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欣賞3O

    在田裡幹活的農民,到幹不動了,才算老了。

    生活的需要,不幹不行。種一輩子地,積蓄太少。不幹,生活怎麼辦?只得幹。工人、公務員,六十歲左右退休,有退休金,足可以解決後半生的問題。

    農人六十歲以上只有一百多塊錢的生活補貼,儘管自己的孩子都大了,可孩子們的壓力都不小,孩子為下一代孩子在考慮,遠出打工、出苦力,農村人就是這樣為生活延續著。一般來說,頭腦清醒的老人,雖然能力已經有限,但仍然考慮著下一代的問題,不忍心看到孩子們在吃苦,儘量減少孩子們的經濟壓力。只要能動,地裡農活是放不下的,重的體力活不幹,輕活是要乾的,總是不會閒著。試看眾多的老年人在自己家的責任田裡,不會停息。

    雖然說種地不繳公糧丶農業稅,還給補貼,但種地收穫的價值太低,年輕人一般都會出外打工,效益要比種地強得多,所有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仍然堅持在地裡。老年人的缺點是,人已過時,工頭一般情況下不會用的。

    生活無保障,不得不繼續幹下去,不能幹才為老,你認為你老了生存會允許你?

  • 2 # 閒雲野鶴26155

    在田裡做工的農民多少歲數算老啊??這就要講各種人的性格了,本土佬今年將八十歲了,還耕四畝水田種糧食的還有半畝菜地種菜養雞鴨的,做工是早上做到晚,好象算得有少少有老了的感覺,因為做得時間長些就上氣不接下氣了,喘到蝦公樣,就只能坐地抽菸丶喝水,等陣再做啦,太重工做不來就做輕點的咯,如果日日如此,比別人早上去跑步,跳舞的好得多呢,人如果見到做工就怕的人和我比,一個人做工的見工就做而很感興趣地去做,成生活習慣,比出去鍛鍊身體好得多啦,起碼有工作就有收入,生活輕鬆自餘,空氣清新,起碼都講得是綠色食品,雞鴨自己養的正式環保鳮鴨,劏做菜食都好水質特優,食用盡可放心,又何樂而不為呢,兒孫成群,食用自如放心都幾好記得做工不稱老 ,,所以種田的老了,老什麼啊,不說老只是歲數多些了,別人不要做工了就自己做吧,不要成日掛著多少歲了老了,歲數不用掛,到生天生自然會來多一歲給你自的,大家一樣最平衡咯,十。

  • 3 # 純正農家蜂蜜

    關於在田間幹活的農民多大歲數算老了?今年的兩會上,我們的政協委員王學坤已經正式提案,讓農村六十五歲以上的農民洗腳上田。也就是說農村的農民到了六十五歲以後,就等於是老了失去了田間的勞動能力,就可以享受到退休的年齡,在國家還不是完全富裕的情況下,就可以去領到一定數量的退體金,可以晚年過上比較幸福生活。雖然佔時我們的國家還不是很富裕,農民還沒有實現這種幸福退休的待遇,可是現在的農民,總算是看到了幸福的曙光。因為國家沒有忘記我們這些農村的老農民。

    可是做為農民現在的實際情況,和幹其他行業的人是完全不同的。幹其他行業的人是有年齡限制的,只要到了規定的年齡,就是身體再健康,體力再棒就是老了,就可以退休去拿退休金,享受人世間的天倫之樂。可是農民佔時還是沒有實現到這種願望,是我們的國家還不是很富強的原因造成的。農民還是在田間活到老幹到老,一直幹到實在是走不動了,就是七老八十還要彎著腰去田地裡撥拔草,不停的勞動著。作為這些老農民,他們的一生中去建設國家的任何工作,他們都是無有得到勞動付出報酬的,都是一生中只有無私奉獻的去建設國家。心中只有一心把國家建設強大,讓後人能夠過上幸福生活,不再吃苦受罪,從來沒有考慮過自己老了怎麼辦。這主要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是一窮二白,需要這些老農民一生的無私奉獻去建設國家的原因。

    這些老農民一生中用盡了一身的力量,用無私奉獻的精神,總算是把國家建設強大富強了起來,雖然國家還不是很富強,但是國家也會一天比一天更加富強強大起來。在隨著國家一天一天強大的過程中,農民確實是盼望著政協委員王學坤的提案,讓農村六十五歲的農民,早一天也能夠洗腳上田,能夠多少領到點退休金。作為現在國家還不是完全富強的情況下,國家還完全沒有能力,讓這些老農民過上晚年的幸福生活。國家會隨著逐步的強大,在開始每月少量的三四百塊錢退休金開始,慢慢使這些農民也能夠過上幸福生活。作為農民能夠退休領到退休金,過上幸福的生活這一天一定不會是很遙遠,已經是指日可待。因為我們的政協委員王學坤委員,已經在今年的兩會上正式進行了提案,我們農民已經是看到了幸福的曙光。

  • 4 # 老榆樹852

    幹得動,就不可言老。

    幹不了多,幹少;幹不了重,幹輕;幹不了長時間,幹短時間。

    一是習慣,二是無奈。多多少少有點收入,如能自給,不吃累兒女為最好。

    常見八十多歲的人,有放羊或田地勞動者。

    本人六十多歲,尚在打工種地,一些重體力活,仍時時難免。

  • 5 # 辛繼生

    雖然過了古稀年,

    戀戀不捨責任田。

    壯年沒有交社保,

    退休之事就莫言。

  • 6 # 山河之月色

    最苦的是二十世紀五六七十年代的農民!他們在一年三百六十天中,也就過大年休息一兩天,其它時間就是不停地辛勤勞作:刨糞、送糞、刨楂子、春種、夏鋤、積肥、秋收、修草房、割秋板柴禾、打場、送公糧 …… 儘管如此辛苦,一年到頭拿到手的現錢,一二百元那就不錯啦。一年每人是三百六十斤不去皮的毛糧,住著泥草房,不許進城打工,不許倒買倒賣投機倒把,不許開荒自留地,不許私自多養雞鴨鵝豬 …… ……

    現在農民一年也就幹三個多月農活,其它時間可進城找工作,可做買賣,可休閒打麻將 …… 居住、吃穿、電褥子、電視機等電器等等等已不亞於城裡啦!即使有六十歲以上的人種地,那也是種種自家的菜園子當舒活筋骨鍛鍊身體啦!

    所以,人要知足,要學會感恩!不要吃幾天飽飯,閒的胡言亂語、胡說八道!!

  • 7 # 種田人7813

    找富貴病容易,找富貴命難。這是當下農村的真實。如果要論田地裡幹活的農民多大歲數為老人,回答是懇定的,那要等幹不動了為準。如果你深入農村一線就一目瞭然。七十八歲還照樣在地勞作,一個星期趕一天街,不出門就先算好上街要花多少錢。少不了的要揹一個趕街欏。這樣的老人多數不帶富貴命,更不帶富病。現在的年輕人,命中註定富貴命,玩的高科技,一部手機裝乾坤,也可以裝透支,可呼風喚雨,足不出門快遞到家,伸伸手就行了。這才叫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出門上路小轎車,一年還不甪腳走一百公里。大富大貴原來如此!

  • 8 # 文峰山人

    在農村的農民不論年齡多大他們都要勞動,活一天就要勞動一天,不象城市的老人有退休金,想吃就吃想玩就玩,說到那旅遊就到那旅遊,反正有國家給的錢。

    農民不行,一天不勞動還行,一月不勞動可能就吃不上飯,沒錢花。

    所謂"老了"農村就指此人不在了,那他就退休了。

    只要農民一天不死,那就要往死裡幹,不然過得就不如別人。

    唉!城鄉差別那一天能改變?政府那一天能為農村老人辦退休?

    望黨和政府深切關注,免得以後社會上出現兩級分化!

  • 9 # 西門白甫話三農

    一、按國家發放基礎養老金年齡,60歲應該算老了

    國家公務員事業單位員工,男的60歲退休,女的55歲退休,應該算老了,如果延遲退休,男的65,女的60退休,應該才算老了。

    而對農村農民,2009年,國家對農村60歲以上農民發放基礎養老金。這也表示,從國家層面講,農民60歲就算老了。

    二、按專家建議,65歲算老了

    今年兩會期間,政協委員王福重提出建議,讓65歲以上農民“洗腳上田,老有所養”。也就是說,給65歲以上農民發放養老金,但他沒說怎麼發,誰來發。

    也就是說,在專家的眼裡,農村農民65歲才算老了。

    三、按農村實際情況,什麼時候幹不動了才算老了

    然而,安現實實際情況,農民多大歲數才算老了,還真沒個準數。從古到今,農民從來沒有老了退休一說,只要還能動,就得下地幹活。

    公務員、事業單位員工和企業職工之所以60歲、55歲就算老了,是因為他們都有比較高的退休金,少則兩三千,多則七八千甚至一萬多,他們退休後生活有保障。

    而農民以前什麼也沒有,還得繳納農業稅、特產稅、以及各種地方附加費,還得出義務工。40、50、60後,2009年以後,雖然有了基礎養老金,但僅有一百多元,買個油鹽醬醋都不夠,養老就更不用說了。所以,農村農民儘管六七十歲甚至其八十歲了,只要還能幹得動,就會外出打工或下地幹活,只有哪天是在幹不動了,才算老了。

    總之,農民多大才算老,只有哪天真的幹不動了,才算老了。

  • 10 # 待我強大必霸天下

    在5月21日今年的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主任王學坤錶示,今年我帶來兩個提案,一是建議設立“全民防疫日”,二是將推行農民退休制度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顯著標志,讓65週歲以上的農民能夠“洗腳上田,老有所養”,充分享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帶來的成果。

    王學坤委員提出的“建立農民退休制度”瞬間引起了輿論的熱議。建立農民退休制度的呼聲此前已在全國兩會上出現。在2018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張亞忠也曾表示,農民作為第一產業的從事者,和其他行業類比,也宜有退休或轉業。他建議:"在河南率先實行農民退休轉業補貼試點,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我認為農民退休這個事情可以有,但補貼的發放標準必須明確合理。也可以借鑑國外國內相關退休的規則和機制,為中國農民退休提供新的視角和思路。為此,張亞忠委員認為,在河南省率先實行農民退休轉業補貼,有助於加強結構調整,改善退休制度,透過農民退休計劃提供結構調整援助,既不違反WTO國際規則,又符合中國的社情民意,為有效助力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能起到示範引領的作用。

    希望這一提議能得到社會的重視,解決農民的養老問題,是農民最關心的大事,也是老年農民的一塊心病,讓農民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洗腳上田,樂享晚年也是老農民多年的願景,希望國家更加強大之後,能幫助他們實現,解決這批老人的後顧之憂。

    題主問:"在田間幹活的農民多大歲數算老了?我認為農民到了六十五歲以後,就等於是老了,沒有勞動能力了。按理說65歲後的老年人已經到了退休年齡 ,應該含飴弄孫, 頤養天年,享受天倫之樂 了。

    但現實情況卻是,在農村七八十歲的老人 退而不休 ,依然要 種地幹活 ,不然就沒有飯吃,沒有錢花 。沒有錢,兒女們不稀罕 ,當然也就不樂意伺候老人 ,生了大病就會住不起院 ,甚至出現小病靠忍,大病靠等,即使有新農合,仍然不願意住院治療,甚至拒絕治療的情況,坐在家裡等死 。

    因為他們窮 沒有錢 !他們有病也想看,也知道出去旅遊看風景好,也想到風景名勝區玩一玩 逛一逛 看一看 開闊 開闊眼界 ,但是這一切前提是必須得有錢,錢從哪裡來呢 ?

    常言說 :"有什麼甭有病, 沒什麼別沒錢 "。沒有錢 是農民的軟肋,老農民辛苦一輩子也存不了幾個錢。指望子女更是不要談。因為農民的子女也並不富裕 ,兒女有兒女的困難,他們在外出門打工,雖然每月能掙幾千塊錢,但花銷大呀!

    你們算一算,除了日常的花銷,柴米油鹽醬醋茶 ,請客送禮 ,過年過節 ,贍養 老人,子女上學 ,車貸 房貸 ,買車買房,生兒育女,物業管理 ,水費 電費 ,那 一樣能離得開錢?養活一家老小 容易嗎?小兩口掙的錢自已 都不夠花 怎麼可能有多餘的錢來養活父母呢 ?

    目前壓在農民頭上有新的三座大山,就是教育,醫療和住房,這三座大山已成為老百姓不可承受之重。半個世紀前,毛主席宣佈華人推翻舊三座大山,華人民站起來了!時光輪迴,50多年過去了,新的三座大山壓得華人再次彎下了腰,喘不過氣!

    這三座沉重的大山剝奪了許多人的幸福感,住房這座大山最為沉重,許多工薪階層辛苦了大半輩子,卻連一個“安樂窩”都買不起。房子儼然成為華人心頭之首痛!

    醫療也是人們心頭的痛,看病貴,看病難困擾著每一個華人,尤其是廣大的農民!據衛生部2003年組織開展的第三次調查,群眾有病時,有48.9%的人應就診而不去就診,29.6%的人應住院而不住院”意思是有一半的中國公民因現今醫療問題不去就診,任由身體被病痛折磨,竟然還有近三成的華人該住院而不住院在家等死!這是何等殘酷的社會現實?

    教育也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有人說“四個壯男無法供一個大學生讀書”這話說的有道理,因為窮許多農村的孩子不得不放棄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許多家庭的子女因交不起學費而綴學。甚至有部分農村孩子考上了大學,卻因家長無力供應而自殺,實在讓人感慨 !

    農民窮其一生,為國家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現如今國家強大了富強了,是應該替那些老年農民考慮考慮了,特別是己經65歲的老農民,留在世上的日子已經不多了,如果時間太長,他們很可能就看不到能領到工資的那一天啦!

    所以說制定相關政策,最好能儘早制定,讓農民也能享受到祖國發展的紅利。目前來看,國家還達不到這種條件,也沒有能力,讓這些老農民能過上更幸福的生活。但隨著國家的日益強大,國力不斷的增強,我相信早晚有一天會讓農民退休金的。

    目前中國老人的基本養老金,最多的為上海,1100元,北京也已漲到了800多元。而我們河南還是105元。養老金由以前早期的55元,一直到今年的105元,年年都在漲,只是漲的太慢,但有總比沒有強,多點總比少時強,人不能一口吃個胖子,也不能貪得無厭,不知足。

    我們在要退休金的同時,也要考慮到國家財政的困難,為國家多想想,不一要為了自已的一已之私,影響到國家的整體佈局和利益。國家是我們每個人的國家,沒有大家就沒有小家。大河沒水小河干,只有國家富裕了有錢了,我們才能過上更好的日子。

    人民才能幸福,農民才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否則這一切只能是水中月,鏡中花。水中撈月一場空。目前國家已經大量向農村傾斜,一定也會顧及到農民的切身利益 ,而農民領退休金,這一天也一定不會久遠的!

    正所謂"從來好事多磨 難 "!

  • 11 #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在田裡幹活的農民多大歲數算老了?

    這個老了的概念很模糊,怎麼算老了呢?幹不動活算老了,還是劃定一個年齡段算老呢!若按幹不動活了為標準,更不好確定。因人而異,有的70~80歲還能幹呢!有的40~50歲就幹不了活了,甚至永遠不幹活了。

    所以,國家審時度勢,確定了職工60歲退休,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意味著進入老年人階段了。工人農民都是人民,這樣理解,農民60歲以上也就算老了吧。後來又有提法說延遲退休到65歲,這個大概沒有正式執行。這個也不太實際。

    兩會期間政協委員王學坤提議讓65歲以上的農民洗腳上田,意思也是說,農民到65歲以上也就算老了,基本已失去勞動能力了。希望國家能夠重視提高這些農村老人的社會福利待遇。實際,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已享受到社會基礎養老金了,還有高齡補貼,只是不多罷了。

    農村農民,多少歲算老了,真的沒一樣。農民只要幹得動,就沒有老不老一說,直到趴下幹不動。說來說去還是農村條件差,老年人能幹得動他也不忍心閒著,光怕孩子們過當不得,能幹就想幹點事情以減輕家庭負擔,也難為了老農民了!

    總之,國家對三農工作很重視,政策會越來越好,在現有的基礎上,農村老人的福利待遇肯定越來越好的。也得根據國家國民經濟綜合考慮的,農村老人的養老金,一下提高很多是不可能的,會逐年遞增就十分不錯了!

  • 12 # 巖歌山語

    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因時代不同而不同,不能一概作答。

    在我所居住的鄉下,基本情況是這樣的——

    土地未承包到戶前,特別生產隊時,幹活一窩蜂,農民都是集體出工掙工分,人七勞三分配。農民一年到頭難得幾天空閒。即使年關地凍天寒的,也要上農田基建工地,甚至三十晚上一頓飯,正月初一還在拼命幹。繁重的體力勞動,加上“半飽肚子沙溫炕”,大多數人奔上六十歲就早已衰老了。但他們為了養家餬口,還在硬撐著在掙工分,直到幹不動了為止。

    土地承包到戶後,農民陸續吃飽了肚子,生產水平在不斷地改善,有的人還成了當地響噹噹的“萬元戶”。有些六十歲的人,幹起活來閒不住,似乎並不見得老。

    如今,農民普遍不愁吃穿,就是缺錢花。大多數承包地全是機耕,農家養耕畜、馱畜的,全村還尋不出三、五家,收割上也全是機械……農民從傳統耕作上解放了出來。要說農民下田,一年是季節性的,全年還不到百十天,基餘時間大都在打工掙錢。

    現在,下田幹活的農民要說多大歲數算老了,大概也就是六十五到七十歲之間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蓋愛重反為仇,薄極反成喜也”,什麼意思?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