰妥協。結果被引發了亞美尼亞國民的激烈反對,並稱其為亞美尼亞的叛徒!
其實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之間的民族仇恨是有歷史淵源的,因為納卡地區,全稱為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古就屬於亞美尼亞。亞美尼亞是一個古老的國家,公園前5世紀就形成了亞美尼亞族,公園前331年成立了亞美尼亞王國。而納卡地區一直都屬於亞美尼亞這個國家。而亞塞拜然的出現還是上世紀20年代的事情。可以說是一個年輕的國度,但卻繼承了突厥人的兇殘,曾多次對亞美尼亞進行入侵,並進行種族滅絕。1988年,納卡地區又要求劃歸亞美尼亞管轄,此舉激怒了亞塞拜然,又對納卡地區的亞美尼亞人展開屠殺,亞美尼亞人死了3萬多人,近100萬人淪為難民。所以兩國之間民族矛盾深厚,早已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所以總理的妥協顯然從民族情感上不被接受。為了平息國內的反對浪潮故意散佈的假訊息。並且在歷史上,在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衝突問題上,俄羅斯多數情況站在亞塞拜然一方,讓亞美尼亞內心非常不滿。所以也想左右逢源,向西方靠攏。這當然會引發俄羅斯的強烈反彈。
這次衝突,亞美尼亞國力弱小,根本不經一打,戰爭一開就死傷慘重。俄羅斯就一直裝糊塗,根本就不介入,借亞塞拜然之手狠狠地教訓一下亞美尼亞:你們還倒向西方嗎?所以這種釋出假訊息也是發洩不滿的一種表現。
當然也有離間俄阿關係的考量,但這只是亞美尼亞一廂情願的搞法,俄羅斯又豈會上當?
-
8 # 熊style
亞美尼亞總理在簽署停戰協議後,面對全國各界的反對,帕尼西揚無力收拾亂局,讓亞美尼亞再次團結!他反而在俄羅斯的支援下,動用國家安全域性打擊反對派,甚至給他們扣上試圖奪取國家政府的罪名:配合俄軍逮捕反對停戰協議的亞美尼亞軍官,讓俄羅斯加強對亞美尼亞的控制…
這位總理很奇葩:戰前無視亞塞拜然大力擴充軍備、集結軍備的舉動;戰時除了向美國求援再無其他動作,還讓妻兒做秀欺騙國民、解除具有指揮能力的總參謀長,導致亞美尼亞軍一潰千里;戰後逃避責任,自己躲到俄羅斯大使館,將戰敗責任推給被自己解職的前總參謀長身上——其實,這位總參謀長就是把總理夫人從指揮中心勸離而已。
而在俄羅斯、土耳其的聯合壓力之下,俄羅斯進駐納—卡地區為有自己在外高加索建立"防火牆"之餘,俄軍也保護剩餘幾個亞美尼亞聚居區安全:似乎亞美尼亞總理不領情!
12月16日,亞美尼亞聯合反對派在包括首都埃裡溫在內的多個大城市,發起名為“尊嚴行軍”的大規模示威遊行,要求帕希尼揚下臺,如果帕希尼揚繼續拒絕下臺,將會在12月22日發動全國範圍的大罷工——亞美尼亞聯合反對派是親俄的,推選的總理人選也是親俄分子——為了轉移視線,帕希尼亞卻接受美國“自由電臺”的採訪:重申自己不會辭職後,又稱有可靠訊息來源,部署在納卡地區俄羅斯維和部隊已經被亞塞拜然軍人包圍,他表示俄軍被包圍的地點是此前曾發生衝突的嘉德魯茨基區。
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納—卡衝突中沒有發揮任何作用:阿土聯軍的技術、人數優勢讓亞美尼亞無力抗衡——還是俄羅斯、伊朗發揮地區穩定的作用才讓戰火暫熄。而這位總理戰時不給力、戰後跑路的行徑激起全亞美尼亞人的憤怒!親俄反對派多次發起遊行、不信任提案,亞美尼亞軍方激進軍官試圖逮捕他——不殺不足以謝國人!
可是,亞美尼亞反對派鬧歸鬧,它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綱領:如何緩解危機、如何處理納—卡民族問題、如何與俄美土協調、如何建立完善的國防體系…導致俄羅斯也很頭疼:它們肯定親俄,但是亂哄哄的上臺以後是否長久存在就是一個難題!與其這樣,不去靜觀其變;畢竟,帕希尼亞急需俄羅斯的力量保護政權!一旦他失去利用價值,俄羅斯直接"解僱"他沒有難度…
-
9 # 朱坤明
亞美尼亞希望俄羅斯能夠和亞塞拜然打起來,它好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狐假虎威,依靠俄羅斯的強大軍事力量把納卡地區都控制在自己的手裡,俄羅斯幫助它震懾土耳其和亞塞拜然聯軍。我記得亞美尼亞有很多後裔在美國生活,所以亞美尼亞最大的希望是美國出手,但是左盼右盼美國的軍事力量都沒有參加,不得已它就尋求俄羅斯和普京的幫助,俄羅斯最喜歡參加地區衝突的調解,增加自己的話語權,特別是在獨聯體和自己的周邊。所以,亞美尼亞發出求援的訊號,普京二話不說,把自己的維和部隊調往納卡地區,阻止土耳其、亞塞拜然把整個納卡地區都佔領了。其實普京早就準備好了一切,士兵和裝備都在待命狀態,就和當年的敘利亞一樣,巴沙爾一句話,普京的援軍就到了。亞美尼亞自身的力量是無法和土耳其、亞塞拜然抗衡的,戰場上屢戰屢敗,土耳其在和亞美尼亞的邊境地區派遣了大量的軍事人員,牽制住了亞美尼亞投入到正面戰場的軍事力量。它有後顧之憂,拆東牆補西牆,捉襟見肘。亞美尼亞的如意算盤就是背靠俄羅斯,在戰場上為自己贏得主動權,痛痛快快地打一仗,俄羅斯是主力,他是搖旗吶喊的,提供救援和後勤保障。但是俄羅斯並不想完全的幫助亞美尼亞奪回全部的被佔領土,原因有納卡地區的地位未定,亞塞拜然和俄羅斯在裡海有能源合作,俄羅斯和土耳其在敘利亞的合作,天然氣管道的建設等,俄羅斯黑海艦隊出發到地中海離不開土耳其的海峽通道。所以,亞美尼亞撒佈訊息說亞塞拜然把俄羅斯的軍人包了餃子,再不出手就來不及了,希望俄羅斯的海陸空對亞塞拜然開火,它好坐收戰場的戰利品,對自己的老百姓有一個交待。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俄羅斯的智慧不是亞美尼亞可以操控的,大國的博弈複雜多變。
回覆列表
當地時間12月16日,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接受採訪聲稱,亞美尼亞軍方得到可靠訊息,亞塞拜然軍隊已經將俄羅斯維和部隊團團包圍了。帕希尼揚言之鑿鑿,俄羅斯維和部隊被包圍的地點就在納卡地區,具體為嘉德魯茨基區。該地區之前是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軍隊必爭之地,在和平協議簽署之後,俄羅斯維和部隊接管了此地。
帕希尼揚總理聲稱,俄羅斯維和部隊已經被亞塞拜然“包餃子了”,因為地形複雜,俄羅斯維和部隊通訊設施存在一定問題,為了奪取此地,亞塞拜然軍隊很有可能夥同土耳其軍隊發動了進攻,或者土耳其特種兵僕從軍穿著亞塞拜然軍人的衣服參加了戰鬥。無獨有偶,之前亞美尼亞軍隊也曾遭遇相似的問題,遭遇相同的對手。
過,亞美尼亞總理很快被打臉,12月16日晚,俄羅斯國防部發表宣告,聲稱俄羅斯維和部隊在納卡地區很安全,並沒有出現戰鬥,在俄羅斯維和部隊的維持下,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兩國實際控制線附近,局勢安穩,沒有出現戰火重燃的現象。
這就尷尬了,問題來了,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為什麼要撒謊呢?本號張文平侃軍事分析,第一:納卡地區停火協議簽署之後,俄羅斯2000多名維和軍人立即進入,納卡地區其實在俄羅斯軍隊控制之下,面對這種情況,亞塞拜然和土耳其都不是很服氣,只不過亞塞拜然沒有膽量向俄羅斯軍隊進攻。
只能等待俄羅斯將安卡地區交付給亞塞拜然,因為俄羅斯也承認納卡地區是亞塞拜然領土,只不過土耳其軍隊進駐亞塞拜然本土之後,俄羅斯很不滿意,有可能駐紮在納卡地區不走了。因此,亞美尼亞總理有挑撥嫌疑。第二:現在帕希尼揚壓力很大,簽署納卡地區和平條約之後,帕希尼揚已經成為了“賣國賊”。
當地時間12月16日,亞美尼亞各支反對派強強聯手,聯合逼宮,在亞美尼亞各大城市舉行了大規模的遊行示威,要求總理帕希尼揚下臺。反對派認為,2020年亞美尼亞出現了很多問題,戰爭失敗,丟失納卡地區,經濟發展失速,社會問題嚴重,對此,帕希尼揚總理負有主要責任,必須辭職下臺。
不過,帕希尼揚拒絕交出權力,在這種情況之下,宣稱俄羅斯部隊遭遇亞塞拜然包圍,其意在轉移矛盾,或者為自己開脫,言外之意,俄羅斯維和部隊都被包圍了,亞美尼亞軍隊戰鬥力有限,簽署和平協議,是不得已而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