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兩六千
-
2 # 南村群童701
人心從來就不古。按人類社會程序,從元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再到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一個社會比一個社會複雜,一個社會比一個社會多樣化,人心怎麼古?人心是跟社會的律動保持一致的,落後就會被社會淘汰,不能與時俱進,就會被社會拋棄。在階級社會,人心若古,就是反動。就算人類真能進入無階級社會,人心也不可能回到樸素的原始社會;最多縮小一些貧富差距;最多少些爾虞我詐。因為更高階的無階級社會,人類在更高階的社會,面臨的是更多樣化的社會,人類的思想只會更復雜。就算不與人奮鬥,那不還得跟天、地、宇宙奮鬥?
其實,這句話在古人那裡就有了。就像每個被問到的成年人,都覺得自己這一代是最悲慘的一代人一樣,在我們認為的古代,也有人抱怨著自己同時代的人。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在進步,但是人性有沒有變呢?我認為沒有,只是人性中的善和惡的表現形式和手段不同了而已。物質可以更豐富,精神世界會不會更高階?不會的。古人會投毒現代的化學高材生也會,只是做的更難被發現。至於我們總是懷戀古之人心,其實,我們所懷戀的自己臆想中的美好世界罷了。我們靠閱讀也好,口傳也罷,所瞭解的也是抽離的有限資訊的社會,絕不是真實的世界。哪怕你是對某個特定的時代瞭解的多麼透徹,你接受的資訊也是有限的。說古代有點遠,就說我們的童年吧,除了絕少部分被迫害著在感受不到愛的環境長大的人以外,大部分人都認為自己的童年時代是美好的,多少人說小時候是清貧,但是快樂。快樂真是因為那個時代的人壓力小,壞人少嗎?還不是因為你還未成年,被保護的太好,大部分的假醜惡被隔離了我們的世界罷了。大部分人的快樂童年,和父輩的苦難中年,其實是一個‘年’。在我們的意念裡,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民風淳樸,鄰里和善,那個才應該配得上是人類的精神家園,也只有那樣的美好才應該是我們的來處。好吧人類需要這樣的美好。這樣的美好世界可能小範圍存在過,也可能此時此刻也真實存在著,但是抱歉,萬千個兩腳動物組成的樣本社會里,大機率是美醜善惡成正態分佈的。所以,不要說人心不古來憤世嫉俗,其實造成這個情緒這個怨念的社會環境在孔子和亞里士多德時代就形成了,可能更早,否則,怎麼孕育了那麼多位對人性覺察如此透徹如此通透的偉大哲學家呢?人類會對他從沒見過的惡和醜有先知嗎?對事件或許可以預言(基於對人性的瞭解),但是對人性,任誰也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