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歷史看生活

    三晉指戰國時的魏、韓、趙三國。

    春秋時期的晉國被戰國的趙國、魏國、韓國三國所取代,史稱“三家分晉”。因此,在《戰國策》、《史記》、《資治通鑑》等書中,將趙、魏、韓三國合稱為三晉。

  • 2 # 藍色記憶CC

    三晉其實就是趙魏韓三國。

    這三個國家原本都是春秋老牌強國晉國的三個大臣,最後三家瓜分了晉國,歷史也進入到了戰國時代。

    因為位置的關係,趙韓魏三國都處在三站甚至四站之地,因此很多時候三國總是還說著三晉一家要聯合起來的話,當然也只是說說而已,因為他們之間的相互征伐就是很常見的事情。

  • 3 # PM趙小磊

    最近受《大秦賦》的影響,看到春秋戰國時期的問題,就想聊一聊。題主提到的三晉,其實就是西周名存實亡以後,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所創立的晉國。進入春秋時代以後,華夏大地被各方諸侯分別佔領,成立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國家,小的咱們不說,實力最大的還就是春秋五霸分別的領地,其實到了戰國時代,也基本上還是這樣的格局。而春秋時代到戰國時代,一般大家都把三家分晉作為其最具代表性的事件。

    三家分晉,指的就是韓、趙、魏。在春秋時代末年,晉國內部有四大家族,智、趙、韓、魏,其中以智氏最強。當時智家的當家的叫智伯瑤,為人蠻橫不講理,仗著自己家族強大,不顧禮儀,大行強盜思維,恃強向韓家、魏家、趙家索要土地,韓家、魏家當時為了保全自己,忍痛割讓了,但是在向趙家要土地時,趙家趙襄子直接就回絕了,還放出話來,別以為你智家強大就可以肆意妄為,我老趙家也不是好惹的,不服就幹一架。智伯瑤這人本來就頭腦簡單,強逼著韓家、魏家就呼呼喊喊的朝著趙家殺去。趙襄子佔著地利,固守晉陽,也就是今天的太原。打了兩年,楞沒攻下來,這和韓家、魏家出工不出力也有關係。最後智伯瑤想到水淹晉陽的絕戶計。雖然給城裡的官兵和百姓造成了一定損失,但是大家對智伯瑤的仇恨是更深了。趙襄子這時候派張孟談去遊說韓、魏兩家,這兩家人和趙家一拍即合,心說你怎麼早不來啊!早就對智家看不過眼兒了。三家合力放水倒灌智家軍營,大破智家軍,擒殺智伯瑤。

    晉國在春秋時代,除了巔峰時期的齊桓公惹不起,基本上可以說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據了最好的位置,實力也最強,而且是春秋時代,整個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黃河流域最核心的人類發展地區。晉國前前後後存在了100多年,有過非常輝煌的歷史,可是這些君王的格局都有限,缺乏大一統的胸懷和野心,所以基本上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你們其他各國都服了就行了。像什麼秦國、楚國,在那時候的晉國人眼裡,說誇張點,都是蠻荒中人,一幫野人!雖然國土面積大一點,也不值一提。我琢磨著,這和當時人的認知有關係,不能直觀看到實際的國土面積,以及農業、工業資源的開發性。秦國在西北,那時候人的思維就是少水、苦寒,髒不拉幾的。楚國就是蠻荒,到處都是原始森林,蛇蟲鼠蟻眾多,不宜人類生存。而晉國所在的中原地區,人口眾多,農業、工業、經濟發展良好,被認定為天下的中心。

    後來趙、韓、魏三家基本形成了一個平衡,隨著周王朝的逐漸消亡,對天下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小,這三家一琢磨乾脆各自為國吧!一個強大的晉從此就分為三段了。趙國以太原(後來遷到邯鄲)為中心、魏國以開封為中心、韓國以新鄭為中心的三大豪強誕生了,加上齊、秦、楚、燕,成為了戰國七雄,而華夏大地也拉開了新的一幕。

    三家分晉以後,韓、魏、趙,三國也逐漸看清了形式,論國土面積,論綜合國力和地理位置,都比不上另外四國,本來佔據萬國中心的有利位置,反而成為了被四大豪強包圍的態勢。所以這三家也很明白,逐漸形成了同盟,三國是分家不分心,有事大家一起上。要不然被那幾個大國分別擊破,大家都是個死。所以齊國在攻打趙國時,魏國冒著風險“圍魏救趙”,秦國攻打趙國時,東方六國合縱應對,但是死戰的只有魏國和韓國。而且在那個各國混戰的戰國時代,這三國之間始終沒有大規模戰鬥,同仇敵愾的決心還是挺不錯的,而且三國的皇室為了加強這種聯絡,非常注重聯姻,趙國的公主不是嫁到魏國就是韓國,韓國的公子必定取魏國或趙國的公主。

    本來這三國可持續發展的態勢要一直結盟下去,強秦一時半會也很難都拿下,但就是因為人才的匱乏,才造成了一個缺口。韓國在三國之中本來就是最弱的哪一個,而“戰國四公子”唯獨韓國沒有這樣的豪傑。戰國末期,秦國越來越強大,各國為了增強國力,竭力網羅人才。他們禮賢下士,廣招賓客,以擴大自己的勢力。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趙國的平原君趙勝禮賢下士、廣結善緣,為增強國力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而反觀韓國呢?整個戰國時代,存在感最低的就是韓國, 讓人能夠記住的也就是韓非子和韓國的美人了。而秦國第一個滅掉的也是韓國,而且是用韓國的降將內史騰滅的韓,真是莫大的諷刺。趙國則是在悲壯的交鋒中,慘敗,也結束了與世仇秦國百年的糾葛。魏國堅持到了最後,但因為兵力太過懸殊,還是城破人亡。自此,三晉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世間再無“四公子”。

    三晉滅亡以後,攻佔楚國也是一帆風順,而齊國只是象徵性抵抗了一下,就投降了。秦國終於在經歷了六代君王的“東出”理念強化後,終於在嬴政時代,完成了這一偉業。接下來就是“秦、楚”之間的糾葛了。雖然秦統一了天下,一時風光無量,但是誰能想到這麼一個牛B的王朝,僅存在了15年呢?就在秦始皇兢兢業業的親自巡視邊境的時候,民間一則話語“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逐漸在華夏大地傳播開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隨著社會的發展,婚前同居的越來越多,這種現象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