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去說歷史啊

    1627年,建州皇太極陰襲毛文龍結果大敗而回,氣急敗壞之下,竟然五月出兵,前往錦州寧遠想找回面子,都不知道誰給他的勇氣。五六月份遼西小麥成熟,表面上皇太極要拿下錦州寧遠,其實就是想搶點吃的,當然若能攻下錦州或者寧遠那也最好不過。錦州這邊,守城大將趙率教原本是李如柏家將,王在晉在時,提拔其在前屯一帶駐紮,後來文臣袁崇煥靠前進入寧遠,趙率教作為武將感到不好意思,主動請纓來到錦州,從這也能看出此人的擔當。

    一、皇太極圍錦州,攻城不克,滿桂終於不受限,帶領大軍出擊

    五月二十一日,建州十多萬兵圍錦州,鑑於之前寧遠城下領教過大炮的威力,皇太極妄圖不戰而勝,派人招降,趙率教也挺配合,滿口答應,皇太極大喜,要求鎮守太監紀用親自前來。就這樣一來二去,趙率教在爭取時間,再看看寧遠的袁崇煥,簡直讓人無語。之前袁崇煥力主修復錦州大淩河右屯三城,並強調如何如何重要,還不顧毛文龍和朝鮮的死活,結果敵人一來,三城跑了兩城,要不是有趙率教,錦州也早丟給建州了。而且他還強調,寧遠是山海關的屏障,此地兵馬絕不能動,照這邏輯山海關是京城屏障,那更不能出兵了。足可見袁崇煥絕對是個慫貨,不光慫,一遇變故就方寸大亂,拿不出一點主意還胡言亂語,竟然還要發奇兵募二百死士,直衝敵營,一會又要求川浙炮兵夜襲,還指望蒙古人發兵救援。

    這邊寧遠袁崇煥還在痴人說夢,朝廷那邊得報難得高效運轉起來,魏公公初掌權柄,原本對招降建州是很有誠意的,結果皇太極這傢伙完全不講誠信,魏公公很生氣,嚴令全力救援錦州。薊遼總督閻鳴泰從薊州移鎮山海關,行關內各道援兵集結關門,也虧當時總督王之臣和袁崇煥不和,兩家各設餉司,各練兵馬,山海關總兵滿桂這次總算不用受袁崇煥制約,放出豪言,敵人兵臨城下了,哪有躲在城裡的道理,率領大軍星夜兼程趕赴前線。

    錦州這邊,皇太極二十一日苦等一天,趙率教連個回話都沒,確實也很沒有禮貌,二十二日,等的不耐煩的皇太極分兩路從西北兩方向同時攻城,打了一天半夜,建州死傷上千卻無法克城。就在凌晨快到的時候,滿桂大軍趕到了,速度那叫一個快,其和後金阻援部隊在爪籬山一帶相遇。皇太極長時間攻堅不克,對方援兵又至,只得匆匆拉上死屍一燒了之,大軍急退五公里紮營。滿桂的出現,打亂了黃汰疾的部署,原本只為收割小麥而來,攻城不克也情有可原,若是野戰明軍還不能取勝,今後還怎麼混

    二、皇太極不敵滿桂,不服氣,退而復攻,敗得太慘

    二十三日,建州一面急調瀋陽援兵,二面以兵馬圍城遊走,既不攻城也不撤退。二十五日,瀋陽增援部隊到達,鑑於攻城錦州沒有把握,建州軍往寧遠方向尋求野戰機會。滿桂早在十九日就派先遣隊就進入錦州城,既然前線守城安穩,滿桂也不急著進軍,在爪籬山接敵一陣後, 也退回寧遠。二十八日,黃汰疾靠近寧遠城東北一帶,在首山骷髏山一帶紮下九座大營。辰時,皇太極發起進攻,大明這邊,監軍大監劉應坤嚴令,此戰只可殺敵不許割取首級,車營都司李春華紮營東城,總兵許定國駐在西門,皇太極統兵攻擊東門,滿桂親督紅旗令牌,統領祖大壽等各營兵馬對決,副將尤世威統領的火器營尤為犀利。建州軍被打死無數,滿桂也身中數箭,他和尤世威的坐騎也被射傷,一時間戰況空前激烈。野戰爭雄勇者勝,皇太極力戰不支只得撤軍。

    大明趁機反攻,圍攻東山坡上賊軍大營,紅夷大炮開路,不久就攻破大營殺敵無數。滿桂也是牛大發了,當年熊廷強瀋陽城外,也只不過打的奴兒哈赤屯灰山不敢出,滿桂竟然直接攻破敵方大營,讓不敢出城的袁崇煥之流情何以堪。寧遠這邊打的熱鬧,錦州那頭也沒有閒著,紀用為鼓舞士氣,承諾敵在一日,每人給金一兩,敢出城野戰,給金五十兩,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趙率教率軍出城把後金留守部隊嚇了一跳。照理說皇太極連遭敗績,也該到退兵的時候了,或許感覺太沒面子,走之前還想試一把,他六月三日回到錦州,四日又來攻城,結局很殘酷,死幾千傷無數,敗回大營放聲大哭,當夜流星墜地有如天崩。皇太極惶恐之下五鼓撤兵,路過小淩河,對城牆大發神威,毀城而歸。

    結束語

    寧錦之戰完全可以說是皇太極的一時頭腦發熱。明末這段歷史,自從熊廷弼跟奴兒哈赤死後,水準下降的厲害,原先雙方的爭奪,戰略目的都是很明確的,高手對決那叫一一個精彩。現在換成袁崇煥、皇太極之流,簡直是無頭蒼蠅,打起來看似精彩其實是無用之地的瞎爭奪。

    寧錦之戰可以說是幾個無聊的人在無聊的地方打了幾個無聊的仗。錦州一帶本就非要緊之地,袁崇煥非要在這裡築城,皇太極本就想割點小麥,搶點吃的,結果出了個趙率教,兩城的人都跑了,就他不跑,他要守城,皇太極就只好攻城,可攻城不順,半路又殺出了滿桂。

    皇太極認為這是好事,野戰總比攻城容易,卻發現兵力不夠,等了瀋陽援軍好幾天,這可把錦州監軍紀用害慘了,當時他承諾全城敵在一日人賞一金,結果黃汰疾前後晃悠了近一個月,他哪有這麼多錢哦。此戰黃汰疾也是三心二意,臨時起意,這也是他不如奴兒哈赤的地方,天啟七年這幾仗下來,建州面臨的形勢陡然嚴峻起來。

  • 2 # 黑水布衣

    天啟七年(1627年),剛剛成為後金大汗不久的皇太極,在征服了北韓之後,躊躇滿志的將兵鋒對準了錦州,他要完成父親未完成的心願——徹底統一遼東。

    可就是這個錦州城造成了皇太極首次與明軍交鋒的失敗,損兵折將不說,還很丟面子。這場大戰史稱“寧錦大捷”。

    一、 戰爭經過

    1、 錦州之圍

    五月,皇太極親率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精兵,進攻遼西,攻陷明朝大淩河、小淩河兩要塞,隨即進攻寧遠的外圍要塞錦州。五月十一日,後金大軍直抵錦州,四面合圍後繞過錦州南下,攻克防線中的諸多堡壘,掠其物資,最後以合圍之勢將錦州困住。

    當時的錦州守將趙率教其實已經準備離任的,但沒等到繼任者,卻等來了後金兵,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剛開始,皇太極準備不戰而屈人之兵,希望趙率教投降。這位趙將軍可不傻,他一面假模假式的和後金談判,一邊加班加點的修築防禦工事,就這樣你來我往的外交攻勢,整整耽擱了好幾天,等皇太極感覺不對的時候,滿桂率領關寧鐵騎馳援錦州了,並在外圍偶遇了莽古爾泰。

    這場交鋒,後金軍毫無準備,但依靠人多,雙方各自撤退。就在這時,皇太極截獲了袁崇煥給趙率教的密信:“錦州被圍,但我已調集水師援軍以及山海關、宣府等地軍隊,全部至寧遠集結,蒙古援軍也即將到來,合計七萬餘人,耐心等待,必可裡應外合,擊破包圍。”

    後來證明,這封信就是忽悠皇太極的,這直接讓皇太極撤出三分之一的軍隊佈防錦州周邊,這樣就極大的緩解了錦州的壓力。幾日之後,知道受騙的皇太極惱羞成怒大舉進攻錦州,而趙率教立足防守,遠用大炮,近用火彈,讓後金無法利用騎兵優勢。幾次下來,後金損失不少。

    於是,皇太極改變策略,向前進攻。目標——寧遠城。這個決定明顯是孤注一擲。他派遣少量兵力監視錦州,率大隊人馬直撲寧遠。

    2、 寧遠大戰

    寧遠,是皇太極的痛,不僅因為父親在這裡重傷不治,自己也遭遇了一次大敗!

    令皇太極沒有想到的是,明軍竟然在城外列隊,這讓他欣喜若狂,他認為在野外作戰,自己必勝。

    當時,總兵孫祖壽率軍,駐守東門,滿桂、祖大壽率軍,駐守西門,其餘兵力駐守南、北方向。寧遠守軍共三萬五千餘人,位列城外,準備迎戰。事實證明,明軍敢於這樣迎敵,他們是有準備的。

    於是,明軍用火炮壓制遠處的後金軍,近處讓關寧鐵騎進行消耗戰,這場大戰可謂是昏天黑地。雙方都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但局勢朝著明軍有利的方面發展。

    就在這時,皇太極聽到了一個震驚的訊息——錦州的趙率教出城了。這位趙將軍看到周圍的後金軍兵力不足,竟然突然出城打了後金軍一個措手不及。皇太極深懼錦州明軍擊破圍兵,抄了自己的後路,於是在五月二十九日,他離開寧遠,向錦州撤退。

    3、 回擊錦州

    不信邪的皇太極再次兵圍錦州。

    而趙率教趁著後金軍撤走的這幾天,還在城邊修了幾條壕溝,以保證後金軍在進攻時,能在這裡停上一會,為大炮提供固定的打擊地點。

    這場守衛戰又以後金軍的慘敗告終,六月五日,皇太極撤軍,這次是真撤了。

    二、失敗原因

    皇太極的失敗大致分為兩點。

    1、 後金驕兵必敗

    自努爾哈赤起兵以來,後金軍隊在遼東可謂是所向披靡。確實,滿洲騎兵的實力確實很強,而當時的明軍有點自不量力,竟然在野外與滿洲騎兵騎兵交鋒,豈有不敗之理?

    不過,過多的勝績也讓後金有點飄飄然了。事實證明,只要明軍立足於防守,後金軍就困難很多了。很明顯,皇太極沒有吸取父親失敗的教訓。

    另外,久攻不下的後金軍隊士氣低落,加上天氣逐漸炎熱,最終撤退了事。

    2、 明軍實力不差

    明朝只要自己不搞么蛾子,其實後金根本無法取得那麼多的成果。

    當時的明朝政府,內部是魏忠賢說得算,外部也沒有農民鬧事,天災人禍還沒發生。明廷有足夠的實力來認真應對後金的挑戰。加上關寧鐵騎的崛起,讓明軍有了和後金叫板的實力。

    只不過,後來的崇禎太倒黴,內部自己搞出了黨爭,外部自然災害不斷,導致各地起義,財政入不敷出,最終斷送了大明。

    五月十一日至六月五日,在長達二十餘天中,後金與大明在錦州、寧遠一線展開大戰,最終以後金慘敗告終,史稱“寧錦大捷”。在這場戰役中,後金軍傷亡極大。據保守估計,應該在一萬人左右,多名牛錄戰死,而後金的家底也不過六七萬人。這場戰役也讓後金老實了兩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二十歲女生喜歡四十歲老男人呢?