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就連老師給她頭髮綁的緊了點頭皮疼都不敢和老師說。教也教不會,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10
回覆列表
  • 1 # 大奕媽媽

    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你從家庭改變做起,先慢慢調整孩子的性格!

    幼兒園孩子多,老師不可能只關注你的孩子,你呢去跟老師說能改變一時而已。

    在家時間多關注孩子,鼓勵孩子戶外活動,性格開朗活潑善於溝通了就好了,對孩子以後性格發展也有好處,以後的交友社交父母也不可能永遠陪著!

  • 2 # 奶爸阿才

    是不是在家經常被吼罵呢?

    在家多點愛心耐心。

    有時間爸爸媽媽多帶出去鼓勵小朋友自己玩,在家做錯事比如尿床尿褲子,打壞東西時儘量不要責怪,慢慢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如果在家都提心吊膽的,出去也不怎麼會表達自己保護自己了。

  • 3 # An媽育兒記

    一般,會有以下幾點家庭環境原因導致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就像提問者說的受氣包性格。

    第一,在家裡,孩子說的話沒有真正被聽見

    每個小朋友在小時候都會有一段小話癆的經歷,特別喜歡說話,問為什麼。這段時期與孩子的敏感期相關,也與家庭環境相關。如果孩子說出的話,有被家長聽見,然後被尊重,並有效執行。孩子可能就會越來越喜歡說話,因為他們發現了語言是有力量的,是可以幫助到他們的生活。反之,如果孩子每次說話家長都是很敷衍,或者直接拒絕,那麼孩子就會認為語言是沒有力量的,反之我說了也改變不了什麼,有的時候還會被責罵。於是,就選擇不說話了。

    第二,孩子沒有說話的機會

    平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於家庭事宜和孩子自己的事情,都會和孩子一起討論。就他個人的事情而言,他的話語權是有過半的比重的。所以,凡是遇到討論的事情,孩子很願意參與,並發表自己的意見。對於自己提出的意見,也格外配合執行。如果我們不給與孩子參與討論的機會,孩子就沒有機會去思考,去討論,養成勇於表達自己觀點的性格。

    第三,家裡是一言堂

    有的家庭會出現一言堂的情況,就是爸爸說的算,或者媽媽說的算,權力過於集中,不徵求他人意見。這種情況也容易形成孩子不願說話,因為沒有人問他的意見,而且說了也改變不了什麼。所以,就忍受了。

    分析了原因,我們再來看看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一,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觀點

    第二,對於孩子說出的話,要給予關注和重視

    關注和重視孩子說出的話,會讓孩子覺得語言是有力量的,是對他們有幫助的,是可以解決問題的。這個時候,他們才會真正想去應用這個工具。

    第三,改變不會一蹴而就,家長要有耐心

    所有的改變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長一定要有耐心。尤其不要在孩子不想說話的時候,去批評他,這樣孩子反而更不願意開口。要多鼓勵,哪怕是從一兩句開始。同時,家長在一些情況下,也可以陪同孩子一起去與他人交流。小步前進,要有耐心。

    An媽小結:孩子的性格養成除了先天遺傳,就是後天環境的影響。所以,我們家長首先要先反觀自己給孩子營造的家庭環境,從中找出原因,然後對症下藥。記得,一定要有耐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次拍照都要自己p圖好累,有沒有比較好的美顏手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