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uzhenxin48

    太明白了。美元是國際交易通用結算工具。印再多美元也由世界人民抗著。試想一下100美元一個人花和十個人花1000美元絕對值不是一樣嗎?

  • 2 # 卡村老任

    不是沒有、而是很小很慢。全世界都在流通美元,美國印的鈔票儘管量很大,但與目前全世界各國所持及市場流通的美元總量相比還是個小數,“稀釋”全世界的美元市場需要時間和量。如同一大杯水裡滴了一滴眼藥一樣。另外,世界各國在疫情下也在量化。所以,美國市場的通脹不容易即刻顯現。

  • 3 # 張某某1234578

    這涉及到經濟學理論共識的重新構建。貨幣主義被某些人認為是過去四十年間對全球經濟發展貢獻最大的經濟學說。1969年貨幣主義理論的代表人物弗裡德曼提出了“直升機撒錢”的說法,認為單純的發行貨幣就能帶動經濟增長,五十年後的今天,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德國、義大利、英國、日本、美國等國紛紛出臺直升機撒錢式的刺激政策,將此理論貫徹到極致。貨幣超發並不必然引發同等幅度的通貨膨脹,因為貨幣除了交易功能外,還是財富和信用的標尺,如果人們拿到錢後,換成了與個人身份繫結的資產,引起的就是皆大歡喜的財富增值而非通貨膨脹。這也正是中國房市和美國股市背後的秘密。當然,這對於後進場者意味著財富的稀釋。博爾頓在《貨幣主義的貧困》一文中指出,貨幣是一個國家發行的股票。金融學最基本的權衡就是公司發行股票會產生稀釋成本。增發股票雖然稀釋了現有的股權,但好處是籌集到的資金可以用於投資。如果增發的同時帶來公司市值的增長,對於老股東來說收益大於成本,大家就會接受增發。如果沒有外部資金來接盤,老股東卻沒有拋售,增發就只想當於配股。只有無外部資金盤,老股東又拋售時才會崩盤。國家層面的通貨膨脹成本也相當於公司的稀釋成本,如果有外部資金盤和內部認購,這些成本可以轉換為公司市值的增長。至於美國這家公司的市值與其實際價值偏離這麼多,為何還不崩盤,這個問題可以問問買茅臺股票的股民。

  • 4 # 洪鐘之大呂

    一個杯子里加一勺鹽,味道馬上就能嚐出來,如果實是在一個游泳池裡,等你覺得水鹹了,那估計都加了一桶鹽了,說白了,就是美國人在靠美元體系,讓全世界人民給他買單,如果沒有覆蓋全球的美元體系,就這個玩法早破產了…

  • 5 # 朱易觀市

    容許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有一個人A假設他製造了一個藝術收藏品,B同學想要買,結果發現自己手上沒錢,就打了一張欠條(Private commercial paper),而A現在急需用錢,於是就拿著欠條去C銀行貼現,C銀行於是就將錢打入了A同學的賬戶,換到了欠條,得到了對B同學追索權。最關鍵的部分是這裡,C銀行此時會在自己的資產負債表上同時增加“負債”(A同學的存款)和“commercial paper”(B同學的欠條)。這就是信用創造。Private credit → Endorsement of Bank → Public credit C銀行又有一個叫做存款準備金率的東東,把改存的錢交給央行之後,比如100USD交1USD。C銀行可以繼續貸款99USD給D同學,而D同學比如又把錢存入了E銀行,E銀行交了0.99USD之後又把剩餘的錢繼續帶給F…………生生不息的貨幣創造就這樣產生了。這個貨幣創造的體系當中,重要的是信用的過程和貸款的過程不能被打斷。

    美國現在的情況就是

    A同學的private commercial paper 不能轉化成為 Pubilc one 了。貼現的過程沒那麼容易了C銀行現在得勒緊褲腰帶了,不能貸給D了或者是E不能貸給F,你的資信狀況太差了(╯‵□′)╯︵┻━┻

    於是存量貨幣大量的沒有被激發,美聯儲就透過大量發貨幣抵消掉credit的損失。

    所以雖然有量化寬鬆,但貨幣總量並沒有太大的增幅。請看M2的相對量和絕對量:

    附上美國M2的定義

    M2 consists of M1 plus: (1) savings deposits (which include money market deposit accounts, or MMDAs);(2) small-denomination time deposits (time deposits in amounts of less than $100,000); (3) balances in retail money market mutual funds (MMMFs).

  • 6 # 梅迪68933759

    我認為主要是三個因素:

    第一當世界出現經濟危機時全世界都缺錢,更缺美元。

    第二美國是資源強國某些方面不僅世界第一強而是世界第一便易。

    第三美國股市債市世界第一的水池作用而致命的吸引力及超級的牛市行情,也起到收納美金的作用。

    這也是為什麼不要和美國比特別是經濟理論上的的理論應用等。

  • 7 # 不執著財經

    美國無限量化寬鬆,國債規模從24萬億,上升到27萬億,現在可能還不止這些了,但美國國內為什麼沒有通貨膨脹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如果其他國家搞貨幣寬鬆,那資金會流向本國社會,肯定會造成通貨膨脹,但美國的美元是世界性貨幣,即使無限量化,流向全世界,當然不會形成通化膨脹。美國是靠無限量化寬鬆,向世界轉嫁經濟危機風險。

    第二,美國的農產品便宜,這對於穩定美國經濟是有幫助的。美國只有3%的人口,卻養活了3.3億美華人,不僅如此,美國的農產品還要出口,由於農產品價格便宜,全面實行了現代化,農產品便宜有利於穩定美國的物價。

    第三,中國等國家向美國輸送了大量的廉價商品,每年有大量日用品流向美國,這對於穩定美國物價是有好處的,中國生產的日用品來到美國,美國國內的物價就變得便宜。如果是當地企業生產的商品,因為人工成本高。就會貴出很多。

  • 8 # 紅福25

    放水是個逐步滲透的過程,首先是離美聯儲最近的機構拿到錢,主要是銀行等金融機構,這個錢首先避免了這些金融機構倒閉,同時,這些金融機構用這些錢推高股市,這就是美國股市始終高歌猛進的原因。第二階段,一部分錢也會流向全世界,尋找價值窪地,最近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晶片上漲,以及人民幣升值就反應了這點。第三步,隨著大宗商品上漲,慢慢也會抬高商品的成本,大概明年會慢慢顯露出來消費品的漲價。

  • 9 # 晴天財經閣

    美國已經在通貨膨脹大週期中了,2020年的9月30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公開講話中曾經表達過一個觀點,希望未來的美元區平均通貨膨脹率能夠錨定在2%以內,而在2019年以前的十年時間中美國國內的通貨膨脹率始終不到1%。並且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講話涉及到的平均通貨膨脹率十分有意思,如果2019年美國國內的通貨膨脹率只有1%,那麼2020年即便是達到3%加起來之後平均一下也才2%左右。

    並且通貨膨脹需要一個大的時間週期和過程,短期內無法直觀的透過資料來表達清楚通貨膨脹。2021年1月20美國新任總統拜登將會宣佈就職儀式,可是等待他接任的美國國債的負債規模已經突破了30萬億美元,很明顯這個負債額度當前美國是無法直接償還的,那麼只有透過美元的相對貶值和新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來穩健的過度,美國受到疫情過後的經濟衰退。

    回到原題,我們來看為什麼之前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尤其是從2009年開始到2019年為止,美國的國內通貨膨脹率始終維持在一個非常低的水平之中,同一時期包括歐盟和亞洲的主要經濟體在內,通貨膨脹率都是比較高的一個水平。其主要原因就是美國透過美元結算體系,把自己國內的通貨膨脹壓力轉移到了世界其他經濟體中。

    美國當前有三大優勢,一個就是美元結算體系,一個就是科技領先優勢,另一個就是軍事優勢,在和平年代裡美元結算體系和科技領先優勢是最重要的。美國可以趴在全球結算體系上,透過美元結算體系去吸血全球的經濟,這也是為何當前包括歐盟,日本,南韓以及中國俄羅斯在內相當一部分國家積極呼籲倡導的國際貨幣多元化,目的就是為了衝擊美元結算體系,實現國際貨幣的結算多元化。

  • 10 # 三人聚眾

    金融先行於實體經濟,通脹滯後於實體經濟

    貨幣寬鬆透過金融產品實施到實體經濟中,通脹透過實體經濟反映,比如商品和服務——存在一定的週期。

    美國無限量化寬鬆,金融產品必然先行,這也就為什麼美國疫情那麼嚴重,股市卻噌噌噌的往上,不斷的破新高。

    當然,這裡指的金融產品偏向於權益資產,而債權資產則要折損,畢竟利率變得更低,特別是在往後的通脹中。

    貨幣進入金融領域,金融再投向實體這需要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比如商品生產,特別是基建等生產週期慢長的產業。即使產品生產出來進行銷售,那麼也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在產品和服務上進行反映,而不會直接反映通脹。

    若美國後期貨幣政策控制的好,三五年後可能也不會有通脹,就像2008年美國的次貸危機,通脹並不是很明顯。

    通脹高不好,通脹低也是不好的,不要一味的認為不通脹就好。不通脹往往象徵著沒有創造,守著老本過日子,就像日本歐洲等經濟體。

    在疫情下不只是美國實行貨幣寬鬆,而是全球各國都實行貨幣寬鬆,包括中國。

    來看看中國實施貨幣寬鬆之後cpi的表現,我們會發現CPI不是走高而是走低——一二月份是因為豬肉的問題,並不是因為疫情,貨幣也未因疫情的進入寬鬆階段。

    貨幣寬鬆為什麼會使短期內通脹走低呢?

    原因是在越不確定的場景下,人們越不願意冒險,即不願意把金錢投向實體,更願意持有金融產品,特別是權益資產會帶來更大的增值。

    與此同時,隨著疫情的爆發,失業率不斷地飆升,只會導致更多的人不再謀求利益,而是在謀求生存。

    比如你都快失業了,你還在意工資多少嗎?假若人們工資的減少,購買力下降,作為商家他就會想“人們快沒錢了,東西現在不降價賣出去,以後就可能賣不出去”,於是商品價格和服務價格不是上漲而是下降的。

    因此,在越不穩定的情況下(經濟過冷),實行貨幣寬鬆,中短期通脹率往往不是走高,而是走低,與在經濟過熱時實行貨幣寬鬆剛好相反。

    貨幣寬鬆的錢流向哪裡了呢?

    假如危機可預測,那麼你是不是想在危機之前存更多的錢,然後去買更多的黃金等保值產品?

    黃金為什麼漲?因為人們在預測危機,為未來作好準備。

    當人們的生活好時,往往是不會去想存錢的,得過且過就行,特別是像美國這樣的消費國家。而當危機來臨時,存錢就非常有必要了,因為若不存錢,明天可能過得很慘。

    為了避免明天過得很慘,那麼就會節省,避免消費。在企業經營中也一樣,在危機時大量投入生產,風險大於收益,企業也就會變得更加保守,即經濟過冷。

    當金錢不在消費者與企業中流轉時,那麼它就不會產生通脹。

    但貨幣寬鬆的錢始終要有去向,那麼它最好的去向就是金融產品,站在當下去想象未來。

    因此,在經濟過冷時,貨幣越寬鬆中短期實體經濟越不行,通脹也就越低,而金融產品卻水漲船高。

    美國貨幣寬鬆的表現

    一國貨幣的寬鬆與緊縮的直接表現是在匯率上,而不在本國或他國的通脹中。

    比如2018年美國不斷加息,實行貨幣緊縮的貨幣政策,美元指數就從88漲到103。而今年因為疫情,美國貨幣政策再次大量放水,實行無限量化寬鬆,這也就導致美元指數從103下降至如今的90。

    各國相較於美元的匯率,也因美國的無限量化寬鬆大起大落,特別是澳元兌美元。而中國人民幣也從高點的7.2下降到如今的6.5。

    匯率的波動主要看各國的貨幣政策,誰放的水大,那麼它的匯率就會走低。

    疫情之後,各國都實行貨幣寬鬆,但美國實行的是無限量化寬鬆,別的國家放的是水龍頭,美國卻放的是輸水管。

    美國的輸水管的水灌向哪裡呢?金融產品,以致美國股市不斷地破新高,特別是想象空間龐大的納斯達克新興產業。

    貨幣寬鬆到通脹表現主要經過4個階段:權益資產金融產品上漲-房地產上漲-實體經濟向熱-通脹。

    從如今來看,美國貨幣寬鬆的反映還在第1階段,與通脹還有很長的時間。假若美國的貨幣寬鬆政策應用得恰當,當下的無限寬鬆政策也不一定會導致未來通脹。

    因此,擔心美國通脹未免過早了。

  • 11 # 李建秋的世界

    我用各位最聽得懂的語言來講述,保證你一聽就懂。

    70年代末的時候,當時美國面臨經濟停滯和通貨膨脹的問題,於是當時的里根總統採用了弗裡德曼的貨幣主義學說。

    貨幣主義的核心在於:通貨膨脹的本質,就是在於央行發了過多的貨幣,因此央行應該控制經濟體中流通的貨幣數量,當通貨膨脹了,就減少發行,當通貨緊縮了,就增加發行,除此以外,政府不應當干預經濟活動。

    這種學說聽起來有沒有道理?

    好像很有道理,此後全世界多多少少都用了貨幣主義的學說。

    當通貨緊縮的時候,央行理所應當的放水發錢。

    然後大家就發現問題了:錢發出去了,但是還在通貨緊縮。

    為什麼央行明明放水了,還是通貨緊縮呢?

    要解決通貨緊縮的問題,不僅僅要發錢,還要讓錢進入消費。

    不然的話,發再多的錢也是白搭。

    那麼錢沒有進入消費領域,錢去哪了呢?

    來看看中國的房市,美國的股市,這不是一目瞭然的嗎?

    中國的房價越來越高,美國的股市越來越高,但是消費領域依然在一個通縮狀態。

    其實中國也一樣,你們可知道,11月份的時候,中國是雙通縮的狀態?

    由於房子和股市都屬於“投資”,而不屬於“消費”,錢流進了投資,通貨還是緊縮狀態,那該怎麼辦呢?

    如果按照貨幣主義,就只能繼續發錢,繼續發錢的結果是繼續流入房市和股市。

    是我們整個經濟運轉的模式出問題了,貨幣主義必須被拋棄。

    前央行行長周小川前段時間專門發文,說資產價格必須納入通貨膨脹,但是如何納入還需要研究,周小川的意思是目前世界各國的經濟運轉模式是維持不下去了,必須予以打破。

    但是如果改進現有的經濟模式,目前的說法還不能統一。

  • 12 # 臺灣孤臣孽子

    沒那麼難了解,就是通膨全球化啊!如果你覺得豬肉一直漲,歸根究底就是你也幫了美國一把,把美國的通膨接過來了一些!

  • 13 # 驛動星期六

    這是預料之中的事,美國政客心裡門清。儘管嘴上天天喊預防通貨膨脹,他們都知道後面會發生什麼,就是不說而已;

    美國疫情期間,無限量化寬鬆,那麼他的錢放到了哪裡去了呢,絕大部分發給了它的公民,和企業,也有一部分進口購買了醫療防疫物資。

    他發給企業和公民的錢去了哪裡呢,這些人都購買了生活物資,在這些生活物資必需品中,有70-80%都是進口物資,也就是說進口這些物資的錢都去了物資出口國家,他的量化寬鬆政策發下來的錢,都轉了一個圈,直接進口商品去了,都流向了美國國外,再加上直接進口醫療防疫物資的錢,輸出的美元要佔比量化寬鬆超發的80%以上,基本都沒有在美國國內駐留,就算駐留的那少部分,也會有一部分流向了金融資本市場,起到拉高股價的作用,真正能夠長時間駐留消費市場的微乎其微,他的這種量化寬鬆,短時間內也許會引起商品價格波動,但時間稍微一拉長,這些錢就都間接流向了國外,只要流出美國,美國的國內就不會物價上漲,物價不上漲,就不會引起通貨膨脹,他的量化寬鬆是瞅準了國際美元需求而做出的,而不是單一針對國內的,但是他會藉助於一個機會和藉口,就比如疫情期間,封城停業,為了國民的生活,人人發錢,為了企業不倒閉或者為了某行業不停擺,都針對性的發錢給他們,經過他們的手購買物品,再間接流出美國,說白了就是又薅了一圈羊毛,全世界都為美國買了單,他只是利用這些錢吧他需要的物資買回了美國而已,他國內的錢並沒有增加多少,所以他的物價是穩定的,只要美元是國際流通貨幣,美國的國內就不會通貨膨脹,更何況他自己也不傻,也知道怎麼去控制,一面量化寬鬆,一面貨幣輸出,一面國內調控,怎麼會通貨膨脹呢,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但是他會找個藉口引發經濟危機,以此再為藉口繼續量化寬鬆,他的經濟就是這樣迴圈的,以後還會這樣週期性迴圈下去。時間間隔的長短,要看國際市場對美元的需求而定,但它絕對會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大都以經濟危機為代價進行。

    所以美國無限量化寬鬆,本國卻沒通貨膨脹是必然的事情。其根本原因就是美元國際化佔比太高的結果(60%以上)。

  • 14 # neo獵人

    簡單來說美元量化後最終二個去處,一是流向全世界買買買,其中中國替美華人抗了一大部分。第二是流向美國國內的股市,哪些量化的貨幣並沒有推動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比如原油價格反而下跌。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美國股市逆風而漲,其實並不反映美國經濟很好而是就像中國的錢流向房地產一樣!你能說房地產漲漲漲表示經濟就特別好嗎?

  • 15 # 天語狼心

    第一大量資金進入美國股市,要不你以為美國股市還不跨?但是目前不能也不敢讓他跨;第二,美元獨一無二的貨幣霸權,由全世界買了一部分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哺乳期有的產婦奶多,有的奶少?怎樣才能達到母乳的供需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