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邪西毒軼事

    梁去不了華為,任正非的格局雖然大,但對動不動就辭職跳槽,個人第一的“人才”使用中也會慎重。這次梁辭職事件,董事長事前不溝通固然有錯,但梁如果這樣方式辭職,也非大用之才,至少缺乏胸懷。缺乏與各種人才共同努力搞研發的合作能力!評個人感受就把國家和個人的大業拋到一邊,實在不是任總需要的人。你們想想任總的女兒,多委屈,梁還是男人嗎?

    中國不缺科技人才,缺的是發現和使用人才的機制。

  • 2 # 80後每日觀

    華為晶片製造屬於起步階段,而且受到美國製裁,高級別的晶片都做不了,梁孟松去了華為的話也是做以前做過的事情,對梁孟松來說應該沒有什麼吸引力!

    當然,瞭解過樑孟松的人都知道,他絕對是頂頂級的技術大咖,在臺積電、三星、中芯國際都是經過證明的人物,起到過扭轉乾坤的作用。如能來華為,自然是很好的了。 就看華為夠不夠誠意,能不能提供實現他抱負的平臺。

  • 3 # 東風送明月

    從低工藝向高工藝的突破沒有再比梁合適的人了,從三星已可看出,而且在中芯,梁孟松在辭職信中表示,自2017年11月擔任中芯國際聯席CEO至今已有三年多,幾乎從未休假,在其帶領的2000多位工程師的盡心竭力的努力下,完成了中芯國際從28nm到7nm工藝的五個世代的技術開發,這是一般公司需要花10年以上時間才能完成的任務。“目前中芯國際的“28nm、14nm、12nm及N+1等技術均已進入規模量產,7nm技術的開發也已經完成,明年四月就可以馬上進入風險量產。5nm和3nm的最關鍵、也是最艱鉅的8大項技術也已經有序展開, 只待EUV光刻機的到來,就可以進入全面開發階段”。”

    在技術上,梁沒得說,這是一個技術型的人才,當初離開臺積電就是爭副總的位置沒爭上,才離開臺積電的,中芯是個科技驅動的公司,薪酬是問題麼?給個名份在中芯真的是太難了。中芯在2011年,時任中芯國際CTO的楊士寧與彼時CEO王寧國之間發生內鬥,結果導致兩人一起“出局”。內鬥成了這家公司的一個傳統,國企病在別的公司顯不出來啥,但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能否做出成績,不受卡脖子後再相互歡樂?

    華為的管理體制很完善,我相信它會善待梁博士,只是進不進得了華為要看情況,一看中芯是否使絆子,二看梁的離職意願是否強烈,三看華為全面評估後,雙方合適否,三者都具備,則可以成行。否則帶著解決不了的問題,華為也很難接收。華為建廠自產應該有打算有行動,肯定需要這樣的超級人才,為人事上一竅不通缺乏圓滑應對的工科男創造了獨特的環境,其包容度足夠大,而且不拘一格到招募天才計劃,可以說有很多的無奈,但華為絕不會挖牆角,這是原則。要是能去華為,三顧老套了,任總一定會極大地給予方便,人才機制也會專為梁博士開闢優良環境。看天時地利人和了吧!我和多數人想的一樣,但願成行。

  • 4 # 淺水資本

    16日,梁孟松辭職信一出,資本市場相關行業慘淡一片,可見他的影響力,客觀的說,在晶片製造的前沿領域,全世界頂級人物也就那麼幾個,中芯國際要引進如此高階人才,按常理事先和聯席CEO梁孟松溝通一下,現在單方面傳出梁孟松根本不知情,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人們忍不住嘀咕,中芯怎麼了?個人觀點(純屬猜測)

    1、可能梁孟松和中芯在發展方向或者戰略上出現分歧,且無法癒合,今天觀察網一篇文章提到過樑孟松和趙海軍在發展方向上一直有分歧,董事長周子學一直扮演和事佬的角色,有點疲於奔命,內耗有點多。

    2、可能梁孟松主管的領域一直沒有突破或者說拖了中芯新制程的後腿,中芯等不及或者等不起了,透過引進晶片製造業大咖的方式推進新制程的突破,畢竟,在當前國際環境下,中芯國際不管是資本市場還是國內晶片製造需求的壓力一定不小。

    3、不管是什麼樣的緣由,梁孟松畢竟是極為少見的晶片奇才,要大局利用,唯才是用,主流使用,才不辜負中國這個大市場的主流期待。

  • 5 # 頻陽石4

    梁是個人才!應該去華為,任正非有非凡氣概和大格局,會三顧茅廬請梁來華為,兩位老人會惺惺相惜,紮紮實實幫華為從製造晶片基詘做起,兩到三年內達14奈米,5年內達到5奈米晶片製造,基本就不怕美國卡脖子了,徹底的解決中國缺芯歷史!期待梁去華為早日實現!

  • 6 # 影動別社

    正常情況下應該不太可能,一是華為有自己一套體系,更願意花時間培養一些人才;二是任總當兵出身,確實有些國家情懷和擔當,對這種窩裡鬥應該會有些隔應。

    但是此一時彼一時,華為現在處境非常艱難,如此行業精英中的精英,如果真的離職,哪怕五顧茅廬,相信華為也會努力爭取。

  • 7 # 學生的周哥

    我感覺中芯國際董事長應心平氣和處理此事,如果能讓二虎共扶中芯才充分體現董事長的才能。梁說得如此明白,實際是說埋頭苦幹的他們沒有得到尊重,沒有充分體現他們的付出。

  • 8 # 三袋大菠蘿

    如果用政治手段來管理技術和技術人才,那必定是不可能成功的。

    這也是西方網際網路和國內網際網路企業之間的最大差別。

    要想技術上攻堅,你就必須放棄中國傳統政治手段。技術從來不是管出來的,技術從來都是鑽研出來的,從來都是因為一兩個人的爆發引發進步的。

    華為作為中國公司,它不可能免俗,技術天才去哪家中國公司都沒啥意思。

  • 9 # 黑幫熊貓

    去華為幹嘛,華為沒有製造晶片的能力,麒麟晶片雖然是其設計也是買的arm的公版架構和高通的魔改和蘋果的自研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 10 # 大寫的貳

    華為設計晶片的,製造晶片才剛起步,平臺不完善也太小,不適合梁發揮,就算梁帶2000個工程師去投奔華為,老任也沒膽量收,畢竟中芯後邊是國企的影子,梁留到中芯是皆大歡喜,中芯的技術研發不會斷檔受影響,梁也是人盡其才,畢竟也一把年紀了

    我現在有個美好的設想,梁離職去青島芯恩,芯恩是中國首個“C”IDM半導體公司,由於在中芯的事上吃虧,我想張汝京不會在芯恩發展上再犯錯,企業模式股權結構肯定會優於中芯,芯恩深化和華為合作,感覺華為也是迫不得已才想自己發展晶片代工,如果有解決方案我想華為不會這麼做,晶片生產想做起來需要幾千個專業過硬的工程師,不單單是有錢就能解決的

    更大膽的想法就是,華為收購芯恩,梁孟松加盟華為,華為麒麟業務獨立合併芯恩成立新的公司,現在吃瓜群眾關心的是國家的晶片發展,這樣做瓜眾關心的問題就解決了,梁從中芯離職會有一部分工程師也隨之離職,這樣直接跟梁入職華為。中芯就算因為各種原因發展停滯幾年,也不會耽擱國家的晶片產業發展。中國有句話,因人成事,因人廢事。任,張,梁三個能成事的爺們站在一起一定能撐起中國晶片產業的一片天。本想法純屬虛構,僅供看完一樂……哈哈

  • 11 # 閒雲攬月186

    說實在話,國企的領導都是爭權奪利,他們不會關心企業的發展,有本事的人吃不開,只會拍馬屁的人才升迀,國企沒有前途。

  • 12 # 寒楓140186093

    梁孟松一定會去華為,也只能去華為了。

    中芯國際在EUV光刻機無法獲得,14奈米和n+1,2技術瓜熟蒂落之際,封裝工程已經成了新的臺階,在因制裁而無法搞到EUV光刻機的現實條件下,梁孟松已經完成歷史使命之際。此時行二桃殺三士之計,果斷卸磨殺驢止損,同時聘請毫無軍功的封裝專家蔣某為副董事長,力壓並逼走元老功臣梁孟松,體現了不著痕跡的高瞻遠矚和未來的發展方向,位尊無功,俸厚無勞的蔣某必然能為中芯國際的封裝工藝貢獻出全部智慧。也就是說,中芯國際將以現實滴成熟技術和封裝工藝實現最大價值以回報股東。

    當下華為正在全力開發完全去美化的40奈米工藝,預計明後年分別實現28和20奈米技術,急需要梁孟松的N+1,2技術加持,對梁孟松必然是求賢若渴必掃榻相迎如久旱之逢甘露,所以在臺積電已成雞肋的梁孟松未來能建功立業之處已經昭然若揭,那就是華為,也只能是華為。

    梁孟松勵志擊敗晶片巨頭臺積電,乃天下大才,只要不甘沉論,放眼當今世界,能為其實現理想提供發揮空間的平臺只有三星和華為了,由於三星已存宿怨,目前能去的也只有華為,華為現處在中美高科技爭奪戰的焦點,也只有投靠任正非麾下,才能成就不世之功業,也只有任正非才配得上做梁孟松的領導,我等升斗小民沏好綠茶默默滴獻上祝福,靜待他們共創佳績吧。

  • 13 # 無槳漁舟

    問題是華為現在有沒有舞臺讓梁孟鬆起舞。

    深信華為會製造晶片,需要人才,但現在裝置在那?

    梁先生還是先加入老夫的賣菜芯團隊吧。

  • 14 # 彭文華

    華為要另闢蹊徑就用不了梁孟松,要用矽晶片就規避不了美國技術,而且摩爾定律已抵極限,也追不上第一梯隊了,華為努力的碳基技術,梁孟松可以效勞嗎?當然人才是可以轉換跑道的,只是得去陌生領域冒險,人家願意嗎?

  • 15 # 跳動的曲線

    不同企業不同文化,這麼大的事情,董事長應該提前考慮了。可能溝通上肯定出了些狀況。

    企業發展不同時期需要不同的人才,不贊同卸磨殺驢,更不贊同企業忘恩負義。

    任總求賢若渴,“熱鬧”時期做高調的事(三顧茅廬)不是華為風格。

  • 16 # Lscssh科技官

    我覺得不會吧!至少短期內並不會。

    如果華為正要請梁孟松這意味著華為將要全面進入晶片代工領域,這對華為來說將是重大的戰略調整,不管是對華為還是對整個國內半導體產業都會產生重大影響。

    那麼現在的核心問題件就是,華為會不會走這條晶片代工道路?個人的判斷是不會!

    晶片代工產業太燒錢:目前國內真正有實力的代工廠商其實也就是中芯,但看看中芯從建成到現在花了多少錢?

    根據近期的新聞,中芯今年的資本支出全年預計67億美元,2019年的為18億美元,僅2年的時間需要投入80億美元,而這還是中芯已經成為國內第一大代工的情況下,是已經有基礎的情況下。

    而華為如果要加入這個領域,屬於零基礎一切都需要自己重新建設,那這個開銷將遠遠超過現有中芯的投入水平,尤其是想要儘快提升技術水平的話,這砸入的資金就更大了。而且這個行業是重資產行業,裝置、工廠建設、研發人員薪資都需要資金投入,並且轉換出成果也比較慢。

    但是,當前華為所處的全球環境其實相當糟糕,作為主營的消費者業務其實已經逐步頹廢,海外手機銷量大幅下滑,5G訂單不斷受阻,未來1、2年華為的營收可能會收窄。

    這個時候拿出鉅額資金去填這塊將會危機到華為自身的安全,有可能導致其他業務線受損。畢竟華為目前研發的主力專案已經很多了,鴻蒙、HMS等等一系列業務也都非常燒錢。

    華為的晶片業務會更為務實:在國內整個半導體產業還沒有完全起來之前,華為顯然不會請梁孟松入職。

    早前傳言華為要自建IDM,建設一條純國產生產線來生產晶片,這的確是一條不得不走的道路。但是,目前國內半導體產業還是較為薄弱,光刻機這塊現階段還沒有完全解決,能量產的也就是上海微電子的90nm光刻機,傳說中28nm節點光刻機還沒影,即便近期能出來,到量產也要2-3年的時間。

    這期間如果梁孟松入職等於是處於無米之炊的狀態下,這不是挺尷尬嘛!既不能快速提升華為晶片的建設速度,也不能讓梁孟松在技術前沿工作,對雙方來說都是損失。

    此外,建設純國產晶片生產線,也不是光有一個梁孟松就行了,從製造裝置、生產工藝等各方面都需要,包括各種人才。這時候,我想華為的選擇肯定更為務實,會把聘請梁孟松的薪資用在請其他更多領域的人才,畢竟國內半導體產業人才並不多,需要搶。

  • 17 # 極客談科技

    梁孟松,2017年加入中芯國際並擔任CEO一職。中芯國際董事會在梁孟松不知情的前提下,邀請臺積電蔣尚義擔任中芯國際第二類執行董事、董事會副董事長及戰略委員會成員。梁孟松感覺自己不被尊重與信任,提出辭職申請。據辭職信自述,梁孟松在任職期間完成了從28nm至7nm工藝製程,五個世代的技術開發工作。梁孟松的請辭可謂軒然大波,對中芯國際的股價也造成了較大的影響。熱心網友不禁會問,梁孟松是否會有入職華為的可能呢?

    對於中芯國際而言,梁孟松可謂是靈魂式任務,否則也不會引起這麼強烈的輿論關注。那麼,梁孟松遞交請辭的真正意圖究竟是什麼呢?無外乎有兩點,一個是真的對中芯國際心灰意冷,正如辭職信中所說,沒有受到足夠的尊重與信任;一個是以退為進,透過自身以及輿論給公司施壓,阻止蔣尚義入職,請辭信中有這樣的描述“在公司董事會和股東會透過蔣尚義先生提名任職之後,我將正式提出辭呈”。如果是前者,那麼梁孟松與華為之間就會存在合作的可能,如果是後者,兩者之間尚無合作的機會。

    晶片領域包羅永珍,盤根錯節,不同細分領域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大體上可以分為這麼幾類,一類是晶片框架研發公司,例如英特爾公司的X86架構,ARM公司的ARM架構;一類是晶片研發公司,例如蘋果公司的A系處理器、高通公司的驍龍處理器、華為公司的海思處理器;一個類是晶片代工公司,例如臺積電、中芯國際等。梁孟松主攻的是晶片製造領域,與華為海思半導體晶片研發有著一定的差異。即便華為準備進軍晶片製造領域,起步也不會高於中芯國際,很可能要低於中芯國際的現有水平。也就是說華為的需求與梁孟松之間的吻合度不會太高,兩者能夠合作的可能性並不是很高。

    梁孟松年近七十,已經不再適合高強度的研發工作,更多工作是對研發方向、技術攻關難點的把控。如果梁孟松入職華為,圍繞樑孟松需要打造匹配的技術團隊,購買相關研發裝置,提供充足的研發成本等,這樣又將浪費幾年的時間。特別是美國如此高的關注度之下,梁孟松加入華為未必能夠提供幫助,甚至會迫使美國再次加大對華為的打壓力度。雖說梁孟松加入華為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未來華為聘請梁孟松擔任顧問的機率依然存在。

  • 18 # 井底之蛙wei

    梁應該會去華為,華為晶片生產是剛涉足,需要更懂晶片製造的人來領導整個製造公司,也就是內行人來幹內行的事。這樣才不至於走彎路。在就是梁手上也會有很多晶片製造的工程師資源,這都是華為現在最需要。。人才和工藝都有,沒有誰比梁更合適。。

  • 19 # 田韜野生香菇

    根據各個方面資詢匯聚總結:1、不可否認,梁的性格十分尖銳敏感,不適合做領袖人物,蔣可以。2、梁的技術水平是行業絕頂高手。3、梁在中芯這樣的帶有國資環境裡確實壓抑。4、梁有極深的愛國主義情懷。5、出走華為是最好的選擇!因為華為對人才、怪才、鬼才沒有邊界,如飢似渴,有絕對的空間,並且5年內會大放異彩。

    結論:梁走定了!支援梁出走華為!華為也極度渴求你!是最好的雙向選擇!

  • 20 # 摯筆繪卿顏

    有的 國企有不成名的規定,當書記和主管技術經理不和鬧矛盾無法再在一起工作,到了無法調和的程度的時候,書記調任走人,留下技術經理技術主管。書記挑人選好挑,但技術主管不好找,一個技術大咖,大拿,得經過漫長的歲月積累沉澱,下多少功夫培養,才能在該領域逐漸成長成為技術骨幹人才,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當官的好找,人才難求。正當全國人民把振興中國晶片科技的的希望寄予幾個晶片頭羊企業時,突然傳來了不和諧音符,就是梁孟松從中心國際辭職了,好比重磅炸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你負債累累,又賺不到錢的話,你會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