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知己難尋2465
-
2 # 微笑面對糖尿病
糖尿病調理要從飲食、運動、藥物、血糖監測、自我學習管理入手,多管齊下,三分靠醫生,七分靠自己。
不少糖友存在以下誤區:
誤區一
醫生看看開點藥就好了
醫生點評:降糖想用對藥,調對量,先得看到血糖好壞。美女化妝需要照鏡子,否則難以把自己打扮的美美的。司機開車需要導航,否則難以知道怎麼走,前面路況如何。醫生調糖需要看血糖,不是看長相、身材,所以不是醫生看一眼就知道該開什麼藥。
誤區二
不疼不癢血糖就一定好
醫生點評:糖尿病不是病,就是因為本身不疼不癢,一般血糖高於15mmol/L,身體才可能有感覺,而長期血糖高的人,由於身體已經耐受高血糖狀態,血糖到20mmol/L可能都沒有感覺。
偶爾感覺不舒服,可能是睡不好、勞累、壓力、心理因素。等到經常身體不舒服,這時一般都有併發症了,糖尿病併發症才算病。
誤區三
血糖高怎麼辦?問糖友,隔壁老王吃啥藥我吃啥
醫生點評:很多人會問醫生、問糖友,哪種降糖藥最好?貴的一定好?藥和其它東西不一樣,不是貴的就好哈。藥和“物件”一樣,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沒有最好的。
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測血糖、做檢查如同“量體”,用藥如同“裁衣”,血糖好壞是藥物合適不合適的金標準。
誤區四
血糖不高就可以了
醫生點評:高血糖致病,低血糖致命,比高血糖更可怕的是低血糖。高血糖久了可能引起併發症;低血糖一會就可能引起心腦血管疾病,嚴重的低血糖昏迷會帶來生命危險。
這些也是告訴糖友,血糖要測,飲食、運動要靠自己管理,還要定期醫院隨診,用對藥,調對量,不要一套方案用到底,或者有時服藥有時不服。
請關注線上指導控糖先行者——微糖
-
3 # 尋日常樂點享美好生活
糖尿病的調理主要抓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運動,增強體質,把多餘的熱量消耗掉。二是把好飲食關,什麼都吃,什麼都不能多吃,把握好量是關鍵!比如含糖水果,一天吃5粒左右葡萄是沒事的,但吃的葡萄,其他水果就別吃了!多吃蔬菜,少吃澱粉含量高的土豆山藥藕粉皮粉條!如果吃這些,那就在主食裡減掉一部分量。不是不吃主食或肉,而是少吃,把握量,糖尿病不是吃糖引起的,但得了糖尿病就別在吃糖了。個別病人,包裡裝上幾塊糖,是為了防止低血糖時救急用的,和吃糖不是一個概念!三是按時服藥,或打胰島素,不要擅自增減劑量,聽從醫囑!最後一句,管住嘴,邁開腿,是治療重點!
-
4 # 健康防護林W
糖尿病可以控制卻不能根治,需要長期進行調理控制,如果糖尿病長期不能有效控制,可能導致腦中風、冠心病、失明、腎衰尿毒症、下肢壞死等嚴重後果,是一種危害很大的慢性疾病。
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導致急慢性併發症,甚至威脅生命,而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夠促進血糖達標,患者可通過血糖監測、藥物調控、飲食控制和體育鍛煉等綜合管理手段將血糖控制在健康的範圍內,從而降低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發展。這種綜合管理的治療方式,尤其是飲食控制和體育鍛煉等自我調理的手段,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中起著關鍵作用。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控制包括以下幾點:
①要求糖尿病患者飲食規律,保證一天三餐,使患者血糖易於調控;
②合理控制進餐的時間和量,不可過飽或者過餓,避免血糖忽高忽低;
④要求控制進餐速度,以免攝入過量;
⑤要求飲食清淡,控制食鹽攝入量,避免引起高血壓;
⑥要求多吃新鮮蔬菜,降低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延緩餐後血糖升高。
飲食控制是糖尿病患者治療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基礎的一部分,部分輕型糖尿病患者單用飲食治療即可控制病情。
除飲食控制以外,體育鍛煉在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調理中也至關重要,由於體育鍛煉有利於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促進血糖的利用,減輕體重等,臨床醫生一般會建議糖尿病患者堅持有氧運動,採取散步快走的方式,使身體出現微汗即可。
-
5 # 鄉野中醫金
該幹啥幹啥,把自己當成普通正常人。
當然高鹽高糖高脂高新增劑就別吃了,少食多餐,身體不好的調理一下住血糖值。
你會發現糖尿病並沒有那麼可怕,我總是堅持這樣一個觀點,糖尿病不是病,是內環境失調了,或腸胃燥熱,或肝腎陰虛,或陰陽兩虛,總之,不是抓住血糖值做文章。
-
6 # yc老楊話養生
糖尿病調理應堅持綜合治療的原則。從飲食、營養、運動、藥物、監測、自我管理全方位入手,多管齊下,綜合調理。科學、合理地安排生活,減少心理應激。
下面就糖尿病併發症、綜合調理治療目標和綜合調理措施三個方面做下簡要說明。
一,糖尿病併發症
題目是糖尿病的調理(應該也包括治療),為什麼要說併發症?這是因為糖尿病: 一是慢性病,有相當部分患者還不夠很重視;二是糖尿病與肥胖、高血壓、高血脂同屬於代謝性疾病,很容易串聯合並;三重點是綜合施治麻煩,很難引起重視,單純的藥物治療因要長期用藥,副作用很容易顯現而導致其它併發症。糖尿病併發症分急性和慢性,這裡僅就慢性併發症做簡要說明。
糖尿病慢性併發症可分萬大血管併發症、微血管併發症和神併發症三大類。大血管併發症包括腦血管、心血管和下肢血管病變,糖尿病心、腦血管病變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3倍,下肢血管並變比非糖尿病者高5倍;微血管併發症包括腎腑臟和眼底病變,糖尿病人尿毒症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17倍,眼底病變雙目失明比非糖尿病者高25倍;神經併發症又包括感覺神經、運動神經和自主神經,神經併發病的發病率在50%以上。因此,必須引起糖尿病患者的高度重視。
二,目前糖尿病的營養醫學治療目標
1,達到並維持理想的代謝控制:
<1>,血糖維持或接近正常範圍,有利於預防或減少慢性併發症的危險。
<2>,能減少大血管病的血脂和脂蛋白模式。
<3>,能減少血管病的血壓水平。
2,預防和治療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調整營養素的攝入與生活方式,使之與防治肥胖、血脂紊亂、心血管病、高血壓及腎病的要求相適應。
3,通過選擇健康食物及適宜運動來促進健康。
4,致力於個體化營養方案,將營養需要與糖尿病的型別、生活方式、文化背景、個人喜好結合起來。
三,糖尿病的綜合施治原則和措施
1,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
<1>,生活要規律,少飲酒不吸菸。
<2>,飲食要清淡,多食粗糧,少食精面,多吃蔬菜,少吃粥糊。
<3>,避食煎、炸、薰、烤,烘焙和動物內臟及肥肉等高熱量和高脂肪類食物。
<4>,少油、少鹽、少糖。
2,膳食營養:
1,關於糖類的推薦
<1>,健康膳食中應包括來自全穀類、蔬菜、水果及低脂乳含糖類的食物。
<3>,鑑於蔗糖與等能量的澱粉相比並不更大程度地升高血糖水平,糖尿病人不必禁用蔗糖和含蔗糖的食品,但應計算在糖類總量之中,或在藥物控制範圍之內。
<4>,在每日允許攝入的用量之內,使用經批准的非營養性甜味劑是安全的。
3,膳食營養及營養素
<1>,蛋白質: 蛋白質不能用來治療急性低血糖或預防夜間低血糖,但2型糖尿病人和1型糖尿病在使用胰島素治療期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入能增加胰島素應答,但不升高血糖濃度。
<2>,鉻: 鉻是葡萄糖代謝和胰島素合成的關鍵成分,鉻已被證明能明顯提高胰島素敏感度。糖尿病患者每天注意從膳食中補充200~300微克的鉻很有必要。
<3>,維生素E: 維生素E不僅能提高抗氧化能力,而且可以幫肋身體克服胰島素阻抗。研究顯示,維生素E水平低下為成年糖尿病人所普遍存在。
<4>,鎂: 1、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併發視網膜病變均與缺鎂有關,研究顯示適量增加鎂的攝入量,胰島素功能會明顯改善。
4,運動和能量平衡
<1>,肥胖為產生胰島素抵抗的重要因素,所以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首先要減重,減重對改善血糖,血脂與血壓,預防併發症十分必要。
<2>,減少能量攝入及適度減重在短期內對改變胰島素抵抗及血糖有效。
<3>,運動對減重效果有限,但運動本身可改善胰島素抵抗,能降低血糖,如欲長期維持減重效果,提倡每日有至少3O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散步、快走、游泳、體搡等,最好是太極拳。
<4>,運動應堅持“持之以恆,量力而行"的原則,進行有氧運動,有節奏的全身性運動,以降低血糖,減輕體重,增強抗病能力。
5,藥物治療
<1>,可以根據血糖控制情況,在遵循醫屬的情況下藥品可適當增量或減量,但不能以運動、膳食營養或營養素等替代藥品。
<2>,降糖藥種類繁多,但分類明確。因年齡、身體差異等狀況不同,側重也不同,效果及副作用更不同。因此應嚴格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6,糖尿病監測?
<1>,血糖: 可查空腹血糖,但不應忽視餐後兩小時血糖,因為後者即反應進食情況,又反映服藥的情況,而且不會因延遲進餐和服藥而造成血糖的波動。每2~3個月監測一次糖化血紅蛋白對評價血糖控制十分重要。
<2>,尿常規: 不但要注意尿糖,而且要注意尿蛋自、尿酮體和尿細胞學檢查,以了解有無腎功能改變,酮症酸中毒和泌尿道感染。
<3>,血脂和血流變學: 以利於大血管、微血管併發病和血糖的控制。
<4>,肝腎功能: 有利於了解自己的全身狀況,給藥物的選擇提供依據。
<5>,眼底: 根據眼底病變的程度,最少每3個月,最多每一年做一次眼底檢查,對了解眼科情況,選擇用藥很有幫助。
<6>,心電圖、頭部CT檢查,有利於了解心腦血管狀況。
總之,糖尿病調理應致力幹個性化的營養、治療、調理方案,將糖尿病的型別與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營養需求等結合起來,多管齊下,綜合施治,把病情控制在理想狀態。
回覆列表
糖尿病怎樣調理?
糖尿病是從嘴巴進去的,管住了嘴,你的糖尿病可以不治而愈。
最近幾十年來,糖尿病發病率越來越高,而且還有越來越年輕的趨勢,這與中國人的富裕程序完全吻合。
管住嘴不但可以預防糖尿病,還可以調理糖尿病。同時還可以預防和調理其他生活方式病。
須知,管住別人的嘴是容易的,而管住自己的嘴是一件十二分困難的事情。
然而,如果你不想得糖尿病和其他生活方式病,那麼你就必須管住自己的嘴,否則預防和調理糖尿病以及生活方式病,就是一句空談。
詩曰:調理脾胃乃中醫之王道,
節制飲食為卻病之良方。
寬心乃長壽之祕,
不飽為卻病之訣。
飽生百病,
餓治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