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源源媽愛源源
-
2 # 阿七漫步地球
都說越窮越生孩子,越富裕了反而沒有多生育的慾望。
我姥爺姥姥總共6個孩子,老大女兒,老二兒子,下面四個全是女兒。我媽排行老四。
那個年代生活不易,生活物資稀缺,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沒有最基本的溫飽保障。物質貧瘠的年代裡,談愛是奢侈的。終日勞作的父母,再怎麼努力也還是免不了全家飢一頓飽一頓。
即便全家都沒法足量吃喝,也總有孩子比其他孩子享用更多。在姥姥姥爺家裡,我舅舅就是這個特別的孩子。重男輕女,在當時比現在更是普遍且被認為是沒什麼不妥的。
我媽說,那時家裡的雞蛋是要攢著賣錢的,沒有誰有特權可以吃到任何一個。有時候,姥姥好不容易留下一個雞蛋,煮完後,也要分成好七份--姥爺和孩子們一人一份,姥姥自己是不捨得吃的。現在已經很難想象,一個雞蛋怎麼才能分成七份。而那時,偶爾吃到七分之一個雞蛋已經是難得的美味。
無意之中,我媽發現姥爺的七分之一個雞蛋是會被留下來,然後偷偷賽給舅舅吃的。我媽不甘心受到不平等對待,跟姥姥姥爺當面對質,結果也不過是大哭一場。她什麼也改變不了。而家裡其他姐妹們也默默接受了這一切。
舅舅自然是被全家合力支援上學讀書的。為此,大姨和二姨早早就輟學打工,掙得錢一部分補貼家用,一部分留給自己做嫁妝。沒幾年兩個大姨就都結婚了。結了婚便是外姓人,自然也不能再繼續補貼孃家弟弟--還有另一個家庭需要供養呢。我媽雖然性格剛烈,但是特別體諒姥姥姥爺的辛苦,因此主動要求下學,開始打工掙錢。而那時我媽是頂聰明的,上學成績比舅舅和下面的妹妹也都更好,因此姥姥姥爺都不同意她下學。我媽說,她為此還被姥爺綁在了院子裡的棗樹上,綁了一夜我媽也沒改變心意,因此姥姥姥爺也就默許了我媽不再去上學--如果我媽真的繼續上學,又有誰能補貼家用呢?
我媽下學時才十五歲,什麼工作都做過,掙得錢基本都用在了哥哥妹妹們的學費上。我舅舅小姨們也因此能順利地完成他們的學業,繼而選擇了他們喜歡的行業。這些艱苦的日子,在我媽偶爾聊起時那輕描淡寫的語氣中,似乎並不是多麼黑暗難熬。但偶爾她晚上做夢夢見過去的經歷,總還是像做了噩夢一般,醒來後惶然。
我媽說她十幾歲時抱怨過姥姥姥爺偏心眼兒,但從開始工作後,就不再提起這個話題--這是個傷人又傷己的無解之題。但是她從來沒有抱怨過自己兄弟姐妹多,哪怕為此她也付出了青春時未知的機遇。
“生活總會越過越好的。”我媽常這麼說。確實,努力可以讓生活更美好。
如果說家境不好是先天的,那自身的努力就是後天能做出的改變。
鄰居家的問題在於認知的侷限性和溝通的無效性:
父母作為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所做的決定是要深思熟慮的。長女輟學打工並不是貧困家庭改善生活的必然之路。父母和女孩可以嘗試從各種渠道爭取到教育資金支援,這在現在社會還是非常有可能實現的途徑。
女兒說出抱怨之詞,也是心灰意冷時的發洩,並不能代表她真的痛恨父母或自己的家庭。但這些話是非常傷害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的,父母和女孩需要在爭吵之後再平靜地談一談,爭取減小這些“惡語”的影響。
此外,家庭內每個成員都是寶貴的。能在一起生活,就要珍稀這種緣分。畢竟挫折是一時的、可以克服的,而親情和愛則是陪伴一生的、不能複製的。
-
3 # 乖菇亮的霸気伱囨嬞
完全正確!當今社會就是這樣現實!你的人生已經無法選擇,但是你完全可以選擇你下一代的人生!誰不希望自己的子孫後代飛黃騰達?如果你只能讓他們來人生受苦,那還是算了吧!
-
4 # 陸明848
“窮就不要生孩子”,如果這句話成立,就沒有人類的今天!多生個孩子,不是貧窮關鍵因素。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只要孩子未來都有出息,一代勝過一代。
-
5 # 我家有大黑狗
我的觀點是,不是絕對不可以生,是要有計劃的生育,結合自己的經濟情況工作情況,什麼時間生,生幾個,如何撫養教育,認真計劃一下之後再考慮生育,這是對自己對孩子都負責的做法。然而遺憾的是,認真考慮的往往是各方面情況都比較好的富裕人群,窮人往往並不考慮這些,只是憑著本能去生,必然陷入惡性迴圈。
-
6 # lily90919
這孩子說的沒錯、幾十年前大家都一樣窮富沒大差別、現在不同了貧富差距太大沒錢生孩子大人孩子都受罪、而且一出生就輸在起跑線了....現在真滴是人人不平等......
-
7 # 同看雲起
不生,就沒有機會變富了呀!生育,是上天賦予的權利!
只是生,要計劃生育、計劃教養。否則,只能把窮傳承下去!
從我自身家族看,往上五代,也是“湖廣填川”而來。從曾祖父開始,由勤勞、節儉而有一定家業,到重視子孫後代的教育,到我們及下一代,成為社會中產不少!反觀曾祖父兄弟,經商、享樂,後代接受教育的少,到了第四、第五代,好些子孫在貧困線掙扎,有經商成功的,吃喝嫖賭,很快又敗光家業!
由此,我認為,少生,重視教育,那是最好的家族傳承!
-
8 # 愷西木子
這句話又心酸又無奈。
坦白說,我上學的時候也有過這種想法。家裡只有我和弟弟兩個孩子,父母是普通職工,為了供我們上學,真心是省吃儉用。我們在內心裡時常也覺得父母不容易。即使如此,父母也還是堅持讓我們上大學,滿足學習的基本要求。窮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每天耳提面命的告訴你,要努力學習,要為家裡爭氣,要懂得節省,你們條件不好,不要和其他孩子比較。另外,親戚中的三姑六婆也會每天對著你說,你們的父母很辛苦才把你們養大,還送你們上學,你們要懂事爭氣啊。
林林種種的語言壓力才是最可怕的,讓我和弟弟覺得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就是錯誤。既然活的那麼辛苦,為什麼要生孩子?生了孩子,為什麼不能給他們一點美好的空間?
所以,我並不覺得說出這種話的孩子是要被責備的,而是希望經濟條件真的不好的家庭,真心要考慮清楚,自己生孩子到底是為什麼?
-
9 # 到岸讀行者DADXZ
其實說得沒錯。生孩子本身就是犯罪,在沒有徵得一個人同意的情況下,因為自己的自私或寂寞或者就是男女不計後果的一時爽就讓一個生命來到世界上受苦。大多數人只會生不會養,而且沒有能力養。沒有好的家庭條件,一生下來就輸掉了人生,一輩子重複父母輩貧窮骯髒的生活,世世代代翻不了身,在底層有今天沒明天的,看不起病,吃不起飯,上不起學,一輩子遭受歧視,最後葬進亂墳崗----何必呢
-
10 # 追星少女熊
確實這個孩子就是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明明她現在正值應該上學的年齡,卻被迫要休學來供弟弟妹妹上學。
你說她到底做錯了什麼吧,倒也沒有,只是因為爸爸媽媽在高估了自己經濟狀況的情況下,多生了個妹妹。
-
11 # 莫名momin
在時下的中國,人口老齡化人口斷層己是形成。二胎己放開,但是不想生想生養不起的大有人在,生養二個孩子的一般家庭根本就很難應付日益增加的養子女成本。因此,才有了窮就不要生孩子啊!的說法,一個從懷孕後的產撿到哺乳期的名品奶粉還有各種名目繁多的營養品,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就這些一般都很難承受。再不要說幼兒園到入學,既就有錢想在近點的報名就要拉關糸找人情費九牛二虎之力光入學報名排長隊幾里路。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各種補習班特長文藝培訓班應接不瑕…那個不要錢!總之,現在的孩子是要用畢生的精力與大量的金錢烘焙出來的,向父母伸手要錢是理直氣壯的,稍有不從就會給你撂出一句“窮就不要生孩子啊"讓你無可奈何的話!但是這不是絕對的,也有些寒門學子刻苦攻讀勤工儉學為父母分憂解難也不乏其人!
-
12 # 小愛星球
馬上都2021年了,竟然還有家長要高三準備高考的孩子輟學打工供弟弟妹妹讀書的……
鄰居這家人,生孩子是為了什麼啊,就只是生下來,給口吃的就行?等到18歲了,就一腳踢到社會上,賺錢補貼家用?
要是真窮,沒錢,讓女孩子參加高考,考上大學自己申請助學貸款自己打工賺錢養活自己也行啊。讓女孩子輟學打工供弟弟妹妹讀書是很麼操作?弟弟妹妹的教育費用是姐姐的責任嗎?
現在這個年頭,還這麼明目張膽的重男輕女。
這家人也不是因為窮才要拼命生孩子吧,是因為想要個男孩子才一直生吧,管生不管養,真令人噁心。
希望這個姑娘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然後盡力擺脫被家長當做賺錢機器的命運,不要做扶弟魔,也不要被家庭綁架,做一個自己自強的好姑娘。
-
13 # 可可煞
那覺得自己窮不窮都生唄,自己養,甜苦自己受和別人有半毛錢關係?
等孩子長大成人,你在問他?
你恨不恨我把你帶到這世界上?如果有的選你會不會還做我的孩子。
你看ta怎麼答你唄?
別到那個時候連問這兩個問題的勇氣都沒有就是了。
生與不生在自己,那幾個器官又不是在別人身上,
-
14 # 雨露666999
我覺得很有道理,如今的社會不是如果那個年代了,大家能吃飽飯就可以了,家家的生活條件都一樣,沒有攀比,如今雖然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是壓力也大,攀比心大,消費高,一年沒有六位數字進賬都過得很辛苦,養孩子就是吞金獸,一年的百分之八十的花銷全在孩子身上,還不一定能把孩子伺候好,培養好,太考驗做父母了,既要有實力賺錢,又要有智商時間去培養,真心的壓力山大!如果我能早點明白這個道理,我不會帶孩子來趟人間這趟渾水
-
15 # 我的內心
這個是因人而異的,看個人的需求。有些會覺得窮要生小孩的話,可能顧慮的很多。但有些可能有錢的話,都未必能生。這個也得看自己的計劃。
-
16 # 蜀呦鳴
說出這話的孩子,她已經感受了生活困窘的苦,學會思考得出了結論,“窮就不要生孩子”。
生孩子,意味著要有教養。養,即是吃穿住行,生活成本要提高;教,要有付出自身精力的家庭教育,有良好的義務教育階段,付出金錢參加課外興趣班、輔導課。大人一口飯,孩子就慢慢長大了,這種思想的人只是養大孩子。最終孩子能學到哪一步,讀書到哪一個層次,成為什麼樣的人,都是需要“教”出來的。
普通階層一個孩子,集中供養,長大才能更出彩。老家擺雜貨鋪的夫妻,兩人都沒文化一樣把女兒培養成才,興趣班學繪畫,高考上了重點本科,
為人父母就是一種責任,能力所及讓孩子接受好的教育。結合自身情況,家庭條件,再去有計劃的生育吧,這樣將來不誤孩子,也不誤自身。
-
17 # 曾經的天涯海角裘志剛
窮孩子的真心話,值得做父母深思?要讓孩子受到較好的撫養照料,在什麼年齡段該做年齡段內應享有的快樂生活體驗?家庭條件好的就不會有窮孩子內心直白表達?夫妻之愛不是遊戲,得為未來的孩子考量?窮確不生孩最好!負責任有擔當?
-
18 # 頭屑頭癢除蟎杜姐
這種思想理念是家庭教育出現了問題,思想不健康!
窮咋了,誰一生下來就富呀,只要努力都會過上富有的生活
窮是對生活的考驗
-
19 # 潛水的小太陽
是人都有生育的慾望與權利,貧窮當然也不例外,都說富有富的養法,窮有窮的養法。所以各個階層才會有源源不斷的人口補充。
當然 如果從個人角度來說,如果自己溫飽都困難,那麼我是不會養小孩的,何必叫他來人間受苦。
-
20 # 小習說電影
現在,每個城市基本上只能有50%能考上高中,而這個孩子都已經高三了,正是辛苦了12年迎來曙光的時刻,為什麼不給孩子這一年的時間呢!
孩子的父母是自私的,這點相信很多網友都看出來了。但是我想說的是這對父母是目光短淺的,已經供養孩子讀了12年的書,就不差這一年啊!這一年裡,全家一起努力,孩子也會看在眼裡的。現在讓孩子輟學了,孩子步入社會能做些什麼呢。而且孩子是帶著怨恨走出家門的,以後對這個家庭又有多少感情呢。
而孩子的想法,已經充滿了怨恨。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最後孩子是否願意回報這個家庭,我都可以理解,也不會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指責這個孩子。
鄰居家的女兒和鄰居吵得很兇,因為鄰居希望讀高三籌備高考的女兒輟學打工供弟弟妹妹們讀書,“連讀個書都供不了我!為什麼要生我出來受苦啊!窮就不要生孩子啊!”樓下的我聽得心情複雜
回覆列表
我好像記得在哪個電視劇裡聽過:我全力以赴的終點還比不上你的起點。貧富差距大,真的會造成人生差距。
不知道為什麼,以前的人都窮,可是孩子照生照養,尤其是偏遠山區,硬要生到男孩為止,可是那些人真的只是活著長大然後繼續生,就像放羊的娃長大生娃去放羊,真正改變命運的人太少了。
還有一點,多窮算窮呢,對於我來說,我不覺得自己富有,也不覺得是窮人,可是生了孩子之後,發現養孩子的成本太高了,一次別的寶媽在那裡聊天,說自己家的嬰兒車什麼什麼牌子,去哪裡辦卡游泳,買什麼早教玩具,我默默的走開,我不是有什麼攀比心,但這些東西對我來說算奢侈的,我一次都沒有帶孩子游過泳;等這些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呢,很擔心別人有的他沒有會不會自卑;然後我跟同事聊起這個事,她有兩個孩子,家庭條件也一般,但是她說了一句,別人有的她的孩子也得有,寧願自己餓著,也不讓孩子比別人差。她作為母親的心我懂,什麼都想給孩子最好的,但說實話,壓力太大了。
孩子生下來不是給口飯吃就行,要教育,要培養,像題主說的,生多了,還要有孩子做出犧牲,那為什麼生那麼多呢?
我覺得如果真的窮的只夠自己活著的就不要生了;如果只是一般家庭那就優生優育,一個就好,有條件的再響應國家二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