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行走的大話劉

    梁的出走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那就是告訴全球的頂尖人才,即使你來中國對國家發展或企業發展有很大貢獻,活幹的差不多了隨時是可以被卸磨殺驢的。也告訴他們作為技術人才,在我國的地位不高,不要輕易把自己的技術傾囊相授,要有所保留。對於梁的出走,我個人是對一些人深感失望的,一個不尊重人才的企業,是抗不起領導中國產業鏈突圍的大旗的。

    一、事件回顧

    12月9日,CEO梁孟松接到董事長周子學的電話,首次被告知要任命蔣尚義為“副董事長”;

    12月15日,中芯國際召開臨時董事會表決透過蔣的任命,梁孟松投棄權票,併發出致董事會信函表達可能的辭職意願;

    12月16日,中芯國際公開發布《中芯國際關於執行董事及聯合執行長梁孟松博士可能辭任的說明公告》以及《中芯國際關於委任副董事長、執行董事的公告》,梁孟松“可能”要出走的訊息傳遍全球。(“可能辭任”說明還沒正式遞辭呈,還沒正式遞辭呈就公告發的滿地皆知,見過有這樣挽留人的嗎?)

    二、當前晶片領域破局對我國重要性

    1.半導體產業有多重要?

    半導體產業對我國的重要程度可以這麼說:半導體領域能否突破,直接關係到我國能否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半導體產業就是積體電路產業,是我國最嚴重的高階卡脖子產業,美國、日本、歐洲、臺灣壟斷了92%的供應市場,賺掉了絕大部分的這個領域的錢。

    絕大部分是多少?先心裡有個概念,2019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銷售額是4123億美元,92%意味著3800億美元轉化為美日歐臺的銷售收入。

    2019年韓國半導體出口金額就達到939億美元,佔到全球半導體市場的接近四分之一,前段那時間日韓貿易戰,日本限制幾種半導體材料向韓國出口,輕輕鬆鬆把韓國打趴下了,這可以看出半導體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那說了這麼多,半導體對中國有多重要?根據我國海關的統計資料,2019年我國積體電路的進口金額是3040億美元,這是什麼概念,要知道我們國家2019年原油進口規模才1662億美元,半導體進口規模是原油的1.83倍,半導體才是名副其實的“大宗商品”,我國在全球費盡心力爭奪大宗商品定價權,結果絕大部分外匯不是被原油這個大宗商品之母賺走的,而是被半導體賺走的。這個資料真的太恐怖了,這個進口規模佔到全球市場份額的73.7%,可以看到半導體對我國究竟有多重要,可以說,背靠中國,我們讓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上的很多國家過上了好日子。

    3040億美元流出是個什麼概念?意味著我國假設把流出的這些外匯什麼東西都不買每年每人發20萬工資,可以養活1000萬人,讓1000萬人過上小中產階級的生活。意味著如果拿這些錢在國內做到進口替代,我國半導體一個產業可以每年增加約2萬億人民幣的營收,企業利潤率10%用來發公司,可以有100萬年薪超過20萬的就業人口,利潤率每增加10%,就業人口多100萬。

    2.國家支援力度,前所未有

    2020年,國務院釋出了《關於印發新時期促進積體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對半導體產業重點政策扶持,包括財稅政策、投融資政策、研究開發政策、進出口政策、人才政策、智慧財產權政策、市場應用政策等,扶持力度基本是空前的。

    中芯國際更是要錢給錢,要政策給政策,2020年科創板上市的時候,IPO過會用了18天,500億募資說給就給。

    也可以看出國家在這個領域有多著急。

    3.重要節點,臨陣換將

    然而,就是這麼重要的產業,就是在這個這麼重要的攻堅時點,在中美打仗檔口,中芯國際臨陣換將了。

    戰場打仗的時候,臨陣換主將是十分忌諱的,特別是主將乾的還不錯。

    三、梁出走可能的原因

    先看看中芯國際的掌門人更迭過程,

    2000年張汝京創辦了中芯,中芯成了全球第三大代工廠。

    2003年,中芯國際被臺積電在美國告了,拉開了和臺積電數年的撕X大戰,先後兩次敗訴,被告的沒辦法了,2005年張汝京被迫卸任董事長,找了中科院院士王陽元接棒,張自己當CEO幕後實控。

    2009年第二次敗訴後,張汝京被迫卸任CEO離開中芯國際,62歲的江上舟臨危受命成了董事長,江40歲入仕,在上海對中芯和張汝京有引入之功,上崗後因為與張汝京的關係和自身背景,灣派與陸派兩邊調節起來沒什麼問題。但畢竟江是內陸人,所以CEO的位置留給了王寧國,王生於南京,長於臺灣,學成於美國,是灣派可以接受的。

    2011年,幹了六年的江去世了,中芯陷入內鬥,灣派與陸派爭權,幾番動盪與妥協後張文義上崗收拾亂局,張是江是同學,以前又做過電子工業部副部長,這個背景讓他成為兩邊都暫時可以接受的人上了臺,但內鬥讓王國寧的CEO當不下去了,王本來要競的是董事長的位置,後來局勢太亂上崗未成,失敗後選擇了退出,這樣代表灣派的CEO崗位就空下來了。為了平衡局勢,張文義把邱慈雲推上了CEO的位置,邱是臺灣人,2000年跟著張汝京建立了中芯國際,05年離開中芯國際加盟華虹時王國寧是他的上司,所以王國寧走後,邱就順理成章的重新上了中芯國際的CEO的崗。

    2015年周子學接班董事長,周也是老體制內了,在以前的電子工業部、資訊產業部,後來的工業和資訊化部都幹過,加入中芯國際時59歲。但畢竟邱慈雲11年就來了,還有作為創始人的身份,所以這個董事長是不好當的,但是不好當不代表什麼都不做。

    2017年,61歲的邱慈雲辭任CEO,周開始實際掌權,邱辭任的原因分析一下的話,離不開國資資金介入力度越來越大,話語權也越來越大,還有我國與國際先進製造水平的差距還是很大的,中芯需要開拓進取的領路人,所以守成的邱下臺了。邱走後,趙海軍接棒CEO,趙生於中國學於中國,接力CEO崗位的時候54歲,雖然國籍新加坡,但他的上任並不能安撫企業內部的臺灣派,董事長CEO這麼多年來首次都是陸派的人,灣派被架空了,內部不穩定性開始升高。

    所以周子學找來了梁孟松,2017年10月,梁在趙任CEO後三個月,緊接著入場,同樣也擔任CEO的角色,由於梁是臺灣人,所以平衡了灣派的力量,中芯國際“奇特”的雙CEO制正式成型,梁管研發,趙管制造,周執大權,權利制衡看來很完美。

    但是新的問題出現了,樑上任後太猛,正如他本次致信董事會的檔案所說,“我來大陸本來就不是為了謀取高官厚祿···目前28nm,14nm,12nm,及n+1等技術均已進入規模量產,7nm技術的開發也已經完成,明年四月就可以馬上進入風險量產···5nm和3nm的最關鍵最艱鉅的8大項技術也已經有序展開,只待EUV光刻機的到來,就可以進入全面開發階段”“從28nm到7nm,共五個世代的技術開發。這是一般公司花十年以上的時間才能達成的任務。”

    矛盾的關鍵就在這裡,梁只來了3年,完成了5代技術開發。從成果上來說,雖然陸派實際掌權,但梁的貢獻與影響力太大了。等到明年,今天佔據絕對主流地位的7nm量產,那麼戰功的分配及其後續影響力是不可估量的。

    其實當初邀請梁進入核心團隊,形式上是要弱化灣派權利及影響力,預期需要的只是一個平衡局勢的工具人,只要默默幹事就可以了,但是結果事與願違,弱化後的灣派在梁的帶領下影響力已經壓不住了,功成後世人只知梁孟松傳奇,事後會將功勞也歸於他。但是梁進入中芯,之前經歷了懷才不遇,先後離開了臺積電與三星,國內中芯在他看來是唯一可以施展抱負一洗恥辱的平臺,當初周邀請他的時候,他可能真的以為終於可以作為主角一展拳腳了。

    2020的局勢是,梁孟松68歲,還能幹很多年,而且影響力越來越大,有意思的是,這個影響力如此巨大的CEO,上任後竟然從來沒露過臉,這是不能忍的。經歷臺積電三星事件後,梁其實也沒有很合適的平臺施展拳腳並證明自己,所以是沒有辦法主動勸離的。而硬性勸離,特別是在中美大戰半導體趕超的關鍵時期,周要背領導責任和強大的輿論壓力,這個是個人前途不能接受的。

    所以,2020年末,即使入職也幹不了幾年,即使賴著不走也熬不過自己,74歲的蔣尚義就來了。蔣是技術大牛,走了一個大牛引入一個資歷更老的大牛還是灣派,既可以安撫社會輿論、股東、灣派並給國家一個解釋,還能以人才引進的名義引入並減弱梁的影響,這樣,明年7nm量產後國產替代浪潮中芯業績暴增的功勞也可以順利撈到了。

    引入蔣這個決策的心計是非常深沉的,

    其一,蔣是臺積電時代梁的老師(樑上學時師從胡正明),蔣從臺積電隱退後,樑上位敗給同門簽了競業協議後離開臺積電,這個時候梁是懷才不遇的,因為他覺得自己能力更強;後來梁悄悄去了三星,併成功幫助三星崛起,蔣知道後舉報了徒弟梁孟松,梁被迫離開三星,師徒交惡;再後來梁來了中芯國際,想正大光明的證明自己。師徒交惡,是公開資訊,周是知道的,但他還是把蔣請來了;

    其二,引入蔣給他的崗位是“副董事長”,這個奇特的設定與雙CEO一樣,但是副董事長在職級上壓了梁CEO一頭,這是讓梁非常不舒服的;

    其三,引入蔣的決定正式確立意向前沒有徵求CEO梁的同意,那麼這個環節要麼證明梁被董事會架空,要麼證明周知道他們交惡,過早告知梁肯定不會同意。從2020年12月16日同時發出的兩封通告來看,在梁只是表達出走意願的情況下,尚未辭任走完流程,就公告所有人梁可能要走了,同時公告所有人蔣的任命通告。這是非常明顯的,不給梁迴旋的餘地,沒有打算真心私下勸留,讓梁孟松自己走人。

    對於這個過程,我們在史書上見過很多次了,事實證明,有一些個人或團隊野心,是可以凌駕於國家利益之上的。卸磨殺馿,即使在現代社會,也從來都不是什麼新鮮事。如果你是一個有野心有抱負有理想有能力的人,想要做出一番功績,得先學會保護自己,幹掉對手。

  • 2 # 愛影傻小白

    再怎麼氣憤,也只能吃瓜,個人的野心完全駕馭國家利益,名族利益,中國就沒有一條法律能壓壓這種內鬥之風嗎???

  • 3 # 染火楓林12137

    這就是明顯的“內訌”,對現任聯合CEO(聯合首席執行Quattroporte)梁孟松的權利架空。公司如此巨大的人事調整,作為公司的CEO和執行董事,在事情發生之前竟然毫不知情,這很明顯是公司發生了巨大的“內訌”,梁孟松受到了排擠和權利架空。

    作為一名對中芯國際做出重大貢獻的人來說,受到這樣的遭遇,離職是最正確的選擇,作為中芯國際來說,這樣明目張膽的排擠功臣,讓“狡兔死,走狗烹”的事例再次出現,真的有利於公司的發展嗎?更何況當前中芯國際距離國際最先進水平還有很大一段路要走,這個時候就排擠功臣未免太心急了一些。

    這件事搞得沸沸揚揚,人心浮動,很明顯不利於中芯國際的發展,目前正是中芯國際大力發展趕超國際先進水平的重要時間點,中芯國際這一系列的高層人事調整,必將對公司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影響。

    在這一點上,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需要擔負重大的責任,我們甚至於有理由懷疑,如今的中芯國際還在大搞“一言堂”,官僚主義作風仍然在中芯國際盛行

    我們來看一下目前中芯國際董事構成就明白梁孟松面對蔣尚義的入職為何反應如此巨大了。當前中芯國際的董事構成為:執行董事周子學(董事長)、趙海軍(聯合CEO)、梁孟松(聯合CEO)、高永崗(CFO),蔣尚義入職後將加入執行董事行列,成為副董事長,位列梁孟松之前!面對如此巨大的人事調整,作為公司的二把手,竟然毫不知情。怎能不讓人憤怒!

    中芯國際的“內訌”引發了資本市場的擔憂,中芯國際港股停牌交易,A股市場暴跌6.9%,市值蒸發超過二三百億。

    中芯國際領導層如此排擠功臣,也極易引發公司員工的擔憂。說到底像中芯國際這樣的高科技公司,人才才是最重要的資本,一個企業對待人才的態度,決定了這個企業能夠走多遠,從這一點來看,中芯國際領導層應該好好反思一下了。

  • 4 # 神槍手哦

    中芯國際,自!毀!長!城!

    梁孟松何許人也?網上簡介一抓一大把,這裡只說說重點。

    他是中國最有可能歸化的臺籍技術大牛。

    梁孟松當年出走臺積電轉任三星,令南韓半導體得以短短數年內成為臺積電的重要競爭對手,這一經歷,讓梁在臺灣備受詆譭,迴歸臺灣已被徹底堵死,甚至因臺積電的影響其在其他國家發展亦受到限制。中國,是梁才智發揮的最好舞臺。

    他是世界半導體制造行業的絕對技術大牛。

    兩次跳槽,讓兩家落後企業一躍成為名列前茅的業界明星企業,讓一個國家的半導體行業發展提前了數十年,堪稱半導體國父。這樣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要是擱在伊朗,說不定現在已經掛在牆上了。

    他是中國真正需要的補短板的科研人才。

    曾經的科研大牛,研而優則仕的現象比比皆是,許多人早已坐在老闆桌前功成身退,實驗室的灰怕已一尺來厚了,梁在中芯負責的新制程發展進度有目共睹,足以說明其寶刀未老。

    一個國寶級的技術大牛,以公開辭職這種最為激烈的對抗形式,向一家以技術為主導和生命線的公司發起對抗,動搖的不止是中芯國際的股價、形象,更震顫了我們國家高科技人才戰略的國本形象。

    在外界眼中的中國,是一個嚴重缺乏民主的政體(西方妖魔化的報道,為抹黑中國形象而刻意營造),但是這一次,在業界擁有巨大影響力的梁孟松以這樣一種堪稱悲憤的姿態公開辭職,無疑將為西方媒體再送上一劑猛料!多年來,中國大力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戰略的形象與大局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創!

    這樣一個任何一個國家做夢都想挖走的人,在中X國際竟然得不到理應的尊重。

    這騷操作換來的一計響亮的耳光,

    活該!

  • 5 # 睿思天下

    梁夢松可能將離開中芯國際,這個可能對於中芯國際來說,不是一個好訊息。但是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國內非常注重半導體晶片的生產和研發,已經很多企業準備涉足晶片生產,這樣來說,梁夢松博士可能也不會離開大陸的,這個對於其他半導體代工企業來說,可能是一個好訊息了。

    梁夢松博士歷經臺積電,三星半導體等企業,都做出了突出的成績。而這幾年以來,由於梁夢松博士的加盟,中芯國際發展較快,不僅快速突破了14奈米,12奈米量產技術,而且N+1代晶片生產技術已經研發成功,可能也將要開始準備量產,這個技術水平大概相當於臺積電7奈米的工藝製程,只需要28奈米DUV光刻機就能夠生產。而且中芯國際N+2代工藝製程技術的研發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如果未來能夠獲得EUV光刻機的話,那麼就能夠生產5奈米,甚至3納米制程的晶片了。

    而今日,中芯國際準備聘請蔣尚義擔任中芯國際副董事長,而梁夢松作為CEO可能並不知情,這樣的情況是比較罕見的事情。梁夢松作為中芯國際高層管理者,應該知曉中芯國際重大的人事變動,但是這個事情,可能梁夢松並不知道,這樣梁夢松可能感覺到有些不受尊重了,可能就想離職了。

    從上述梁夢松的貢獻來看,顯然是巨大的。上任的兩三年內,接連突破28奈米,14奈米,12奈米,7奈米五代晶片量產技術,一下子就取得了別的半導體工廠十年八年才能夠取得的成績,這樣的貢獻,大家可能也是有目共睹的了。

    而現在對於中芯國際來說,如果梁夢松離開,顯然風險可能也是比較大的,雖然7奈米以上的量產生產工藝技術離開了梁夢松,可能暫時問題不大,但是如果考慮到未來研發的話,那麼中芯國際雖然有一個蔣尚義加盟,但是如果想短期內追趕上臺積電,感覺上可能就很難了。

    綜上所述,梁夢松在中芯國際做出了重大貢獻,如果現在離開,可能會對中芯國際造成比較大的影響。但是現在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很快,梁夢松博士可能也不會到國外的,只要是留在國內,只要有人給鉅額投資,那麼可能過個幾年,又一個強大的晶片代工企業就有可能崛起了。

  • 6 # 手機小站

    時間過得真快,目前梁孟松已經入職中芯國際兩年多的時間。而這兩年多以來,梁孟松使中芯國際與臺積電的差距在不斷的縮小,眼看著就要邁進7nm了,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偏偏在這個節骨眼,梁孟松卻提出了請辭意願:

    我是在12月9號,上星期三早上,接獲董事長電話告知:蔣先生即將出任公司副董事長一職。對此,我感到十分錯愕與不解,因為我事前對此事毫無所悉。我深深地感到已經不再被尊重與不被 信任。我覺得,你們應該不再需要我在此繼續為公司的前景打拼奮鬥了。我可以暫時安心地休息片刻。

    12月16日的時候,中芯國際釋出公告確認現任聯合CEO梁孟松有辭任的意願。網路上很多大V猜測梁孟松請辭的原因或許與中芯國際突然空降高管有關。這一事件很快就上了熱搜,很多網民發表評論表示梁孟松與空降到中芯國際的高管不和,甚至還拿出了種種證據證實此番言論。

    其實,不管是中流砥柱的離開還是內部人事之間的紛爭,都會對中芯國際的發展造成負面影響。而且現在的中芯國際與臺積電的差距還很太懸殊,這個節骨眼大家應該擰成一股繩,共同發展晶片事業。大家都知道,中國半導體行業已經到了非常關鍵的時刻,而中芯國際更是被寄予厚望,揹負著重要的使命,這個時候真的不應該出現這種事情。

    在這之前,我相信很多人都不認識梁孟松這個人。梁孟松畢業於美國加州伯克利分校,師從半導體晶圓加工技術之父胡正明教授,得其真傳,成為當今世界上少數掌握FinFET高階晶片製作技術的人物之一。

    梁孟松曾經在三星和臺積電任職過,這兩家都是中芯國際的競爭對手。他剛畢業的時候還在AMD工作了幾年,之後才回到了臺灣,並加入到臺積電。後來之所以離開臺積電加入到三星,是因為他在臺積電任職期間受到了不公平對待,據說是為了一個研發副總職位被人替代的原因,所以才一氣之下才離開的。

    從臺積電簽了競業協議離職以後,三星就開始想方設法的挖梁孟松到三星半導體,甚至開出了3000萬的年薪,而且用行政專機負責梁孟松從臺灣到南韓的往返行程。就這樣梁孟松又悄悄的加入到了三星。

    當時的三星困於20nm的研製,而梁孟松決定跳過微電路20nm,從28nm製程直接升級到14nm,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梁孟松居然成功了。所以後來的三星半導體與臺積電的技術差距不斷縮小。

    後來梁孟松之所以離開三星,是因為臺積電起訴了梁孟松,法院判決梁離開三星。自從梁離開三星以後,三星半導體再次被臺積電拉開了差距。這裡不得不承認梁孟松對三星來說真的非常重要。

    離開三星半導體以後,沒多久梁孟松就加入了現在的中芯國際。梁孟松表示:我來中國大陸本來就不是為了謀取高官厚祿,只是單純地想為大陸的高階積體電路盡一份心力。

    梁的加入確實帶動了中芯國際超高速的發展,從28nm發展到14nm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另外,12nm以及n+1等技術也已經進入規模量產,7nm技術的開發也完成了,預計2021年上半年就可以進入量產。

    然而,偏偏在這個時候,在梁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中芯國際空降了一位副董事長,而且這位副董事之前與梁共同在臺積電任職過,二人之間有些矛盾,並且他們的矛盾圈內人士都知曉。那麼中芯國際明知二人不和,為什麼還非要把這位副董事空降過來呢?是不是想要擠走梁呢?

  • 7 # LeoGo科技

    看下他的相關介紹——

    1992年的時候,梁孟松加入了臺積電;

    2009年,離開臺積電進入南韓大學教書;

    2011年,進入三星工作;

    2017年,加入中芯國際。

    我們透過這些簡介,能夠非常清楚的知道,梁孟松其人確實足夠傳奇。而在臺積電,我們知道的是,他帶領的團隊,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

    28奈米,14奈米,12奈米以及N➕一等技術均已進入規模量產。從這裡可以看出梁孟風在中芯國際所帶來的成績,可謂是非常的卓越。

    如果他真的從中芯國際請辭,那麼對於中芯國際來說,一定是有著極為大的影響。甚至於對於中芯國際未來的晶片技術的發展,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我們現在非常的擔憂,對於中芯國際,梁孟松如果真的離開,會不會影響中心國際在未來晶片技術的進步。

    有人說梁孟松,之後可能會加入華為,但是我覺得這種說法可能是無稽之談。我覺得他加入華為的機率很小,基本上不可能存在,不過他真的是不是會從中芯國際辭職,我覺得還是可能需要中芯國際釋出公告。我們自然希望,他不可能離開。

  • 8 # 小學英語點點通

    就在近日多家全國媒體爭相報道中芯國際內訌,中芯國際的技術大拿聯席CEO梁孟松辭職了,網路上甚至連梁孟松的辭職信都流傳出來了,A股市場上中芯國際的股票大幅跳空低開,港股市場上甚至臨時停牌。事情的起因就是由於另外一位技術大牛蔣尚義即將加入到中芯國際任職,出任副董事長,按道理講上億的加入是中芯國際又增添了一員大將,梁孟松為什麼突然要辭職呢?原來整個事件的核心矛頭就指向了蔣尚義迴歸與梁孟松的不和。

    如果梁孟松博士從中芯國際辭職的話,不僅是對際這家企業來說是絕對的遺憾一件事,更是對中國整個晶片製造產業中國產化的推進,乃至中國的半導體崛起之路都是非常可惜的事情。其實要想理解,為什麼梁夢松會突然選擇離開中芯國際企業,我們就要來一起先了解一下樑孟松其人。

    對於梁孟松來說,那絕對是半導體界,尤其是晶片業界的絕對技術大牛,他到中芯國際任職之後,僅僅使用了兩年時間,就幫助其完成了從28奈米到7奈米的華麗轉身,是超額超前的完成了中芯國際的目標任務,其實梁孟松是從AMD出來的,在40歲的時候加入了臺積電一直擔任資源研發處處長。讓梁夢松名揚全球的事件,就是在2003年他幫助臺積電自主研發了138奈米的銅製程技術,一直打敗了當時不可一世的IBM。因此他也在臺積電聲名鵲起,受到了非常高規格的表彰,他至今在晶片製造這個領域,自身就有500多項關鍵的專利。

    後來由於其在臺積電競爭副總,敗給了另外一位臺積電中的對手孫元成,兩人年紀相近,在臺積電所立的功勞亦步亦趨,而且兩人同是國際電機電子學會(I EEE)的院士。原本外界一度認為,曾經為臺積電建立先進製程模組的梁孟松功,在臺積電會更有機會上一層樓。但後來的人事命令釋出身為副總的是孫元成,梁孟松則成了另外一位副總,羅唯仁的下屬調任基礎架構專案處,這也直接導致了2008年,梁孟松從臺積電出走。

    梁孟松離開臺積電之後,先是在臺灣的大學任教,幾個月之後前往南韓在兩年競業限制期到期之後正式加盟三星,據說三星給梁孟鬆開出的年薪摺合新臺幣約為1.35億,是當年他在臺積電收入的三倍。至此,三星的技術水平進展神速,從45奈米到32奈米,再到28奈米14奈米,迅速的在半導體領域崛起,並接連拿下了蘋果和高通的大單。這也直接導致了臺積電當年以洩露商業秘密為由,把梁孟松告上法庭,最終導致了其離開三星。

    後來中芯國際有幸請到了梁孟松入職,正如網上報出來的辭職信的內容一樣,當初他也是抱著謀求為大陸晶片產業發展的理想入職的,甚至只要了區區20萬美元的年薪,就連當時的中心國際自己都承認,梁孟松到企業認知絕對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心中的夢想和目標。也正是由於他的存在,幫助了中芯國際從28奈米,14奈米12奈米,以及N加一等技術進入了規模,量產,七奈米技術開發也已經完成,甚至明年就能進入風險量產了無奈米和三奈米,最關鍵也最艱鉅的八大技術也已經有序開展。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梁孟松正是幫助了中芯國際在半導體領域攻城拔寨,取得如今全球第五的成績,立下汗馬功勞。如今寸功未立的蔣尚義不僅成為了梁孟松的領導,而且公司的董事長居然事件都沒有充分的溝通,只是在表決之前打了幾個電話告知,我們也能夠完全想象以梁孟松這樣的性格技術狂人心態的不平衡,也能夠充分理解他對此事感到的委屈。

    其實我們也知道,就在本月中心國際這家企業已經正式被川普的政府列入了限制名單,這對於這家企業來說是非常有影響的。美國在半導體裝置方面還是有一個比較高的控制權的,雖然中國已經在矽片的特種製造以及電子化學品和靶材上中國產化程序取得了不小的推進,但是在光刻膠CPM拋光這些方面還有不小的差距。2020年企業外部的形勢複雜多變,中芯國際作為晶片的代工企業也將遇到更多的經營困難。就在此時遭遇到了如此大的高層人事的變動,說到底對於中芯國際未來的發展是有較大的影響的。

    當然迴歸這個話題的話,之所以中芯國際引入蔣尚義,還是由於究竟是在成熟的晶片製程下擴產繼續擴充套件賺取更多的利益,還是在技術限制包圍之下,繼續研發的先進製程之路,兩者的選擇上的不同而做出的決定。顯然公司的決定與梁孟松博士自身的理想出現了矛盾和衝突才會導致有辭職的矛盾。

    其實即便是梁孟松從中心國際辭職之後,倒有一家企業非常適合他來繼續自己的技術情懷,而且這家企業非常尊重和重視純技術性的員工,而且這家企業也有比較強的技術性基因,並且一家企業沒有上市,沒有那麼多股權控制權帶來的問題,這家企業文化也比較符合梁孟松博士,工作狂,對工作謹慎性格,並且這家企業正在建廠,有錢有地有人,我想大家都知道這是哪家企業了,那就是有華為就目前公開的訊息,華為正計劃上海建造不使用美國技術的先進晶片製成工廠。所以華為的管理能力加上樑孟松的技術能力,可以說是強強聯合。

  • 9 # DQ視角

    不請自來!

    一句話評價就是:梁孟松對於中芯國際無論是技術發展還是市場份額提升,都有巨大的貢獻,這個是不容質疑的

    至於梁孟松離開,從辭職信來看主要是沒有受到尊重;作為一個CEO,被空降領導之前自己不清楚,可以說令當事人有些寒心。這屬於管理問題,在臺積電,蔣尚義是梁孟松的領導;而且都屬於極有能力的人,我們也不用貶一個抬一個。中芯國際的問題在於,對於這類技術人才,應該不存在一山不容二虎的問題;如果有,那也是董事長在中間的融合調停作用沒有發揮出來。

    關於中芯國際的未來

    雖然目前股市給出了它的反饋(股價下跌),但並不意味著中芯國際未來前景黯淡。蔣尚義和梁孟松對於目前晶片製程的發展是有不同理念的。梁孟松擅長技術迭代演變,14NM、7NM、5NM,這樣一代代演變。但擺在中芯國際眼前的問題是:荷蘭阿斯麥的EUV光刻機因為美國專利問題,不會出售。而中國產的光刻機達到7nm或5nm製程要求,保守估計也要5年左右,更長時間可能需要7-10年;這個時間週期怎麼辦?

    在這種環境下,7NM都屬於奢望,更何況5NM。而且7nm、5nm這類晶片主要市場大頭在手機方面,而更廣闊的的汽車電子、物聯網晶片等等,都還在28nm製程上面。也就是說,研發費用高,但當下市場空間不夠(僅有的也被臺積電和三星瓜分),是中芯國際要面對的。

    而蔣尚義的理念是在當前環境下,推進先進製程工藝困難,與其死戰先進製程工藝條路;不如採用小晶片技術路線(小晶片技術路線類似AMD伺服器晶片,將多種晶片疊層封裝)這樣能夠在被技術封鎖的前提下,曲線實現類似效能。

    這兩者的路線,很難說誰對誰錯,只能留給時間。所以看似是不體面的離開,其實裡邊也可能存在路線之爭。

    以上供參考!

  • 10 # 單眼皮老王

    如何評價梁孟松離開中芯國際?

    首先要更正一個說法,梁現在還沒有離開中芯國際,只是向董事會提交了辭呈,但是董事會還沒有批准,目前應該還是在溝通。

    這件事情頻頻登上熱搜,恰恰是說明了現在人民群眾對半導體行業的關注熱度,本來是科技行業的時間,儼然已經出圈。

    整件事情的始末,梁在辭呈裡面說的算是比較清楚,我們再稍微回顧一下:

    事情的根源來自於蔣尚義先生突然空降中芯國際,出任副董事長,成了梁的頂頭上司,梁的工作要想蔣彙報。

    整件事情看來,至少有兩點不妥:

    事先並沒有和梁溝通。梁目前是中芯國際的CEO,也是董事會成員,副董事長的人選,梁竟然完全不知情,看起來確實匪夷所思。梁和蔣之間本來有恩怨。梁和蔣之間的恩怨已深,最早可以追溯到中芯國際時期,按照梁的說法,自己來中芯國際只是為了出口氣,可見和蔣之間的恩怨,已經是到了比較難化解的地步。現在突然蔣變成了梁的頂頭上司,不僅僅是梁,普通人可能都難以接受。

    不難看出,梁在辭呈裡面講的:感到不被尊重,確實肺腑之言。

    現在梁是不是確定要走,尚未可知,但是就中芯國際來說,如果梁推出,對中芯國際在先進製程開發方面,絕對不是好事。

    小結

    梁在短短的三年時間,對中芯國際的製程開發,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這點毋庸置疑,不管是出於何種原因,如果就這樣讓梁離開,確實有點讓人寒心了。

  • 11 # 電動工具迷

    雪上加霜。本是最難的時候,又出這檔子事,並且老美又把中芯國際點了名,搞到清單裡,讓人更加捏一把汗。

    首先梁是一個技術大拿,據他的辭職信可以看出,入職中芯國際三年,帶領團隊一路披荊斬棘,用一般的裝置搞定了28納米制程,還搞定了14奈米,甚至搞定了12奈米,“N+1”,這是啥意思呢,就是意味著人家用最普通的裝置搞定了最難的製程。

    事實上,梁博士無論是在臺積電還是在三星,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尤其在中芯國際這三年,中國芯但是EUV光刻機遲遲沒有到位,但是還是一步一個腳印,搞定了硬體上的缺失。總結一句就是:裝置不夠,技術來湊。這真心不容易。

    並且據他透露現在7奈米已經可以風險生產了,沒有先進光刻機的情況下,不得不佩服,不光如此,他和他的團隊也準備好了攻克5奈米和3奈米。這是什麼概念,要知道三星雖然已經有了先進EUV,還是使用2年實驗才實現了5奈米的風險生產。

    對於他的離開,十分惋惜,即使蔣先生可以帶來chiplet上的突破,能夠滿足缺少光刻機的前提下實現突破,但是蔣的先進封裝也許能帶來突破,但是也十分讓人感覺惋惜。

    據悉梁博士將在公司的薪金收益都捐給了某個基金會,不為錢,只為我們早日實現“晶片自由”。作為公司的執行董事,居然不被商議,不被提前告知,無論什麼原因,不得不說還是讓梁博士感覺不受尊重,也感覺了不再被需要的意味。

    梁博士我如果離開了,不僅僅將總不會對中芯國家產生消極的影響,也讓更多人看不到中國新片將走lllk往何處以後終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朱婷和李盈瑩一傳壓力太大,誰可以在總決賽第二場出來接一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