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w1796
-
2 # 商務新觀察
取消定期存款及大額存單產品的提前支取時的靠檔計息方式,這其實早在2019年底前,監管就已經提出了要求,並進行了視窗指導。這是為降低銀行負債端成本的考慮,也是以此來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
2021年1月1日起,國有六大行(中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郵儲銀行和交通銀行)取消靠檔計息方式,改為按照活期利率計息,這確實對普通定期儲蓄存款及大額存單產品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說白了就是大家提前支取時的利息會有所減少。
比如說,你在某銀行有一筆1萬元的三年期定期存款,一年後有急用需要提前支取時原來會按照靠檔計息方式的就是以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計息,而今後則變為以當前國內銀行掛牌的活期利率0.35%計息。很明顯,這樣算下來一年的利息就只有35元。
至於年底前各大商業銀行的攬儲,以及為明年的“開門紅”做準備而相應提高自己的存款利率上浮幅度,甚至存款贈送禮品及返現等優惠活動中,國有大行裡面除了郵儲銀行以外,其他的基本都是“愛存不存”,以它們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而言並不需要為此刻意去攬儲。真正有攬儲壓力的也是那些與國有大行及股份制銀行沒有可比性的地方中小銀行、民營銀行,它們普遍有負債端資產規模的壓力,適當提高自己的存款利率水平有利於吸引儲戶。
總之,取消靠檔計息方式並不是國有六大行主動所為,而是根據監管部門去年就提出的要求執行。接下來,其他商業銀行同樣也會取消靠檔計息方式,改為活期利率計息方式或者是按週期計息的創新存款產品。在流動性充裕的情況下,銀行資產端收益有所下降,整個淨息差也面臨著較大的收窄壓力,而且監管認為過高的銀行負債成本也會帶來一定的風險。
-
3 # 空谷財譚
不矛盾,靠檔計息本來就是讓銀行放血,大家一起取消靠檔計息,是多數銀行求之不得的好訊息。
其實靠檔計息這種做法並不是國有銀行想出來的,而是股份制銀行首創,國有銀行因為客戶流失而不得不跟進。
對於銀行來說,靠檔計息是為了攬儲而想出來的辦法,實際是廢除了原來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按活期計息的規定。
如今國有銀行取消靠檔計息,我相信股份制銀行也不得不跟進。之前監管當局對於銀行為了攬儲而惡性競爭的做法並不滿意,所以國有銀行走出了第一步,相信監管也不會容許股份制銀行因此而得利。
從這個角度來說,相當於所有銀行又回到同一條起跑線。在這種情況下,銀行攬儲反而簡單,因為儲戶失去了選擇權,到哪家銀行都是同一政策。儘管如此,客戶該存款還得存不是?所以說,取消靠檔計息與銀行攬儲並不矛盾。
-
4 # 不執著財經
靠檔計息只是銀行攬儲的一個手段,取消存款靠檔計息,也是銀行最為樂見的,因為這樣銀行可以少支出利息了,這對提升銀行的業績是有很大幫助的。而且還能規範金融秩序,這對於銀行是有利的。銀行取消靠檔計算,並不與攬儲產生多大矛盾,銀行攬儲的手段比較多,並不只有靠檔計算這一種。
所謂靠檔計息,就是本來你與銀行約定存款3年,但現在你要2年多一點就要提取現金了,這肯定是違約了,但銀行還是給你2年的利息,沒讓你拿活期的利息,這樣儲戶是開心了,但銀行的利息支出就增加了,而且這樣提前支取本金,也會擾亂金融秩序,當然會被叫停。
以後只要你存款提前支取,就全部算是活期,這是讓銀行提高收益,並不是為了減輕房貸者的負債,因為現在房貸利率已經夠低的了,再降下去就會導致房地產泡沫升級,銀行的金融風險上升。所以,取消靠檔計息的收益歸銀行,而不可能給房貸者任何降息的可能性。
-
5 # DTs1026
任何規定不能違反誠信原則,不能單方面違反承諾,規定只能說今後不能發行靠擋計息產品了,以前發行的產品如果要修改,也必須要雙方協商達成一致再修改
12月14號工農建中交郵政六大國有銀行宣佈:明年取消定存靠檔計息。
對於此,不少儲戶認為這與目前的銀行攬儲形成了較大的矛盾,更有房貸的貸款人認為你既然不靠擋計息存款,那麼你的貸款是不是也應該降一降了?
回覆列表
國有大行,商業行為也能出爾反爾,在提倡構建誠信社會的今天帶了個壞頭,會產生令人擔憂的示範效應。本來,既成事實的存量不大,可能產生的不良後果極為有限,這樣一搞只能是因小失大 、得不償失。
今後,人們推而廣之,難免對於國有銀行甚至更高層面的契約精神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