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杉YS
-
2 # 熱言開發者
網際網路發展的根本是提供各種形式的便捷服務,對於老一代人或老思想的人來說或許是多餘的存在,但某些方面就算你從未使用網際網路也是密切相關的。
這個問題首先是要搞明白幾點:
1、網際網路的出現與發展,是否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和辦公方式?答案是肯定的!最基本的如:搜尋、購物、辦事、社交等等,無不體現了網際網路的便捷高效,反之則可能耗時還累!
2、透過網際網路平臺實現了里程碑式的跨地域泛行業的發展,如:藉助網路平臺實現了新銷售渠道,增加了實體企業生產總值,實現了網路數字化管理,網路營銷模式等等,功不可沒。
3、網際網路與傳統實體是水火不相容?
這其實是取決於不同人的思維!生活中常聽見一句形容熟話:“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其淺意是告訴你,發現新事物要敢於抓機會嘗試,雖然嘗試結果會各不相同,也存在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但至少發現一片新大陸,機會就在那前方,不快不慢的奔跑著!有的冷眼旁觀,怨聲載道。有的奮勇向前邁進。有的隨著時間流逝中途遇挫放棄。有的遇挫愈勇,奮力前行,站在了同期起跑的頂端!
為什麼?為什麼同樣是從傳統行業拓展到網路,同樣是付出巨大努力,結果卻是不同?這就是前面提到的思維方式不同!
無論人類從原始到如今先進科技的演變,從人們生活基本面看,實業永遠都不會缺席,沒有實業誰搞生產,沒了生產和來銷售,沒有生產銷售網際網路存在的價值就大打折扣,實體與網路兩者是相輔相依的存在。
4、為什麼有不少人把責任推給網際網路平臺?
生意差,沒業務沒銷量,傳統企業難招人,養不起要裁員等等等等一併歸咎於網際網路 這......!
我也是企業主,確實如今實體企業店鋪經營成本居高不下,日常開支承重,經營更加困難。但這與網際網路有啥關係?怎麼不思考怎樣將企業突破瓶頸,卻在無謂的推卸本該是你的責任?這樣能改變什麼呢!
在我看來除了以上提到的因素外,這類人普遍思想體系“保守呆滯”“不思進取”的最終結果。
最後舉個例子:一個20出頭小姑娘,曾是一家服裝檔口試衣員,月工資7-8K,某天她被網路直播帶貨給吸引到了,小姑娘與同齡女孩不同,她並不是著迷購物,而是在思考這是不是她能抓住的機會?幾天後小姑娘辭職了,並與老闆溝通由她代銷老東家的貨,老闆一口答應!起初她僅以微商發發朋友圈,隨帶聯絡各主播談合作供貨,每間貨她堅持只加5元作為自己利潤,月收入維持在1萬左右,慢慢的合作的小主播越來越多,你猜她現在收入多少!
案例告訴我們網際網路與實體密不可分,同時也造就了不同行業很多就業崗位!
-
3 # 城市衰落電商功不可沒
是大大消滅了工作崗位,所以那些無法提供足夠崗位的發達國家要麼限制網際網路的野蠻發展,要麼對網際網路大型企業加大稅收,來給那些失業的人民生活保障!
穩定是一個國家的重中之重,當沒有足夠的就業崗位,失業的人群無法得到生活保障時,必然會引發社會的動亂!
-
4 # 叉邪1937229880953
網際網路平臺創造部分崗位,但消滅更多傳統工作崗位,造就了一大堆不用學歷的快遞小哥,網際網路巨鱷還利用海量大資料,演算法壓制了實體企業科技創新,低質廉價的商品充斥在平臺上,美團餓了麼壓榨商家盈利空間,是的食品質量數量降低。國家大力發展網際網路是希望透過網際網路創新機制帶動實體經濟科技創新,提高產品質量更具競爭力。
-
5 # 酷嘟推文
想想美國,電腦是美華人制造的,網際網路是美華人構建的,連美華人都不敢大勢的搞電商平臺,是美華人笨還覺得美華人搞不到中國這樣的規模?都不是,是美國看到了本職,電商平臺就是服務於大眾提高效率和提高資訊度的平臺,不是像中國這種像著了魔一樣的電商平臺。馬雲說中國創造了3000萬人就業,那實體經濟絕對有6000萬人下崗。好多人都說實體店幹不過網店是價格原因,真實價格原因嗎?最早淘寶興起網店是免費的而且給大量補貼,實體店人工、房屋、水電、稅這些東西加一起肯定幹不過網店,等實體店一個個倒閉後,剩下的只有選擇電商平臺,然後網際網路公司坐地起價,網店開始收費,這樣實體經濟大量失業,給不起費用的網店也大量失業,你說這是創造就業還是消滅就業?現在更過分,搞什麼社群團購。連菜市場都想幹掉,不給農民活路。這就個網際網路的boos沒學過歷史吧,多看看歷史上把農民激怒的後果吧
-
6 # 陌失沫忘
我給你普及一下,比如一個鞋廠,成本8塊,出廠價10塊,實體店賣一百,那麼一百個人裡面可能只有十個人買這雙鞋,也就是說,鞋廠賺了二十塊,如果電商賣20塊一雙,那同樣的購買力,一百個人裡面可能有八十個人買,那麼鞋廠的利潤在160塊,你說到底是實體店還是電商影響了鞋廠的發展?大部分的實體企業都是這樣,由於實體店的利潤要求太高,造成廠家的貨物不能完全進入市場流通,導致許多企業不能按時回款而倒閉,倒是電商的出現,給了這些工廠起死回生的機會,更低廉的價格,能使貨物流通力更強,工廠的訂單也就更多,增加的就業機會也就更多,電商推進了這些廠家的發展而不是阻礙。歡迎各種噴子來反駁。
-
7 # 陳小川vlog
現有的網際網路平臺,真的是創造工作崗位,還是在消滅工作崗位?
網際網路03年開始顯現,在網際網路興起給百姓帶來了很多便利,從不懂的事問度娘到現在不會做的事學抖音。
網路銷售的發展,給物流,快遞,帶來了蓬勃發展,新的契機和商機。電商的發展給實體經濟帶來了新的模式和生機,讓農民也嚐到甜頭讓農村產品走向更遠的未來。
美團,餓了麼 滴滴打車等APP不僅方便了餐飲老闆和出租司機,也節約了消費者等待的時間。
社群團購的進入讓上班一族體會更深,開啟手機就能購買到明天所需,各種優惠也機智也實惠到普通老百姓。不出門就能買到新鮮果蔬,送貨上門節省大量時間。
是否讓更多人失業
網際網路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就算一個普通的農民也可以加入到這個全國性全球性大平臺,可以把自家的蔬菜水果透過平臺賣像全世界。實體店在不僅限於5公里客源,面向更多的消費群體。
美團,餓了麼等 讓上千萬名年輕人就業,餐飲不在守株待兔等待客戶進店就能賣到5公里或者更遠的消費群體。
京東 天貓 淘寶等實體電商,全國投資修建倉庫,聘請無數員工,讓普通老百姓放棄種地等低收入工作加入進來,給全國脫貧作出巨大貢獻。
有新就得廢舊
新的商業模式必將淘汰舊模式,這是一場屠殺,讓原本搖搖欲墜的普通老百姓雪上加霜。
-
8 # 胡真實105181123565
支援電商,價格不貴,還包送到家門口!!實體商店宰客太狠那!本來可以到誠信店買了就回家睡覺的東西,可在小商店討價還價好幾回呀,浪費時間呀!宰客的店鋪必須黃了,才好呀!
-
9 # 風如鐵
算算賬就知道了。
一,假設10萬雙鞋從生產廠家到消費者手中。
1.相同部分
1.1,傳統模式三級分銷100分店
長途運輸10人,分店銷售200人合計就業210人。
1.2,電商模式100城市
長途運輸10人,分貨點200人。合計就業210人。
2,不同部分
2.1,傳統模式三級分銷
上實體店購買。合計就業0人。(注,由相同部分中已有200售貨員完成銷售,沒有送貨上門服務)。
2.2,電商模式
快遞員1000人。合計就業1000人(注,每人完成100雙送貨上門服務)
3,總計比較
3.1,傳統銷售總計就業人數:210人。
3.2,電商模式總計就業人數:1210人。
二,假設一千萬份飲食消費(注,10萬餐館做飯)
1,相同部分
1.1,傳統模式
大廚人數10萬(輔員不計),服務員100萬。合計就業人數110萬。(注,平均每個店10人送餐服務)
1.2,電商模式
大廚人數10萬(輔員不計)。服務員100萬。合計就業人數110萬。(注,每個店面由服務員轉手快遞員,不另加人員)
2,不同部分
2.1,傳統模式
去店裡消費,就業人數0人。(注,服務員已經在相同部分體現)
2.2,電商模式
快遞員10萬人。(注,每人完成100份送餐)
3,總計比較
3.1,傳統銷售總計就業人數:110萬人。
3.2,電商模式總計就業人數:120萬人。
三,以上兩項電商模式總合計:
1.1,傳統模式就業人數:
210+110萬=1100210人。
1.2,電商模式就業人數:
1210+120萬=1201210人。
1.3,兩項比較人數差
傳統模式總合計就業人數-電商模式總合計就業人數=1100210-1201210=-401000=40.1萬人。
結論,電商模式比傳統模式就業人數多出40.1萬人。如果計算快遞員的重合使用佔比30%,但各住宅小區快遞分揀中心沒有計算,兩權相抵基本的計算方式不會有重大失誤。另外,電商運營團隊與傳統模式的高層人員對沖也不在統計之列。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數沒有統計,就是電商激發了很多家庭作坊式的產業出現,以及大量的自媒體運營認知的出現,這個數字也是傳統模式中不存在的。比如一些特色美食、農家美味、手工藝品等。又比如網紅、直播、自媒體帶貨等。
透過比較看世界要比籠統的感覺到位。
如果還是難於理解。想象一下把傳統銷售模式的分銷店轉變為送貨點,原來的銷售人員夠不夠送貨上門的人員就知道結果了。10萬雙鞋需要10萬人次的送貨上門,原來的銷售人員夠不夠用?其他的沒有太大的區別。
-
10 # 寄情燕趙山水
一鋪養三代的日子一去不復返。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剛開始汽車出現的時候,好多馬車伕罷工有什麼用?實體店由於房租人工。幹不過電商,你也可以乾電商啊。實在不行你可以跑快遞呀。憑什麼讓普通老百姓大眾養著你?同樣的一個插座價錢比電商高2~3倍。前些日子我買了點那個瓶裝的黃油,實體店要6塊多錢一瓶,而淘寶上只要2.23元一瓶還包郵。畢竟從事實體店的是少數人。憑什麼讓廣大的老百姓養著你們這幫蛀蟲啊?社會的發展總會有一些既得利益集團,失去自己的利益,你們可以改行啊!
-
11 # 道聽圖說網際網路
如果一個國家或一個社會沒有大的波動的,在一定時期內,總的工作崗位會在一定範圍內小幅調整,但基本保持不變。
要回答網際網路平臺是創造工作崗位,還是消滅工作崗位,首先要從網際網路平臺的執行模式說起。
網際網路平臺藉助網際網路、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專業化打通生產者(銷售者)和消費者(使用者)之間的聯絡。所以,無論哪個行業被網際網路改造後,都會導致供應鏈體系出現重大變化,中間環節減少,工作崗位減少。
網際網路的廣泛應用,帶來的是整個社會生產效率的提升,而提升生產效率的方法主要兩種情況:其一是加快社會產品的生產或消耗(增加GDP),其二是減少獲得或使用成本。顯然,網際網路平臺本身是做不到加快產品的生產或消耗的,但是平臺卻打通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聯絡,從而有更多人的獲取到更多的產品。同時,因為平臺經濟改變了原來供應鏈體系,必然減少中間環節的成本。
網際網路平臺公司的蓬勃發展,必然增加一部分高科技崗位。同時平臺經濟吸納一部分人員作為新的供應鏈人員,如快遞員。但總體上來說,改造後增加的工作崗位是不足以抵消減少的工作崗位的。
所以說,網際網路平臺是在消滅更多原有的工作崗位。
那為什麼中國原有網際網路平臺經濟蓬勃發展,各類領域仍然不斷會出現新的網際網路平臺公司,而近10年來中國城鎮總體失業率並沒有太明顯的變化呢?
其主要原因在於部分工作崗位發生了轉移,或創造出了新的工作崗位的緣故。
比如說,滴滴的出現,讓原有的計程車行業受到了不小的衝擊,幾家歡喜幾家愁,但因為計程車本身數量是受到嚴格管控的,在人們出行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滿足的情況下,一部分人透過滴滴平臺,成了網約車司機,在沒有導致計程車司機失業的情況下(因為競爭,收入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增加更多新的工作崗位。
截止2020年4月份,全國已發出網約車運輸證95萬餘張,網約車駕駛員證208萬餘張。最終結果是人們出行質量得到大幅提升,很少有寒風中打不著計程車的尷尬。
豬八戒網,讓很多人改變了原來朝九晚五的辦公室生活,成了夢想中的自由職業者,同樣也增加了新的工作崗位。
總的來看,網際網路平臺在一定程度上創造出大量新的工作崗位,這些崗位提升了我們的生活水平,帶動了社會向更高層次發展,而總的工作崗位數大體不變,並沒有造成社會大範圍失業,只是崗位之間向更高層次的轉化和轉移。
所以說,網際網路平臺同樣產生更多的新的工作崗位。
一增一減之間,網際網路平臺助力社會整體發展水平的逐步提升。
-
12 # 龍之升
電商和實體店都是一種商業模式,存在就是道理,沒有對錯,市場最後會選擇更加選進的模式。政府只需完善制度保證公平就行,扶持和打壓某種模式都是不可取的
-
13 # 俊成發發發666
沒有消滅一說,只不過平臺不一樣,原來是經過店鋪店面出售,現在不過網際網路平臺操作,換湯不換藥罷了,社會向前發展,肯定會淘汰一些舊的產業,營銷模式,問題的核心你經營什麼產品,是否是時代的淘汰者,誰又說得清呢?等待,埋怨,不如跟上時代,做時代的引領者,守舊註定淹沒舊時代長河中,被新生事物虐待。
-
14 # 布衣吳新建
網際網路平臺應該創造了新的工作崗位,就業形式很符合一些人的願望,在家做生意。
問題其實不是平臺消滅崗位,或者說打垮實體店,主要還是平臺由新生事物促進社會發展逐步演變為阻礙創新。
任何新生事物都會經歷從生到消亡的過程。因此,現在許多人對曾經活躍經濟的平臺多有微詞,如果平臺本身沒問題,負面批評只會促進平臺更好發展,而不是用“大而不能倒”來提醒各界注意平臺健康發展。
新近國家層面出臺網際網路平臺企業要嚴格規範社群團購經營行為,不得透過低價傾銷等方式濫用自主定價權。不得利用資料優勢“殺熟”,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等“九個不得”。
看上去這是針對團購,其實也就是約束平臺。
就以團購來說,可以想象能增加許多就業機會,比如分揀送菜,滿大街會增加N多送菜小哥,但是,至少有這幾個問題沒考慮好:
其一,菜籃子是個巨大工程,從綠色安全種植開始到擺上千家萬戶飯桌,不就是一個“買菜”環節。中間有太多環節——種菜、收穫、地頭分級出售、不同地區中間商採購、長途運輸、保鮮、目的地批發、菜市場安全檢測、菜販分揀整理上攤位、市民購買,等等,團購平臺如果不能從全過程控制,很可能無菜可買,或不合格菜品上市,或因季節把控不好爛市,其實最怕的是人為控制供應私自漲價欺行霸市。
其二,許多人認為團購以低價、補貼等不公平競爭手段入市可以打敗菜販子,其實僅是理論上的可能。菜有品相,新鮮是關鍵。真把菜販打敗,你供應的菜不新鮮,走街串巷的菜販子就會應運再生,無法預測市場需求的結果,團購破壞辛辛苦苦幾十年建立起來的市場供需平衡不說,爛在手裡的菜會讓平臺難以為繼。
其三,平臺買菜是移植一般商品網購,沒有什麼創新,野蠻進入屬於欠考慮。國家整頓應該是顧及兩方面:一是保護投資人利益,避免盲目投資不成熟的銷售模式沒有達到預期資不抵債形成新的債務問題;二是確保菜籃子可控,保證市場供應充足物價穩定,根本上是保障民生。
簡單討論平臺是創造就業還是消滅就業沒有意義,關鍵看平臺是否有創新,是否給使用者帶來實實在在好處。這個好處不僅僅是眼前,比如你以低於成本價銷售,客戶獲利了,但長遠看,你無法抵禦自然災害對供應量的影響,出現極端情況無菜可買就嚴重影響民生。當出現一家獨大模式時,消費者無法選擇難以抗拒你高價買菜,影響消費者長遠利益。
平臺已經不是新生事物,網際網路銷售不能淪為皇帝的新裝。
創新不是洪水猛獸,但假創新一定沒有生命力。
回覆列表
我認為網際網路平臺創造的工作崗位大大少以消滅掉的工作崗位,不過它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物流速度,大大減少要辦成一件事或買一樣商品的時間和成本,它可以讓其它行業形成充分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