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是大大大火球
-
2 # 享之1997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指的是韓信這個人,韓信人生的成功歸功於蕭何,失敗也是因為蕭何,由於韓信有影響力,所以,這句話就成了成語,後人在形容跟韓信相似經歷的一個人時,常用這個成語。
而秦國統一中國,有李斯的功勞,他起一定作用,但不是主要功勞,秦國的滅亡,他有一定責任,但不是完全責任,況且這是說一個國家的成敗,而不是說一個人,所以,就沒有形成“成也李斯敗也李斯”這種說法。
-
3 # 蒸籠碎月
李斯和趙高合謀篡改秦始皇遺詔,扶植少子胡亥稱帝,是導致秦朝滅亡的罪魁禍首之一,下場可悲。況且李斯也沒有月下追王翦的故事。
‘蕭何月下追韓信’是因為蕭何慧眼識才!一個小卒能得到蕭何如此賞識和擔保,以及劉邦對蕭何的信任,這是古今中外都沒有的事。最後蕭何將韓信誆入宮中,說明韓信做了不該做的事,說了不該說的話(做法幼稚,人緣不好)。
李斯與蕭何,一個大奸,一個大忠,同樣聰明絕頂,同樣功勞巨大!
-
4 # 瀾石記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說的是幫助劉邦鼎定天下的韓信,由蕭何襯托出韓信。為什麼不說“成也李斯敗也李斯”呢?因為李斯的分量沒有那麼重。
與四個成語有關的韓信
韓信的一生可以用四個成語來概況——“胯下之辱”、“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背水一戰”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淮陰人韓信年輕時很窮,沒有門路做官,又不會做買賣維持生計,經常到南昌亭亭長家蹭飯吃。亭長的老婆嫌棄他,早早地做好飯,端到內室去吃。韓信到的時候,冷鍋冷灶等著他,氣得韓信轉身就走。無奈,韓信去釣魚,一位河邊洗衣服的大娘可憐他,一直給他拿飯吃。
這樣的韓信被人瞧不起,屠戶家的年輕人對韓信說:“你雖然長得高大,喜歡帶刀佩劍,但就是個膽小鬼。“這傢伙當眾侮辱韓信:“你要不怕死,就拿劍刺我;如果怕死,就從我胯下爬過去。”韓信打量了他一番,竟然俯下身,從他的胯下爬了過去,經受了”胯下之辱“。滿街的人都笑話韓信,認為他膽小。
然而,“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秦末各地起義風起雲湧,韓信先後追隨項梁和項羽,都得不到重用,便投奔了漢王劉邦。開始,劉邦也沒重視韓信,安排他做個了小官。而且,韓信因為犯法,要被砍腦袋。同夥的十三個人都被殺了,輪到韓信時,他抬頭仰視,正好看到劉邦的親信夏侯嬰,便對他說:“漢王不想統一天下嗎?為什麼要殺壯士!”夏侯嬰感到韓信出語不凡,又見他相貌堂堂,就放了他。過後,夏侯嬰和韓信交談,非常欣賞他,向劉邦推薦了韓信,但劉邦任命韓信為治粟都尉,並沒覺得韓信有出奇之處。
知韓信者蕭何也,一出”蕭何月下追韓信“決定了韓信的命運。劉邦的丞相蕭何多次和韓信交談,認為韓信是奇才。正巧劉邦率軍入蜀,部下多是江南人,不願意跟他走。到南鄭時,部將跑了幾十個。韓信猜測蕭何等人已多次向劉邦舉薦自己,可劉邦沒有重用自己的意思,不如一走了之。
蕭何聽說韓信跑了,來不及報告劉邦,連夜去追他。蕭何追回韓信後,對劉邦說:“那些逃跑的將領容易得到,而韓信是獨一無二的,如果大王要爭奪天下,非用韓信不可。”在蕭何的反覆勸說下,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一代戰神就位,出手便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幫助劉邦打回關中。
韓信有多能打,劉邦派他一路攻克魏國、代國。在攻打趙國時,韓信背靠河水佈陣,趙軍傾巢出動,試圖把韓信的部隊趕下水。但韓信一邊率軍殊死抵抗,一邊派騎兵奪了趙軍的營地,豎起了漢軍的旗幟。在漢軍的前後夾擊中,趙軍大敗,韓信在“背水一戰”中大勝,生擒了趙王歇,平定了趙國。期間,劉邦兩次調走韓信的部隊,與項羽對壘,但還是打不過。
韓信又聚集兵力開向齊國,打敗並殺死了項羽派來增援的大將龍且,佔領了齊國。此時,韓信已難逢敵手,儼然一方諸侯,他請求劉邦讓他代理齊王。正與項羽苦戰的劉邦氣憤不已,但為了籠絡韓信,直接封韓信為齊王,並調韓信來增援。項羽也感到韓信舉足輕重,派人對韓信說劉邦言而無信,勸韓信三分天下,自立為王,被韓信拒絕了。結果,韓信帶兵與劉邦會合,項羽陷入“四面楚歌”中,兵敗自刎於烏江,劉邦贏得“楚漢之爭”,成為大漢天子。
范蠡所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在韓信身上應驗了。漢朝建立後,韓信被改封楚王,後又降為淮陰侯,放在劉邦眼皮底下看起來。但韓信在最不該謀反的時候行動了,陳豨謀反,劉邦率軍平叛,韓信託病沒有隨同出征。韓信家臣告發給呂后,說韓信勾結陳豨做內應。
呂后與蕭何商議,讓人假說從劉邦那裡回來,陳豨已被俘處死,列侯群臣都來祝賀。於是,蕭何騙韓通道:“你即使有病,也要打起精神進宮祝賀吧。”韓信聽了蕭何的話,進宮就被呂后殺了,還被誅了三族,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啊。也可以說,在對待韓信上,蕭何既助他成功,最後又送他上路,談不上名垂青史。
李斯難比韓信
與沒有韓信,劉邦贏不了“楚漢之爭”相比,李斯儘管對秦朝貢獻很大,但他並非決定性人物,難說成敗。
秦國的變革是從商鞅開始的,一直延續下來,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而李斯推崇法家,進一步發揚光大了。在秦國滅掉六國的過程中,最高決策者是秦王嬴政,李斯出謀劃策,征戰的是秦國的將軍們,其中王翦、王賁父子滅掉了五國,居功至偉。在秦朝建立後,李斯升任丞相,在廢分封、書同文、車同軌和統一度量衡、貨幣等方面提出建議並執行,這是李斯的功績。
同時,在秦朝衰亡的過程中,掘墓人是趙高,而李斯屈從趙高同流合汙,扶持胡亥繼位,繼續獻策實施暴政,不但未能挽救秦朝,自己也身敗名裂,被誣陷致死。
-
5 # 歷史路漫漫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是說蕭何成就了韓信,也毀了韓信,這個故事世人皆知了。成也李斯敗也李斯是想說李斯成就了秦國、也毀滅了秦國嗎?李斯在秦始皇統一的過程中確認有過功勞,但最大的功績是在統一後主張郡縣制、廢除封建制。絕對不是李斯成就秦始皇統一天下的,他在統一中的作用是有效的。秦始皇死後,是趙高夥同李斯立了胡亥,害死扶蘇,李斯並不是決定作用。
李斯很快就被趙高害死了,秦國也很快就覆滅了,胡亥、趙高雖然是秦國覆滅的罪魁禍首,但還有很多因素,不能放到李斯的頭上。
-
6 # 沙洲駱駝
蕭何為劉邦創業時的漢初三傑。論功行賞排在第一位居丞相。封爵排在大將曹參等人前面。劉邦評價,決勝千里不如子房。運籌帷幄不如丞相。
為什麼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其中緣由就是因為韓信。韓信早年曾受胯下之辱,卻胸有謀略。領兵多多益善,這些無人能比。
這也是蕭何極力向劉邦推薦,演出的月下追韓信,並勸劉邦登臺拜帥。從而最後楚漢爭霸,項羽落了個烏江自刎《霸王別姬》,無顏回江東的下場。
為什麼又是敗也蕭何呢?呂后擅權謀害韓信。蕭何不講義氣,配合呂后設計擒拿韓信。韓信遭羞辱,死於女人之手。
而秦朝丞相李斯,和蕭何不可同日而語。李斯專權過於張揚,雖然書同文車同軌度量衡, 獎勵功爵和分封。但是制定嚴酷刑法 , 大是大非面前沒有立場。配合指鹿為馬的宦官趙高,幫助胡亥多權。最後落得個遭車裂的悲慘下場。
蕭何這方面就會審時度勢,遠離權利,功成名退。歸隱鄉里當一富翁,最後得到善終。
-
7 # 大東政法
蕭何積極向劉邦推薦韓信,成就了韓信的功業。又是蕭何與呂后合謀殺死了韓信。這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李斯沒有這樣的人生經歷。秦滅六國非李斯之功,秦滅亡也非李斯之過。李斯只是到秦國的眾多高階白領打工者之一。
-
8 # 大白白野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是說蕭何與韓信之間關係。
成也李斯敗也李斯這種說法不好成立。韓非之死和李斯有關,兩個人同是荀子學生,但是韓非從出名及到秦國和李斯沒有關係,李斯怕韓非受秦始皇重視而誣陷害死韓非做的不道德。
李斯和秦國之間關係用這種說法也不成立。秦國滅亡主要責任是趙高和胡亥。李斯受威脅上了賊船,最後也被趙高陷害而亡。李斯雖然做了一些壞事,但是最終結果也是受害者。
-
9 # 牧塵Mc
顯而易見,李斯改秦始皇遺詔殺扶蘇和蒙恬,扶持胡亥上位,與趙高勾結導致秦二世而亡!趙高是另外的一環!而蕭何最大的敗筆就是殺韓信,韓信死,雖然沒有在根本上動搖大漢王朝的統治,但使得漢朝初期的軍事實力大幅度降低,讓本該安穩的漢朝初期並沒有打下堅實的基礎!
所以兩人雖然都有功過,李斯屬從犯,蕭何為主犯,兩人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
回覆列表
李斯選擇胡亥的原因很迷。如果不選擇扶蘇是因為擔心扶蘇信任蒙恬,自己會失去權力,但選擇胡亥的話,胡亥信任趙高,自己也不見得好到哪裡。
李斯能做到丞相,權力遊戲玩得不少而且是勝者,可能他以為自己可以玩得過趙高但鬥不過蒙恬(蒙恬是軍中大將有軍隊作為後盾),所以選擇了胡亥,但最終被趙高搞死,秦國就這樣在秦始皇死後三年就完了。
從李斯最後的選擇來看,他是秦國滅亡的幫兇,成不一定是李斯,但敗確實是李斯促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